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1)
那天晚上,我在網(wǎng)上“用功”,網(wǎng)上介紹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個杯子里盛滿水,用紙蓋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過來,水不會流出。我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薄薄的一張紙怎么可以拖住一杯如此沉重的水呢?
我將信將疑的開始做了起來。首先,我找來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子和一張方形的紙。來到廚房,在杯子里注滿自來水,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紙蓋了上去,然后,用手輕輕地蓋住杯口一會兒,把杯子倒了過來,倒數(shù)五、四、三、二、一,把手放開,嗨!神了,紙真的把水托住了,這怎么可能?小小的一張紙怎么可能土著一杯水呢?我有試了幾遍,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真理。我十分開心!
為了炫耀我的實驗的成功,也為了我的實驗成功的把握率高一點,我決定用半杯水在爸爸媽媽面前表演一下我的“魔術(shù)”。
為了把氣氛搞的富有神秘感,我學著魔術(shù)師的樣子,放了音樂,還拿了根筷子作為“魔術(shù)棒”,把杯子倒過來讓他們看清楚,然后倒入半杯水,把紙蓋了上去,按照剛才的順序,用手輕輕按壓,倒過來,為了提高魔術(shù)的驚險性,我還把杯子放在了頭上,數(shù)一、二、三,放手!頓時,我傻了眼,我成了一只落湯雞了,我呆住了。爸爸和媽媽捧著肚子笑著喘不過氣來。
媽媽說:“快去換換你的衣服”。爸爸說:“快上網(wǎng)查查怎么回事。”
原來,一張紙是頂不住一杯水的,而真正起到神奇力量的是大氣壓,當水杯灌滿后蓋上紙后,杯中的大氣壓就低于杯外的大氣壓,杯外的大氣壓就壓住了紙,水就流不出來了。半杯水比一杯水輕,但是半杯水,還有半杯是空氣,大氣壓就幫不上忙了。于是,水就流了出來。
通過這次試驗,我懂得了兩個道理:
一是有關(guān)大氣壓的問題。大氣壓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為人類創(chuàng)造著魔力。比如:用吸管喝飲料,中醫(yī)火罐療法,輸液等等。
二是更讓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憑空想象,要有根據(jù),要善于觀察事物,善于研究,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2)
昨天,我在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是一個關(guān)于洗衣粉的實驗。要用的材料有布條,各種不同的洗衣粉,透明塑料杯,還有水。實驗的目的是要檢測一下,哪個品牌的洗衣粉質(zhì)量最好,效率最高。
我家一共有5種品牌的洗衣粉:汰漬,立白,白貓,奧妙和雕牌。首先,我拿出5個透明塑料杯,在5個杯子里面,分別放入一種品牌的洗衣粉。接著,我又在每個杯子里面倒入了同樣多的水,然后再攪拌,等到每個杯子都攪拌均勻了,就把它們先放在一邊。接著我又拿出5條相同的'白布條,在每個布條上都用吸管滴上了油,紅墨水,血漬三種污漬。等它們干之后,我就把布條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放進了5個杯子,然后就等待著奇跡出現(xiàn)。等待的過程既興奮又漫長:一分鐘過去了,5個杯子都沒出現(xiàn)什么奇怪的現(xiàn)象。又半分鐘過去了,突然,我發(fā)現(xiàn)白貓牌的杯子里布條上的血漬開始分解到水中了,另一邊,雕牌的杯子里布條上的油污也開始分解到水中了,而其它三種牌子的杯子還沒有出現(xiàn)異象。又過了一分鐘,所有的牌子中的贓物都開始分解到水中了,尤其是雕牌,那里面的布條已經(jīng)快沒有污垢了。汰漬和白貓也不錯,它們上面的血漬幾乎快消失了。一分鐘,兩分鐘,時間很快又過去了,終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雕牌布條上的污漬已經(jīng)完全消失;白貓布條上的血漬和油漬已沒有了,但墨汁還是有些;再看汰漬,瞧,它每種污漬都十分淡,幾乎快沒了,但還有點;旁邊的立白和奧妙就不怎么樣了,干凈是干凈了許多,但還是看得一清二楚。看來質(zhì)量最好的就是雕牌了。從這個實驗中,我明白了,雖然奧妙,立白廣告做得很多,但質(zhì)量最好的還是雕牌;更明白了,只有通過對比實驗,才能評價出它們到底誰好誰壞。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3)
這個星期四的科學課上,我們做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實驗,那就是我們天天期待的對于泥土侵蝕的實驗,讓我們更清楚更全面的了解凈水侵包蝕的真正含義。
這個實驗需要4樣材料,分別是一個尖叫瓶,一個我天天喝的礦泉水瓶,兩個一樣大的飯盒,兩個瓶子里要裝同樣多的凈水,飯盒里也要裝同樣多的泥土,而且泥土的高度要一樣平,兩個瓶子噴射的高度要一樣,噴射的時間要一樣,這樣實驗才能準確。
實驗漸漸開始了,我們的懷著快樂的心情來到綜合實驗基地。首先,我們挖了一些土放進兩個飯盒里,再把土弄成斜坡狀,在其中的一盒里插上幾根青翠的綠葉。然后再噴水,噴水時我謹記彭老師所說的:“噴水時的時間要一致相同。”于是我便對小梁說:“我數(shù)一、二、三開始,四、五、六停。”她點頭并同意。噴完水我們便發(fā)現(xiàn)有植物的泥土水少一點,沒有植物的水多一點,這時我想起了彭老師說的一個結(jié)論:“有植物覆蓋侵蝕的少一點,沒有植物侵蝕的少一點,沒有植物侵蝕的多一點。”只見小梁與其他同學都拍手叫好,并興奮地說:“耶,這次的實驗很成功!”我們又看了看其余小組,發(fā)現(xiàn)他們都沒有我們成功,有的噴水的時間不同,有的土壤放 的不同… …總之我們比他們好很多。
這次實驗讓我深深明白了: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多栽種花草樹木,要低碳,能簡用就勤儉,要知道保護地球,就是保護家園,地球是我們的母親,保護地球人人有責,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家園更環(huán)保更低碳。如果我們不栽種樹,洪水就會侵入我們的家園,是家園不在安寧,不再美麗。
請大家保護環(huán)境。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4)
今天,我們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大氣壓的秘密。
首先,馮老師拿出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和一張薄薄的紙片,我看著這兩個實驗品,疑惑地想:這些東西可以做出什么精彩的實驗呢?我?guī)е@個疑問,伸長脖子向老師望去。只見老師把紙片小心翼翼地蓋在杯口上面,隨后用力一按,一條圓形的印跡便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接著,老師把杯子一下子倒過來,然后另一只手慢慢移開,一個令人驚奇的景象便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倒懸的杯口處“貼”著一張力氣微弱的小紙片,這景象就好似一頂長筒帽子立在紙片上。大家見了,都驚訝不已,個個的嘴巴里好似裝了個大雞蛋,把嘴巴撐得大大的。我驚奇地想道:哇!太神奇了!沒想到這么柔弱的紙片竟然能承擔這么重的水!老師笑了,那得意的眼神好像在告訴我們,好戲還在后頭呢。
接著,老師又把水杯向右旋轉(zhuǎn)了一百八十度,水杯便又還原成正著放了。在旋轉(zhuǎn)的過程中,瓶子里的水居然沒有流出來。我看得入了迷,心里不禁暗暗贊嘆:實在是太神奇了!同學們也驚訝得下巴都差點掉了。
然后,我們又做了第二次實驗——把杯子里的水倒掉一半,看看結(jié)果如何。還是和第一次一樣,把紙片蓋在杯口,倒懸杯子,可這次明顯有了點變化,在杯子倒過來的那一瞬間,杯子里流下了一些水,而且水流的速度飛快,就像是下了一陣猛烈的暴雨。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為什么呢?
后來,老師向我們揭曉了答案:生活中大氣壓無處不在,當大氣壓大于杯子中水的`重力時,紙片就會牢牢地被杯口吸住,水怎么也流不下來,反之,水就會傾盆而下。
看來,生活中的奧秘無處不在,就看你是否善于觀察,勇于探索。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5)
星期三上午第三節(jié)課,王老師拿來了一杯清水,一個又大又圓的雞蛋,一根攪拌棒。我看了百思不得其解,不是上語文課嗎?怎么拿個雞蛋呀?后來老師告訴我們今天要來做個有趣的實驗——讓雞蛋浮起來。王老師先小心翼翼地拿起雞蛋輕輕地放入裝有清水的杯子里,只見雞蛋像一個跳水運動員“撲通”一聲跳入水中,而且還在半空中做了個“半空翻”,然后才沉入水底。從杯子外面看在水底的雞蛋就像一個胖乎乎的小娃娃,正躺在他那溫暖的小搖籃里似的。然后老師把雞蛋從杯子中“請”了出來,又往杯子里倒了少量鹽,頓時,水世界就像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小雪般,老師用攪拌棒快速地攪拌起來,只見水中像刮起了一陣強烈的龍卷風,形成了一個漩渦,“大家來猜一猜這次雞蛋是沉還是浮呢?”王老師問。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都覺得會浮起來。見證的時刻到了,老師把雞蛋放水中,大家都目不轉(zhuǎn)睛,全神貫注的盯著杯子,只見雞蛋像一條胖胖的小雨鉆入水底,頓時,教室里都是嘆氣聲。
老師又一次把小雞蛋娃娃給“請”了出來,再向杯子中倒入了大量的鹽,鹽像一個個調(diào)皮的小精靈爭先恐后的鉆入水中,老師用攪拌棒再次攪拌后,這些小精靈好像在水中開起了舞會,一個個都瘋狂的跳起舞來。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清水的顏色成了乳白色,好似一杯牛奶。老師又讓我們猜結(jié)果,這一次大家都胸有成竹、異口同聲的喊道“會浮起來”“真正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老師嚴肅地說。老師再次把雞蛋放入水中讓它去“潛水”。我暗暗想到:雞蛋你可不能再讓我失望啦!只見雞蛋潛了一半,好像不愿下去一樣又浮了上來,還冒出了半個腦袋。大家看了個個興高采烈,眉飛色舞。教室里歡呼連遍“耶!猜對了!耶!耶!”可雞蛋怎么會浮起來呢?大家心里打了個大問號。老師告訴我們,原來鹽水比清水浮力大,望清水里加大量的鹽,雞蛋自然就會浮起來了,同學們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春天。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6)
今天,是個奇妙又神奇的魔術(shù)課,李老師帶了個神奇的百寶盒,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吸引了。大腦里出現(xiàn)了大大的問好。老師問了問,讓同學們猜了猜盒子里裝都是啥,大家一會兒說是玩具;一會兒說是吃的;一會又說是盒子,七嘴八舌,爭先恐嚇的。
終于,打開了令我們期待的神妙盒子,里面裝了一瓶墨水和一根黑色的筷子。我心想,這是要干嘛呢?大家滿臉疑惑。就在這時,老師隨手拿起一個裝滿水的玻璃碗,再輕輕提起筷子來蘸了蘸墨水。這時,我想到:半缸清水好戲開,水光墨影共徘徊。過了一會兒,老師提著筷子在水面上輕輕一點,點了幾下后,本來清澈見底的水面立刻變了個樣。黑色的墨水在逐漸地變化著。越變越有趣。有的在水中遨游,仿佛小魚再水中嬉戲;有的像一條條蛇在水中穿梭著,有的還像緩緩晃動的水母,在水中無拘無束地跳起了舞.........這些墨水在水中變幻無窮,形態(tài)各異。
一會兒功夫過去了,老師又拿出了個棉簽,再叫上康長森,在他頭上擦了擦。于是提起手中的棉簽,俯下身來,向水中輕松一點,水面立刻發(fā)生了奇跡般的變化,點到得地方漸漸消掉了黑色。剩下的墨水在水中暢游著,旋轉(zhuǎn)著,晃動著。不過,慢慢的發(fā)現(xiàn):水中變成了花形似的,仔細一看,原來是印花。仿佛在那顯示自己的外形呢。大家還沒緩過來,老師就隨手拿來了一張紙,在迅速地提了起來。“哇”,同學們驚嘆不已,拿起的紙變成了十分美麗的玫瑰花。真是令人無不嘖嘖贊嘆。這時,我又想到了:問畫哪得美如許?為由頭頂油彩來。
通過了這次神奇有趣的實驗和魔術(shù),仿佛走進了奇妙的魔術(shù)屋。我懂得了:發(fā)現(xiàn)棉簽在頭皮上摩擦,涂上大量的油影響了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才印出了美麗又漂亮的圖案。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7)
在前天,我偶然在一份科普雜志上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把龍蝦放到冰箱里面冷凍1-3個小時,溫度定在0℃,然后把它拿出來,用火給它暖暖,看會怎么樣。
我自然而然地想:這作者是不是腦子壞了,這一凍肯定死了呀!還能怎樣。我抱著試一下的心理捉來了一只大龍蝦,再拿來一根繩子和一個打火機,我照著報紙上的步驟開始了:首先把龍蝦用繩子扎起來,力量不能太小,要不然它會不老實,太大也許龍蝦就上天做天使去了,這只龍蝦太大了,我怎么也捆不好,而且還給它攻擊了一下,它那大鉗子威力太大,我手都破了。在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后,龍蝦終于乖乖就擒,我把它放進冰箱里,后面一個小時里我經(jīng)常去看看,它在冰箱打滾、掙扎想逃,后來不動了。我心想:媽呀,龍蝦不會成了海鮮味冰棍了吧!會不會掛掛了,上小西天了呢?
又過了二十分鐘,我急不可待的取出了龍蝦,把繩子解開了,凍了這么長時間的龍蝦早已沒了大將軍的威風,一動不動冰涼的,好像死了好久了。我用打火機慢慢“烤”它,可它一動也不動。我很急:不會吧,上帝憑證,我沒殺它,要怪就怪作者吧!這時龍蝦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動了,我激動的熱淚盈眶(夸張),“大龍蝦活了!”
我的實驗成功了,我心中很高興,但我不明白為什么龍蝦活了,終于我看到了雜志上的解釋:龍蝦和螞蟻等動物在溫度過低時會出現(xiàn)一種“假死”現(xiàn)象,不吃不喝一動不動,但溫度如果太低,在0℃下,因為沒有洞穴的保護,龍蝦也會死。只要不低于0℃,用火烤或在太陽下曬一會兒,也會復活。
原來如此,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大自然創(chuàng)造不了的,只要我們有一顆探索的心,下一個發(fā)現(xiàn)者就是我們。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8)
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各科老師都井然有序的留著作業(yè),本周,科學老師留了有趣的沉浮實驗,我正好趁著這次好機會,把家里能找到的材料都試驗了一遍,下面便是我實驗的過程和結(jié)果。
在實驗之前,我先準備材料,分別是:一個水桶、一個白蘿卜、一個胡蘿卜、一塊石頭、一根蠟燭、一塊橡皮、一個空玻璃瓶以及兩枚曲別針,我把材料經(jīng)驗有序的準備好,實驗馬上就開始了。
首先,我把水桶裝滿水;接著我把材料依次投入水中;然后,我發(fā)現(xiàn),在所有材料之中,只有白蘿卜、蠟燭和空瓶子漂浮在水面,其余的都沉入水底,我不僅起了疑惑?為什么橡皮那么小卻也沉入水底呢?于是,我把橡皮拿出來切成了兩塊,投入水中,但它依然沉在水
底,我不死心,又把他切成了四份,依然沉入水底,索性把它切成八份,心里想,這回肯定能飄起來了吧!可是僅有螺絲大小的橡皮,依然像石頭一樣的沉入水底,我恍然大悟:原來物體沉浮與體積大小沒有關(guān)系呀!那么浮在水面上的白蘿卜是不是也一樣呢?于是,我把白蘿卜切成兩半投入水中….果然不出我所料,白蘿卜還是漂浮在水面上,然而同樣是蘿卜的胡蘿卜呢,無論切不切都沉入水底,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因為他們的密度不同。為了驗證這個結(jié)論,我把所有材料都反反復復的實驗了幾遍。
通過這個實驗,我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的沉浮與它自身的體積和大小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決定物體沉或浮的關(guān)鍵因素是物體本身的密度,密度大于水的會沉下去,而密度小于水的自然就浮起來了。大自然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等著我們用好奇的眼睛去尋找最正確的答案。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9)
同學們盼望著星期三下午的科學課。白老師告訴我們要去實驗室上課,同學們聽了“做實驗”這三個字之后,整個教室便熱火朝天。
我們排著整齊劃一的隊伍來到實驗室,老師先叫我、小劉、小易三個人到德馨路上撿兩顆大石頭,再撿二十顆跟指甲蓋大小差不多的小石子。我們撿完之后就立刻回實驗室。老師先介紹了一下實驗器材:酒精燈、大石頭、鉗子、燒杯。講解了一下實驗怎么做,聽清楚了之后大家就開始做實驗了。
我們各組組長到講臺上領取了一塊大石頭之后就開始在各自的小組做實驗了。我先把酒精燈的燈帽打開,再用打火機把酒精燈打燃,然后馬?撓們?子把大石頭夾起來在火的外焰處烤,劉鑫柯看到馬?暮艸粵Φ難?子,就接替馬?募絳?烤巖石,等石頭烤兩分鐘之后把石頭放進裝有50ml的水的燒杯里面,我們都瞪大眼睛仔細觀擦著,看石頭冷卻之后石頭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實驗做完之后,白老師就提問了:“誰能告訴我,做實驗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全部同學都不約而同舉起了手希望抽到自己。老師抽了我們組的馬?模?他站起來回答:“我發(fā)現(xiàn)了把石頭放進冷水之后,水里面會冒出一種氣體。”老師滿意地說:“看來1組的實驗是做成功了的。同樣有這樣的實驗反應的舉手。”每個組都舉手了。“還有補充同學請舉手。”老師抽了4組的向鑫悅,她站起來答道:“水里面有一些小石粒。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石頭有點變小了。”白老師說:“同樣有這樣的反應的小組請舉手。”每個組都舉手了。老師非常心滿意足地說:“看來每個組的實驗都做得非常成功。這就是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當石頭外部的受冷收縮而內(nèi)部來不及收縮就會掉下小碎石。”我們恍然大悟。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物都會熱脹冷縮,我們要多觀察周圍的事物。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10)
星期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讓我們做一些小實驗,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科學道理。我便想到了螞蟻,想知道螞蟻是怎么識別方向,向前尋路的。
爸爸建議我?guī)б黄聊X丸或者一粒膠囊藥,做個實驗,就可以發(fā)現(xiàn)螞蟻是怎么尋路的了。于是我拿著樟腦丸,和爸爸一起跑到了樓下。天還不夠熱,螞蟻們很少出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兩只螞蟻。
我先用樟腦丸在一只螞蟻前面畫了一條橫線,擋住了它的去路,沒想到這只螞蟻很快從旁邊繞了過去。繼續(xù)往前走,爸爸又建議我在另一只螞蟻周圍,用樟腦丸畫了一個圓圈,把這只螞蟻圈在了里面。結(jié)果,這只螞蟻在里面左沖右撞,就是繞不出去。這時,爸爸提醒說:“你給它一個缺口,看它能不能從這個缺口出去。”我便用手指抹去一點樟腦丸的粉末,讓圓圈露出了一個小口子,螞蟻很快就找到了這個缺口,從這里跑了出去,然后在圓圈外轉(zhuǎn)了一會兒,又往前直走了。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問爸爸這是為什么。爸爸說:“螞蟻是通過同伴或者自己原先留下的氣味來尋找路線的`,一旦有東西的氣味超過了它們留下的氣味,它們就會迷路了。因為你用樟腦丸畫的圓圈散發(fā)出很重的氣味,把螞蟻的所有路線都堵死了,它就找不到原來的路線啦。”
我感嘆了一聲:“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剛才畫直線的時候,它能繞過去找到原來的路線呢。”正在這時候,有個小朋友看我一直趴在那里,跑過來問我:“小哥哥,你在干什么啊?”我把螞蟻找出路的前因后果和道理講給他聽,而且又把一只螞蟻圈在了中間,給他演示了一遍,小朋友興奮地說:“真有趣!”
通過這個小實驗,我覺得螞蟻雖然很小,但是它們非常聰明,我也知道了它們原來是通過氣味來識別路線的。爸爸說,生活在于發(fā)現(xiàn)。我要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科學道理。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11)
今天下午作文課上,老師說要帶著我們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叫小尺吸附小紙片,我們可高興了。
準備材料:需要一把塑料小尺,一些撕好的.小碎紙片。
實驗開始了,大家跟著老師一樣,都拿起自己的塑料小尺,然后在自己頭發(fā)上摩擦起來,唯獨我因為沒帶小尺,拿的是修正帶,同學們使勁在頭發(fā)上摩擦著,我也不能落后,我先把修正帶放在頭上摩擦,摩擦了一會,我把修正帶與小碎紙片觸碰,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只見小碎紙片竟然乖乖的被修正帶吸上去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師對大家說:“小塑料尺之所以可以吸附小碎紙片,是因為小尺和頭發(fā)之間進行摩擦,就產(chǎn)生靜電,靜電有吸附能力,所以小尺就可以吸附起小碎紙片了。”哦,原來如此。
通過親手做這個實驗,讓我懂得: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自然現(xiàn)象都蘊含著一個科學道理。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奧妙。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東西等著我們?nèi)ヌ剿靼l(fā)現(xiàn)。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12)
昨天,老師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最少找兩只蝸牛。我們又高興又驚訝,帶著疑惑回家了。
吃完晚飯,我和爸爸趕緊下樓去捉蝸牛。我們看了看樹上,沒有找到蝸牛,瞅了瞅小河邊,沒有看見蝸牛的影子。忽然,我想起老師說蝸牛會在陰涼潮濕的.地方,我就到特別潮濕的土堆上和葉子很多的地方去找,還是沒有找到蝸牛,我難過地回家了。
第二天,我又到院子里的草叢里找蝸牛,我小心翼翼地扒開草叢,竟然看見了兩只蝸牛,一只在津津有味地吃早飯,一只還在呼嚕呼嚕地睡大覺呢!
課堂上,老師說:“我能把蝸牛變成水,你們信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信。”只見老師先拿一張紙,接著把鹽放在紙上,然后把蝸牛放在鹽上,蝸牛好像觸了電一樣,使勁往殼里鉆,想逃避危險。過了一會兒,蝸牛殼里往外冒泡泡。
老師問:“蝸牛真的變成水了嗎?”同學們疑惑不解,老師們:“蝸牛沒有變成水,只是鹽讓蝸牛脫水變干了。”我們這才豁然開朗。
這個實驗真有趣呀!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13)
原來我今天在家做了一個‘火山’,現(xiàn)在正在噴‘巖漿’呢!大家快來欣賞一下我的‘火山’吧!
我的‘火山’最頂端包羅著一層厚重的紅色彩泥,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張紅色的地毯靜謐地躺在那里;中間一層淺藍色的彩泥,只要沾上一點水,在太陽的照射下,就像遍布滿地的鉆石閃耀著奪目的光彩;最下面的一層是綠色的橡皮泥,那綠就像一片大草地,你看!一只恐龍寶寶和它的媽媽正在那片草地上吃著草,還全然不知將要來臨的大災難呢!為了防止‘洪漿’沖出來,我還在周圍建了一個小堤壩,但為了保險,我還是多用了一些別樣的彩泥加固加高了它,看著這座被軟得似乎一抓就碎的橡皮泥做成的‘火山’,現(xiàn)在都凝固成了一座穩(wěn)健不倒的真火山,我心里充滿了自豪感!
接下來,就是讓火山噴‘巖漿’了!我先勺了半杯蘇打粉,然后放入一些洗潔精,最后加入了白醋,在加入了白醋的瞬間,空氣中彌漫著化學劑的味道,那‘火山’里的洗潔精逐漸地冒出氣泡來,而且越冒越多,不斷地瘋狂上升,我仿佛聽見那些氣泡在說:“我先出去,我先出去”“噗呲”一聲,全都涌出來了!好在堤壩夠高,沒被沖跨。此時,我仿佛又聽見氣泡們說:“小主人,我們快要不行了,快叫援兵過來呀!”我決定再往‘火山’里加蘇打粉,倒一些白醋,不料我的手一滑,那一大瓶的白醋全都倒進去了,氣泡們瞬間像吃了火藥的炸彈,一個勁地狂涌出來,這一涌可不得了!堤壩被沖跨了,水溢得到處都是,我趕緊拿布來擦干凈地面,一邊擦,一邊嘀咕:“這真是一群小淘氣!”這時,那些氣泡仿佛在笑著回答:“哈哈哈……!”
今天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暖暖的,這次的實驗可真有趣啊!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14)
“今天下午的科學課,由方治亮為大家主持。”科學張老師說。
方治亮充滿自信地走上了講臺:“今天,我們來做幾個身體實驗。”
“太棒了!”同學們一陣歡呼,紛紛躍躍欲試。
“首先,把本子卷起來當望遠鏡,閉上左眼,用右眼看,然后把左手放在望遠鏡的前端,睜開左眼,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方治亮邊演示邊說。
教室里立刻傳來了嘲笑聲:“無聊,這樣能干什么嘛!”
可我還是下定決心試一試,照著方治亮說的做了起來。天呀!我不禁嚇了一跳,我的手掌上被穿了個洞!嚇得心臟漏跳了幾拍。
再看同學們,也都紛紛嘗試起來,有的拿著本子左看、右看,嘴里直嚷嚷:“沒有什么啊?啥都沒有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也像我一樣看到自己的手掌被穿了一個洞,驚叫了起來。教室里的嘲笑聲變成了陣陣驚叫聲,此起彼伏。這時,方治亮說:“只要你看見手掌上穿了個洞,你就成功了。不過,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熱鬧的教室里一下子變得一片死寂,大家都等著眼睛看著方治亮,等待著方治亮說明原理。
方治亮笑了笑,說:“當你用一只眼睛看東西時,閉上的眼睛也會根據(jù)看到物體的眼睛調(diào)整焦距,這叫同步對焦。至于手掌上的洞,是因為大腦優(yōu)先顯示了右眼的圖像。”教室里爆發(fā)出一陣陣掌聲,紛紛投來了贊許的目光。我也聽得入了迷,意猶未盡。
之后,方治亮又給我們演示了“抬不起來的左腳”和“無法踮起的腳尖”的實驗,這些實驗都讓我們大開眼見,讓我們懂得了許多科學道理,打開了科學城堡的大門,挖掘到了冰山一角……
在這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又有多少奧秘等著我們探求呢?動動手,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有趣的一次實驗600字(15)
我首先把雞蛋從桌子上拿起來,小心翼翼地將它放進杯子里。只見雞蛋在水中搖晃了幾下,就懶洋洋地沉到水里去了。看樣子,好像在水底呼呼大睡呢!看來雞蛋在清水中是浮不起來的。
接著,我把雞蛋從水中取出,放在桌子上。為了增加水的密度使雞蛋浮起來,我往水里加了一勺鹽,鹽向小細沙一樣,紛紛落到了杯底。我用筷子攪拌均勻,清水由透明變成了有一點渾濁,過了一會兒,渾濁的水又變回到透明了,我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著雞蛋快點浮起來。可是雞蛋還是老樣子,安靜地躺在水底一動也不動。我開始有點急了,一下子往杯子里面放了兩大勺鹽,我再次攪拌均勻。這一次,水又有原來的透明變成了渾濁。我嘗了一下,好咸啊!我連忙喝了好幾大口清水。喝完后,我又將目光轉(zhuǎn)移到雞蛋上。這一次,雞蛋慢慢立起來了,可還是不浮起來。我心想:好哇!你還是不浮起來,是吧?那看來,我要使用“殺手锏”了。于是,我拿起勺子,一下子就往杯子里面連續(xù)倒了三勺鹽,然后用力攪拌起來。攪拌時,許多水涌到中間來,形成了一個小漩渦。攪拌后過了好一會兒,鹽溶解在了水里,水的顏色再次從透明變成渾濁又變回了透明。但終于慢慢地、慢慢地從水面露出頭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大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通過今天的實驗,我明白了因為鹽水的密度大于清水,所以雞蛋在清水里不能浮起來而在鹽水里卻能漂浮在水面上。同時還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