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早讀(1)
老師不在的兩周里,同學們幾乎快要瘋了。學習沒人牽著走,動力都是直線下降。
最瘋狂的是我們的早讀。以前老師還沒有出去的時候,同學們的早讀是很認真的,可老師不在,早讀吵得要命:我前面的王曉雅和宋子俊拿出一個專門玩游戲的小本,上面貼滿了貼畫,宋子俊說:“這個你該加二十五塊錢。”;同桌在和后面的人玩“搶劫銀行”,他邊玩邊大喊:“這局我贏了!”……我堵住了耳朵,真想大喊一聲“別吵了!”可惜敢怒不敢言,我沒法說出口。
“二十七,買木雕的少年,開始!”班長大喊一聲,幾個同學乖乖地讀了起來。(當然,我也在其中。)但是很快,吵鬧的聲音幾乎淹沒了朗讀的聲音,我已經聽不清讀到那兒了,頓時,一種憤怒之情涌上了心頭。我瞪著那些打鬧的同學,希望他們能認真早讀。可是這是不可能的,他們還是再吵鬧,聲音震耳欲聾。
美好的早讀時間被他們浪費掉了,數學老師來了,教室里終于安靜了下來,開始了上課。
我感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朗讀也是一樣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讓別人拿著鞭子抽你一下,你才會移動一步,不可以這樣被催促的學習。
描寫早讀(2)
和其他班級不同,我們班的早讀沒有早讀作業,但是何老師要求極嚴,7點40準時到,他比我們更早到,四年了,沒有遲到過一次。據說,好幾年,他都是全校第一個到達的呢。
那么早來干什么呢?朗讀課文!所以我們班的朗讀越來越好,就是早晨練的。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聽收音機。現在的小孩一般都不太喜歡看報紙,只喜歡看電視,而且還是最幼稚的動畫片,可又想知道近期發生的那些奇聞異事,那么只有靠聽收音機了,很久很久以前呢?我對于我家的“老古董”收音機,一直報以平靜的態度,無趣的時候就可以聽上那么許久,可現在卻大不一樣了,六年級的我學習變得比較緊張,哪兒有那閑勁兒啊!幸好,62集團集資買了一臺,每天早讀和午餐班聽。這是一臺超級返古型收音機,同學只要一聽到有什么趣聞就記錄下來,那些小道消息還可以當作晚上餐桌上的熱鬧話題呢!何老師什么事都能和學習掛鉤,聽收音機,記新聞,這就是一種學習和能力訓練。
可惜,好景不長,一次考試失利后,何老師將收音機展示收起來了,他說要等到成績穩定時再過休閑的日子。看來,考試還是集團的指揮棒。何老師也承認。
這就是我們的早讀,聽過收音機,基本以讀書為主,遲到者很少。不僅因為罰得重,更因為老師自己來得早。
描寫早讀(3)
某一天的清晨,邱小謙和吳一然一起來到學校準備進行早讀。
他們倆一走進教室門一看一個人影也不見,連領早讀的朱老師也不見蹤影。于是他倆仍下書包開始到處亂跑,一眨眼把整齊干凈的教室變成了世界第二次大戰后的戰場。只見有的桌子底朝天,有的桌子被“踢出了銀河系”,有的椅子被踢出了門外。而做了壞事的邱小謙這時一個踉蹌摔了一跤,嘴巴不偏不倚直接撞到了桌子的邊角上。他馬上捂住嘴巴,原本樂開懷的嘴巴也頓時閉上了,“哎呦……哎呦……”地大叫起來。一邊瘋跑的吳一然嚇壞了,連忙跑過來把他扶到附近的椅子上,吳一然結結巴巴問:“你……你沒事吧?”邱小謙兩眼冒金星,口齒不清起來:“我的牙好像掉了。”沒說完就嗚嗚的大哭起來。
此時門開了,是朱老師來了。他看見亂七八糟的教室,原本燦爛的臉一下子烏云密布拉下來,但看見邱小謙受傷了,又氣又好笑。
在去醫院的路上,朱老師關心地問:“現在好一點了嗎?”“還行。”邱小謙搖搖頭一臉苦笑的樣子,“不過牙有些痛。”吳一然安慰他說:“不要擔心,很快就會好起來的。”邱小謙感動得小眼瞇成了一條線。不一會兒,他們到了醫院,醫生給他做了假牙并讓邱小謙留院觀察。朱老師滿臉慈愛地對他們說:“以后別這樣了!”吳一然和邱小謙羞愧地低下了頭。
后來的某一天他們又來早了,跟平時不一樣,當他們剛放下書包就開始認認真真地早讀了。朱老師在窗外看著這一切,滿臉微笑,不住地點著頭。
描寫早讀(4)
早讀課,對我們班的同學可是十分“寶貴”的,為什么說它寶貴?早上記憶力好?不對,早上學習氣氛高?如果是那樣,我們班就是年級第一了!那是因為什么?容我慢慢道來。
記得我們分班的時候,我因為媽媽的原因被分到了所謂的“明星班”,為什么給我們這個班起這么一個綽號,聽說來的都是”關系戶“,每個人又多才多藝,起這么一個綽號也就不足為奇了,下面轉入正題,說說我們班的“童靴”為什么那么珍惜早讀時間。
說實話,我們班雖然是“明星班”,家長大多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可學習不好的可多了去了,學習不好,不會做作業,怎么辦?抄唄,又省時間,又不用死腦細胞,只用動動手,多好啊!雖然這不好,可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了我們班同學的一個“優點”,是什么呢?就是他們可“團結”了告訴你一件事,你就明白了。
那天,不知是誰給老師透露了一點“小秘密”,第二天,老師就”大開殺戒“,連班長又被打了,這件事過去后,“童靴們”又開始活動了,這次有幾個被抓住了,老師帶到辦公室“優待”,可是這幾個人,死也不說(有點夸張,莫當真,莫當真),到最后,學期末,老師也沒再抓住一個,是他們不抄了?想得美,人家可有辦法呢,透露透露?可不行,這屬于“軍事機密”!
我抄過作業嗎?我也抄過作業的,不過,是另一種抄法,知道“笨人抄法”和“聰明抄法”嗎?我屬于后者,不過,你可不能告訴我們老班啊!不然我們都會死光光,“啊!痛死了”這不,又犧牲一個,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不好,老師來了,快收作業!”
描寫早讀(5)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這早讀沒聽見讀書聲,他們在干什么?
老師踏著輕快地步子,手里拿著書,滿臉面帶笑容地走進教室,像往常一樣用書輕輕地敲了一下桌子,和顏悅色地說:“同學們,拿出語文書,開始讀課文了。”同學們一點也沒聽進去,老師的話變成了耳邊風。小機靈在和小雙猜謎語。那個登山運動員,爬上桌子和同學們玩小貓釣魚。那個手工王正在剪兔子呢。小鄧正在和小趙講笑話。老師生氣了。她火冒三丈,眼睛紅了,頭發豎了起來,頭上就像有個火苗似的。老師生氣地說:“等你們安靜下來,我再來上課。”說完就氣匆匆地走出了教室。
過了一會兒,老師回來了。同學們還是吵吵鬧鬧的。老師走進了教室,用眼睛看了看我們,重重地拍了幾下桌子,臉氣得像烤熟了的香腸一樣,說:“你們都給我站起來,手給我背著。”我們乖乖地站了起來,心想:“這回可完了,這回老虎可要吃人了,這次可不會空手而歸了。”老師和我們一起沉默著,沉默了足足20分鐘。老師終于開“金口”了。她真情地說:“你們浪費了多少時間啊!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啊!老師的話給了我多大的啟示呀!
描寫早讀(6)
中秋節,在我的印象中這是個團圓的節日,但在這天我家常常不能團圓,就像今天,只有我和媽媽。
直到在寫博時我才想到中秋節,急忙到窗戶旁,我想看看月亮。這似乎成了每年中秋節的一項任務,就像明知道春節聯歡晚會不好看,可我卻偏偏要看,最后只好無奈的嘆息一聲:“真沒意思!”
今年的月亮驕傲的很,遲遲不肯漏臉。難道今年真的看不到月亮了?我望望窗外,一切那樣靜謐,只有幾家亮著燈。哦,人們都睡了。我看看躺在床上熟睡的媽媽,心中默默的感嘆到,還好有你在。我想到了幾年前的一個中秋,那時我還在上小學,媽媽的工作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歸,中秋節了,我怎么也想不通媽媽還要去。我哭著說:“你在去就不要回來了!”媽媽失望的`走了。我整整難過了一天,直到爸爸給我寫了一封信,那封信早已不知去向,但我記得寫的很感人,爸爸講了媽媽的不易,讓我理解她。那次我哭的更厲害,這件事就像一個烙印在我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愈來愈大。
望著遲遲不出的月亮,我想到了小學時。其實我很怕過中秋的,因為這個時候老師總是讓寫有關中秋的日記,哎,每年的中秋不都一樣嗎?不是又要寫“常峨奔月”,“吳剛砍樹”,實在不行就寫合家團圓共度中秋吧。我每到這時就會咬著筆桿子,脫著下巴,想啊想,月亮出來很久了,可我還是什么都沒寫出來。我記得二年級時,爸爸看我什么都寫不出來,只好讓我睡了,第二天很早爬起來,由爸爸口述,我寫,終于交了作業。我還記得老師還把那篇日記當范文讀給了全班同學。那時我還和妹妹一個班,當然我們的日記都是爸爸口述的(我都寫不出來,妹妹自然也寫不出來啊!),我很奇怪老師怎么沒發現我們的日記雷同呢?后來那篇日記被我保存的很好,每年中秋節我都會把那篇“萬能日記”搬出來救救急,直到老師終于發現我們大了,終于不用寫有關中秋一類的作文了,我才把它贈予了上小學的妹妹,對了她還有個弟弟,我想是用的上的。
中秋節是個相思的節日,從小到大,我們學過有關中秋的詩句都是酸酸的,就比如“每逢佳節必思親”,這是很經典的。我也會長大,會離開父母,那時的中秋又會怎樣呢?
中秋節的故事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