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閣帖的解釋
淳化閣帖的解釋是:簡稱《閣帖》。匯刻叢帖。十卷。公元年宋太宗出秘閣帝王收藏圖書處所藏歷代法書,敕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而成。此后歷代多有翻刻。雖采擇未精,但古人法書頗賴之以傳。自此刻帖盛行,后世因稱此帖為“法帖之祖”。淳化閣帖[chúnhuàgétiē]⒈簡稱《閣帖》。匯刻叢帖。十卷。公元992年宋太宗出秘閣(帝王收藏圖書處)所藏歷代法書,敕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而成。此后歷代多有翻刻。雖采擇未精,但古人法書頗賴之以傳。自此刻帖盛行,后世因稱此帖為“法帖之祖”。
淳化閣帖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網絡解釋
淳化閣帖(淳化閣帖)《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岳《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二、漢語大詞典
簡稱《閣帖》。匯刻叢帖。十卷。公元992年宋太宗出秘閣(帝王收藏圖書處)所藏歷代法書,敕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而成。此后歷代多有翻刻。雖采擇未精,但古人法書頗賴之以傳。自此刻帖盛行,后世因稱此帖為“法帖之祖”。
三、國語辭典
宋太宗淳化三年出淳化閣所藏漢、魏、晉、唐列朝名人墨跡,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于板上,稱為「淳化秘閣法帖」。共十卷,古人法書,賴此以傳。淳化閣帖[chúnhuàgétiè]⒈宋太宗淳化三年出淳化閣所藏漢、魏、晉、唐列朝名人墨跡,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于板上,稱為「淳化秘閣法帖」。共十卷,古人法書,賴此以傳。
四、辭典修訂版
宋太宗淳化三年出淳化閣所藏漢、魏、晉、唐列朝名人墨跡,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摹刻于板上,稱為「淳化秘閣法帖」。共十卷,古人法書,賴此以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