普通話的來歷(普通話是怎么來的)
精選回答
燕兒悠悠無影蹤 2025-02-16 11:59:02
1、漢族共同語最遲在古代夏商周時期就已形成。當時的國家通用語言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黃河流域。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的語言是優雅的言語。漢朝的國家通用語叫通榆。到了唐代,人們在寫文章、寫詩詞時,非常注重“音”(國家頒布的讀音)的使用。明清時期漢族的共同語言稱為“官話”。民國時期,漢族的共同語稱為“國語”。中國成立后,漢族的通用語言稱為“普通話”。
2、普通話是標準語音,北方方言是基本方言,現代白話文是典型的語法規范。它作為中華民族共同語的地位是歷史形成的。一方面,北京話作為北方方言的代表,作為政府的通用語言流傳到全國各地數百年,發展成為“官話”;另一方面,在“白話文運動”之后,作家們有意識地用普通話寫作,涌現出大量模范作品作為書面普通話的標準。“普通話運動”加強了北京話在口語中的代表性,促進了北京音成為全民族通用語言的標準音。北方方言區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口優勢,奠定了普通話作為漢族共同語的地位。

相關推薦
焚和的意思
焚和的解釋是:1.謂毀滅中和之性。焚和[fénhé]⒈謂毀滅中和之性。焚和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基礎解釋謂毀滅中和之性。二、引證解釋⒈謂毀滅中和之性。引《莊子·外物》:“利害相摩...
展開詳情功過是非意思是什么
功過是非的解釋是:功績與過錯,正確和謬誤⒈功績與過錯,正確和謬誤。成語解釋功過是非。功過是非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網友釋義《是非功過》是2009年10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展開詳情窺覦非望意思是什么
窺覦非望的解釋是:非分的希望。猶言未曾期望。⒈窺覦:伺機行動;非望:非分的希望。尋找實機實現非分的希望。舊時多指謀求帝位。成語解釋窺覦非望。窺覦非望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其他釋義...
展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