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福的其他釋義
致福的其他釋義是:1.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2.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馀之肉奉獻給主人,也稱致福。3.得福;求福。
致福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
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馀之肉奉獻給主人,也稱致福。得福;求福。致福[zhìfú]⒈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⒉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馀之肉奉獻給主人,也稱致福。⒊得福;求福。
二、引證解釋
⒈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引《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鄭玄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其餘肉,歸胙于王。”《周禮·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禮。凡都祭祀致福于國,正都禮與其服。”《穀梁傳·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於君。”鍾文烝補注:“福,胙肉。”⒉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馀之肉奉獻給主人,也稱致福。引《禮記·少儀》:“為人祭曰致福。”陳澔集說:“為人祭,攝主也,其歸胙將命之辭言致福,謂致其祭祀之福也。”⒊得福;求福。引《易·震》:“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高亨注:“言面臨鉅雷,畏恐則得福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誅亂除害,興利致福。”
三、網絡解釋
致福致福,漢語詞語。
四、漢語大詞典
(1).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鄭玄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其馀肉,歸胙于王。”《周禮·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禮。凡都祭祀致福于國,正都禮與其服。”《谷梁傳·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于君。”鐘文烝補注:“福,胙肉。”(2).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馀之肉奉獻給主人,也稱致福。《禮記·少儀》:“為人祭曰致福。”陳浩集說:“為人祭,攝主也,其歸胙將命之辭言致福,謂致其祭祀之福也。”(3).得福;求福。《易·震》:“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高亨注:“言面臨鉅雷,畏恐則得福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誅亂除害,興利致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