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作文600字(1)
怎么習慣獨處作文600字
人,有時候會渴望一種寧靜。無論來自心里還是周遭環境。一個人的徘徊,一個人的電影。一個人的午后紅茶,最好還有暖暖的陽光。
我的生活有一小部分沉浸在無法定義的事件中。有時候,我深陷在肖申克的救贖中,以一個局外人的角色在影片中尋找自己;有時候,我又深思在書籍中,審視自己。越是這種一個人得到內心平靜的時候,心接收到的才會越多。
獨處不一定要譯成“孤獨”。我的獨處,就像是《一個人的.優雅》。手指輕輕翻開這本爛漫的書,我也時常隨著作者飄蕩在本應該被“浪費”的時光中。有時輕呡一口茶,好像又離作者更近了一步。
也許,靜下來,不一定要看看書,尋找一種升華。人,應當適當的使自己清閑,愉悅。有時,拿起桌上的撲克牌,將它們一張張的卷起來,再一張張的插到風扇的間隙中??粗L扇靜靜不動的樣子,有時用盡一副牌也還覺得不夠。享受著做一件富有情趣與創意的事,怎么也不嫌它長久。
但是,每個人都有本我,超我,自我不同的人格。所以,千萬別單一的做一個享受寧靜的人,有的人有的事需要你為他們付出熱情。那,那些瘋了一樣的人呢,也試著靜靜的生活一下吧。
獨處作文600字(2)
春天,雨霧綿綿,獨自一人坐在自己房中的大理石窗臺上,抱著毛絨絨的娃娃靠在墻上,欣賞著窗外自由奔放、從天而降的雨珠,小雨點打在窗上,又像小魚兒樣游走了,發出“滴滴答答”的清脆聲,奏出一曲歡快的雨點交響曲。
很快進入了夢鄉,我成了那一片雨簾中的一員,從云媽媽的懷抱中因為長大了而落下。在半空中,和兄弟姐妹們嬉戲、打鬧,一陣陣無憂無慮、爽朗的笑聲在空中傳響。
落到枝頭,獨自一人從樹頂上坐著葉子滑梯順流而下,落到地上綻出一朵水花,滲入土中。自由快樂的一生便結束。
我含笑地醒來,繼續享受這雨的歌舞。
夏天,烈日炎炎,獨自一人來到家中后花園的搖椅上,兩棵大樹斂去炎日的威風,伴著身后水池的流水,一片清涼。
低下頭,陽光透過葉間的縫隙,在鵝卵石地上投下星星點點的亮光,然而一陣風吹過,星星點點的光隨處飄移,伴隨流水嘩嘩聲,樹葉沙沙聲,就如來到了世外桃源,四周綠樹成蔭,赤腳走在小溪里,踏在鵝卵石上,小魚兒繞著我的腳,歡樂游戲。直至夕陽照射,才依依不舍地緩步而歸。
我抿唇帶笑,抬頭回味,享受這世外桃源的獨處滋味。
秋天,落葉紛紛,坐在桂花園中,聞著桂花的清香,吃著可口的甜點,愜意油然而生。不經意中抬頭,一行大雁掠過天空,那整齊的人字形隊伍和嘹亮的鳴叫,帶給我無限的遐想。
低頭看向甜點,享受在姨媽家獨處的特別。
冬天,半夜起身,站在哈爾濱賓館窗前,開窗,一陣寒風襲來,清醒了;伸手,捧著雪花融成的水,獨自觀賞半夜雪景,享受寒風的親吻。
曾經的我,在家,在姨媽家,在哈爾濱,享受自然之趣,自由之樂,獨處之美。
獨處作文600字(3)
誰說生活一定要熱熱鬧鬧的?繁忙的都市也有寂靜的時候,美麗的天空也有孤獨的時候,樂曲總是有大聲,小聲的變化才生動,戲劇總是有人多,人少的區分才精彩,人總得有安靜,獨處的時刻,才能想到從前想不到的事情。
掛鐘敲了十二下,家人都已熟睡,忙碌的一天結束了,對我來說,卻是另一個開始,翻開日記本,將心底的秘密,透過筆尖,一筆一畫的記上去,把喜怒哀樂毫不隱瞞地宣泄出來,薄薄幾張紙,載滿了我的心情故事,雖然翻到前幾頁,幼稚的筆記會令我會心一笑,歪歪斜斜的筆畫,倒使童心躍然紙上,我在字里行間,由從前的我帶領,回味過去,借著寫日記,看日記,我重新認識自己。
我喜歡寫作,但要完成一篇文章,往往會遇到一些用詞,用句的問題,這時候,我會騎著我的車到馬路上轉悠,繞著草地騎個三四圈,邊騎邊想,微風拂過我的頭發,陽光親吻我的臉頰……。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心曠神怡,“啊哈!我想到了!”許多靈感,就這樣產生了。
心情不好時,我會一個人坐在小山坡上,用盡全身的力氣,把心里的不愉快聚集到嗓子里,大聲叫出來,有時還會產生回音,久了,沒力氣了,漸漸地緩下來,我的心情也得以平靜。
每天下午,我都會到河邊,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面,我反省今天的所作所為,并且計劃明天要做的事,每天的反省,使漫長的學習生活過的充實又有意義。
獨處的時候,安靜能使我冷靜下來,因為它給我另一個遼闊的天地,讓我想的更遠,做的更好。
誰說生活一定要熱熱鬧鬧的?有時候,孤獨也是一種享受!
獨處作文600字(4)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只有獨處,才能靜下心來,找到真正的自己。
暑假很長,我坐在家里百無聊賴,于是就給同學打電話約她出去玩。她答應了,我們約好下午兩點半在為民藥店見面。我很高興,終于有人陪我出去玩了。我喜歡熱鬧,因為我覺得熱鬧的環境里,每一個人都很開心。我在家等到兩點二十,給同學打電話想問她出門了沒?電話那頭卻傳來一陣忙音“對不起,您所撥打的電話不在服務區?!蔽倚睦锩腿灰痪o:“她不會不去了吧?”我又打過去,電話那頭一直在重復這句話……
我悻悻地爬到床上,拿起一本書《絕望鍛煉了我》看了起來。這本書是韓國首位女總統樸槿惠親筆自傳,全書從樸槿惠的少女時代開始,描述了總統府青瓦臺中的“第一家庭”如何過著尋常的生活,處處流露出她對尋常生活的滿足和對父母對韓國人民的熱愛。我被書中主人公樸槿惠的人物性格深深地吸引了,原來樸素的簡單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樂趣呀。我咬著筆尖,一邊看,一邊做筆記,一看就是一下午。
待到黃昏,我隔著窗,眺望那五彩斑斕的天空,在金色的陽光下,格外美麗。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是那樣的從容,生活真美好啊!我原本浮躁的心慢慢地安靜下來了。
世界上那么多人,不會每人都會在你有時間的時候來陪你,在人的一生當中,就該學會獨處。沒有人有義務幫你制造熱鬧的氛圍,也沒有人永遠陪伴你,當你不能與朋友一起時,就該學會獨處。
獨處就像一杯純凈水,安靜而單純。人在靜下來的時候,會想明白很多事情,當你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不覺得枯燥了。
學會獨處,是一項生活技能,也是一種生活體驗。靜能生慧,找到一個讓自己快樂、充實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
后來,同學打電話給我說,那天是她手機壞了,失約了,向我道歉。我笑著對她說,感謝你讓我收獲了另一種比友誼更珍貴的東西。
獨處作文600字(5)
當一滴水融入大海時,很快與大?;癁橐惑w,失去自我,只有當大海一次次與海岸相撞起浪花時,這滴水才發現自己原來很美。
王維詩曰:“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笨梢娨粋€人獨處時,感悟可能會更多更深,看世間萬物會更加透徹、清楚。有時,我喜歡一個靜靜地躺在草坪上,或仰望天空,或閉目思索,或什么都不想,或什么都想。
春天,在大地即將復蘇之際,我一個人坐在大山上的一塊頑石上,看著鄉下獨自的風景——新春的小麥,吐露出嫩芽,發出令人陶醉的清香。柳樹也放飛了自己攢了許久的柳絮,看著漫天飛舞的柳絮,立即打斷了自己的思緒,懂得需要一本好書來配對這美好的景色。這也許是獨自的妙處吧!讓我擁有這份清新之美。
夏天,我一個人坐在一棵梧桐樹下,看著蝴蝶坐落在花朵上。我漸漸聞到淡淡的野花香,不知是蝴蝶散發出的還是那花朵。突然一陣喧鬧打破了這份平靜,一群小孩在草坪上嬉鬧著,歡樂是他們的,唯有這份寧靜之美才屬于我。
秋天,鄉下的空氣格外爽朗、舒適,昨晚刮了一夜的風,我知道,我家門口那條路上一定鋪滿了美麗的梧桐樹葉,我早早地起來只穿了一件襯衣,踩在落葉上,發出沙沙的聲音,雙手抱住肩膀,有點冷。但我就是喜歡這種感覺,喜歡這種凄涼之美。
冬天,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走在街道上,看著車水馬龍的大路,那些車輛和行人!他們或神采飛揚,或神情木然,或行色匆匆,或慢慢而行。而我只是看了他們一眼,一眼就足夠了。再往前走,看那往日為伴的梧桐樹,已經徹底沒了樹葉,光禿禿的,好像也只有我一個人在欣賞這份孤獨,感覺自己有一種孤傲之美。
我覺得人需要獨處,需要守護自己的心靈之樹。獨處中我們成長得更快,體會的更多。但,我們不能總是獨處,如果那樣,我們就封閉了自己。偶爾享受獨處之美,就夠了。我們要的是那種感覺,那種過程,它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更精彩,更有滋味!
我偏愛獨處,因為它使我有一份極美、極恬淡的人生。
獨處作文600字(6)
獨處它有時如悠揚的樂聲,陶冶著我們的心靈;它就像茗茶的苦盡甘來;四溢的香醇引領著我們走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我心境;有時又如清新的空氣彌漫在我們的周圍,悄無聲息的帶領我們暢游在盧梭,周國平等美妙的精神世界中,讓我們踏著輕快的樂聲沐浴著燦爛的陽光,享受一份最簡單的獨處。
對于“自我”的人來說,獨處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刻和最美好的體驗。有時在微風細雨中漫步,感受著珍珠似的雨珠撫摸著我的發線,感覺著無助的美麗:孤獨的我在孤寂中享受著生命的充實,充實的我在寂寞中孕育著靈魂的成長。有時享受著簡單和諧的輕音樂,感受著精靈般的音符牽動著我的思緒,感覺著單調的幸福:寂寞的我在平凡中品味著生活,生活中的我在升華中學會獨處。有時欣賞著一朵清純的夜花,感受著如閨蜜般的花蕾,感覺著質樸的優雅:獨處的我在芬芳中拋棄著喧囂,喧囂的我在藝術中卸下枷鎖。
在獨處的時光里,我們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探訪一下自己的心靈,把所有的悲傷和煩惱都拋進生命的回收站里,珍藏起一切的幸福和美好,并把它幻化成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在享受獨處中,我們可以修養靈魂,滋養生命,讓心靈放松,咀嚼著自己心靈私密的絮語,并把這一切借鑒為生命進程的航標,如同“久在樊龍里,反復得自然”,掙脫了所有的束縛,在心靈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獨處的我們,可以是一盞青燈,在寧靜中燃盡污濁,于無聲無息中照亮他人,又明鑒自己;可以是一卷書香愜意,在優雅中退卻世俗,于不經意間凈化他人,又滋養自己;又可以是一杯醇咖醒神,在芳香中感染美麗,于潛移默化中召喚他人,督促自己。獨處可以是一湖凈水明澈,一管短笛悠揚,;可以是一朵夜花優雅,一曲塞歌動人。一壺當存一天宇,一沙悟出一世界,一葉看到一菩提,一窗自有一山海。獨處就是清凈而不是清高,修煉而非苦練,自信而不自負,失意而不失魂,幽雅而非憂傷,孤獨而不孤單。
學會獨處,樹立而非纏繞,鷹翔而非依偎,溪凈而非汲取,山挺而非抓附,花美而非斗艷。人生是在自己的啼聲中開始,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知道這需要付出一生,才能照耀一生;知道自己易感傷流淚觸景生情,知道人生有太多的聚散是那么匆忙和順理成章;知道總有不能忘卻卻又不得不放棄的承諾和希望;知道有許多不能回首又不能忘記的往昔縈繞在心間,知道人生有太多的美好與悲傷的東西,而這些,我只能在這寂靜的精神高地上獨處。立志做迎難而上的躍龍門的鯉魚,而不是隨波逐流的浮萍。
“古來圣賢皆寂寞”,善于獨處的心靈是成熟的心靈,他能讓生命在不斷感悟中得到升華,讓內涵在執著的追求利得到豐富,他讓智慧在跋涉里得到提升,他讓人生在專注求索中走向輝煌!
獨處作文600字(7)
周國平曾說:“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我贊成他的觀點,認為獨處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
獨處讓思想得以沉淀,孕育出不朽的精品。人沒有辦法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思考進行細致地分類、并總結成為一個系統。列夫。托爾斯泰強調思想并定在孤獨中進行加工和表達。是的,偉大的思想必然誕生于踽踽獨行的孤獨黑夜之中。
馬克思在寫《資本論》時,獨自一人在圖書館里思考,思考時下意識用腳來回擦地,長年累月竟在地板上留下腳印。梭羅在寫《瓦爾登湖》時居住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林子里,天地之間只剩了他與自己對話。種子發芽也是寂寞的,它默默忍受孤獨,在獨處中受生命張力的支配,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獨處的本質目的是為了保持自我,懂得獨處的人一定懂得如何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獨處讓別人的聲音消失,讓吵鬧中聽不見的自己的聲音逐漸響起。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而只有在獨處的靜謐中,我們才能將重心重新移回到自己的身上。
不要小看聆聽自我聲音的重要性。自我聲音一定是一個完整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個聽不到自己真實聲音的“聾子”,絕不可能有平和的心態。交往時聽別人說再多,那都是別人的,是飄浮在空中的,不實在的。比如在交往中別人與你侃侃而談一幅畫多么美,你可能覺得頗有道理但與最終的震動還隔著一層。只有你在獨處時,細細品味,讓自己的心靈由衷地發出:“這真美啊!”的感嘆,這幅畫的美才穿過那層膜,直擊靈魂。
而反觀現在,我們交往過多,而獨處過少。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接收著別人新鮮的觀點,并造成這些都是自己的假象,忘了只有在獨處時內化的東西才會成為自己的聲音。
最后,還要強調的一點是,獨處絕不意味著全然的與世隔絕,對外封閉,這又是一種不可取的極端。獨處的本質是保持自我,也就意味著要有一定的時間聆聽自己的聲音,要學會在獨處時將大腦里雜亂的東西進行自我的挑選和整理。挑選和整理當然需要在交往中得到素材,筆者強調學會獨處,是強調在交往后不要忘記獨自一個人認真分析。
畢竟,馬克思也參加了很多工人運動;梭羅林中小屋也歡迎別人探訪;列夫托爾斯泰說:“思想必定在孤獨中進行加工和表達”之前也說“思想必定在與人交往中產生”。
如果說擁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尚有山重水復的路要走,那么學會獨處一定是柳暗花明處的光亮。
獨處作文600字(8)
——題記
真正美好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藝術品;真正美好的東西,不能握在手里,只能用心靈去感受。這,便是獨處。
我生在一個繁忙的國度,長在一個嘈雜的社會,目睹過小孩子的歡樂和大人的忙碌。我認為,在這快節奏社會里,需要有人將獨處守護。想想吧,日夜重復著相同的繁忙工作,承受著各種的壓力,你幾曾獨處過?誠如題記所言,獨處方能做回自己,過回靈魂生活,看來獨處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數。
人們需要守護獨處。
曾經獨處過的人,一定懂得它的美妙。不必苛求時間或地點,只要內心與外隔絕,讓身體放松。慢慢地,你會發現,世界靜極,唯有靈魂獨舞。你可以思考你自己的“人生哲學”,俗話說:“靜能生慧”。獨處亦然。達摩在山洞里的故事,不正是如此嗎?
人們需要守護獨處。
所謂獨處,并非一種飄飄然的狀態,也不是長時間的無所事事,而是在工作后短暫的休息,是為了讓自己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態,為接下來的事情做準備。這不一定代表著自由,但一定意味著征服。因為你在獨處時會發現,整個世界都在向你緩緩走來。
人們需要守護獨處。
獨處時,缸里的魚兒不問水仙花,斷臂的維納斯與你對視,沒有誰能干擾你想象的飛行。獨處后,我們也要能投入到實際中來,畢竟人生總是這么的美好而又不可預測,不是嗎?
如果說雪花是樹的戀人,那獨處就是我的伴侶;如果說微風是春的笑靨,那獨處也理應成為我們的熱愛。
在深邃的山谷里,一株蘭花挽著輕柔的目光正翩然起舞。雖無人觀賞,但她的獨處仍沁透了整個山谷。蘭花能將獨處守護,我們又有何不能呢?
獨處作文600字(9)
很快進入了夢鄉,我成了那一片雨簾中的一員,從云媽媽的懷抱中因為長大了而落下。在半空中,和兄弟姐妹們嬉戲、打鬧,一陣陣無憂無慮、爽朗的笑聲在空中傳響。
落到枝頭,獨自一人從樹頂上坐著葉子滑梯順流而下,落到地上綻出一朵水花,滲入土中。自由快樂的一生便結束。
我含笑地醒來,繼續享受這雨的歌舞。
夏天,烈日炎炎,獨自一人來到家中后花園的搖椅上,兩棵大樹斂去炎日的威風,伴著身后水池的流水,一片清涼。
低下頭,陽光透過葉間的縫隙,在鵝卵石地上投下星星點點的亮光,然而一陣風吹過,星星點點的光隨處飄移,伴隨流水嘩嘩聲,樹葉沙沙聲,就如來到了世外桃源,四周綠樹成蔭,赤腳走在小溪里,踏在鵝卵石上,小魚兒繞著我的腳,歡樂游戲。直至夕陽照射,才依依不舍地緩步而歸。
我抿唇帶笑,抬頭回味,享受這世外桃源的獨處滋味。
秋天,落葉紛紛,坐在桂花園中,聞著桂花的清香,吃著可口的甜點,愜意油然而生。不經意中抬頭,一行大雁掠過天空,那整齊的人字形隊伍和嘹亮的鳴叫,帶給我無限的遐想。
低頭看向甜點,享受在姨媽家獨處的特別。
冬天,半夜起身,站在哈爾濱賓館窗前,開窗,一陣寒風襲來,清醒了;伸手,捧著雪花融成的水,獨自觀賞半夜雪景,享受寒風的親吻。
曾經的我,在家,在姨媽家,在哈爾濱,享受自然之趣,自由之樂,獨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