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受限管理有哪些
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受限管理包括比例上限的管理和名單制的管理兩個項目。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委托債權、承兌匯票等項目。其中比例上限的管理指按照《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第三十九條內容的規定,商業銀行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時對于資產余額上限的管理。名單制的管理指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中第二十四條等內容的規定,對資本計提和風險加權資產之間的管理。
?
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包括哪些
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委托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一
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委托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非標債務包括哪些
非標債指的是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所謂“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或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資產,包括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委托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收(受)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而非標準化債權融資業務主要有委托貸款模式、銀信銀證銀保合作模式和資產收益權模式。
拓展資料:
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委托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非標準化債權是指未公開上市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如信托貸款等。比起標準化債權資產,這類資產一般不公開發行,風險較高,流動性也低,缺乏標準化的證券特征,但名義收益率會高很多。
銀監會在《關于規范商業銀行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指出,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臺等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業務增長迅速。一些銀行在業務開展中存在規避貸款管理、未及時隔離投資風險等問題。據了解,所謂“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委托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中銀監下發通知,要求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有非標準化債權類投資,并設訂理財產品余額為35%的上限,或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產的4%,新規定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
監管指向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理財直接或通過非銀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臺等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業務迅速增長潛在的風險隱患。
針對理財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中存在之風險,銀監會重申一貫強調的“堅持資金來源運用一一對應原則”,即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應做到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一一對應”是最重要的一條紅線。紅線之上,存量部分,即對于《通知》印發之前已投資但尚未達標的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應比照自營貸款,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于2013年底前完成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和資本計提。同時,增量部分,如果無法達到相關要求,商業銀行應立即停止相關業務,直至達到規定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