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什么比什么更重要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把閱讀比作“學”的話,寫作當然就該是“用”了。
只有“學”以致“用”。
我們才算真正掌握了語文。
英國有個叫亞克敦的人,他應該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人了。
他不但讀遍了自己家的七萬冊藏書,還博覽群書,且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終其一生都沒能寫成一篇屬于自己的文章。
其人充其量也只是個“兩腳書柜”而已。
有些人讀書雖不多,但有非凡地組織語言文字的能力。
其人也能寫出轟動一時的文章來。
但他的文章往往轟動一時之后再無反響。
國學大師錢鐘書,博覽群書,可謂學富五車;大師的《圍城》《管錐篇》字字珠璣。
錢鐘書可算得上才高八斗。
個人認為,錢老生前被譽為“文化昆侖”是與他將能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分不開的。
學會唐詩三百首,是閱讀;不會吟詩也會偷,是寫作。
沒有三百首唐詩的閱讀,如何能夠有不會吟詩也會偷的寫作?廣泛閱讀能開闊人的視野、增長人的見識、豐富人的閱歷、提高人的能力、拓展人的知識、熟練人的技巧……為寫作夯實基礎;寫作則要把從閱讀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去,升華了閱讀。
離開寫作的閱讀是空中樓閣,美則美矣,無什實用;離開閱讀的寫作是無米之炊,炊則炊矣、實難下咽。
語文學習,聽說讀寫并重,缺一不可,不存在誰重要誰不重要的問題。
即使是中高考,語文試卷中,閱讀和寫作的分值分配也差不太多,或基本持平。
就高考卷而言,現代文閱讀包括“論述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分值也得30分大多;文言文閱讀包括“古文本閱讀”(大多是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傳)“古詩鑒賞”“古詩文名句默寫”,分值也30分大多。
而高考作文分值是60分。
從這點來說,好像閱讀比寫作重要。
其實不盡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沒有閱讀,怎么能寫出好的作文來?寫作是閱讀的升華。
只讀不寫,就好比吃了東西沒消化掉。
有人說:讀不明白就想,想不明白就說,說不明白就寫。
這恰恰說明寫作的重要性。
我主張,閱讀和寫作并舉。
因為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分主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