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小學(1)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十日,節日一般持續3——7天。
關于潑水節,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傳說,有一個魔王,他作惡多端,人們想殺了他,可是用各種方法都殺不死他。魔王抓來七個美女做他的妻子,這七個姑娘非常聰明,從魔王口中得到他致死的秘訣。姑娘們在魔王熟睡時,拔了他的頭發,用頭發把魔王殺死了,可是,魔王的頭一滾在地上就會著火,所以每年由一個姑娘抱著他的頭,每年到替換別的姑娘時,男女老少都會往她身上潑水,祝愿新一年大家吉祥。
在潑水節清晨,男女老少都會穿著好看的衣服,每個人都會提著水桶、水藍。他們先去佛寺浴佛,然后男女老少開始互相潑水,互相祝福別人,誰身上的水多,別人送他的祝福就越多。
在潑水節期間,還有劃龍舟、扔沙包等游戲。
潑水節真是個喜慶的節日啊!
潑水節小學(2)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歷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關于潑水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呢。
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七個姑娘輪流抱著魔王的頭,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并把魔王的頭扔進了江里。鄉親們又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從此,為了表示對七位姑娘的懷念和感謝。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里食用。
潑水節小學(3)
民風民俗水花——―傣族潑水節“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云南少數民族影響力最大的,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又叫“浴佛節”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于公歷四月中旬;一般持續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語叫做“麥日”于農歷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惱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網瑪”竟為守歲。
人們把“叭網瑪”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古鑼之聲響徹云霄,祝福的水花四處飛濺,在這一天誰身上的水最多,誰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滿!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到了節日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著采集的花葉沾水,開始互相潑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勝開,它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征著甜蜜的愛情,大家互相潑呀潑。
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贊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幸福的世界。歡聲笑語在耳邊回蕩,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現。笑聲朗朗、全身濕透、興致彌高。入夜、村寨鼓樂想聞,人們縱情歌舞、熱鬧非凡。整個節日期間有賽龍舟、放高升、放孔明燈、潑水丟包……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潑水節小學(4)
講到傣族,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傣族潑水節,好玩的潑水節。那盛大的場面,不由得讓人心神向往!
瞧!那邊的小姑娘拿著水盆去偷襲一個正在水池邊梳頭的另一個小姑娘。“嘩——”水順溜溜的從頭頂流至發尾,那個小姑娘為了反擊,便抓起身旁的水盆舀起滿滿一盆水抽地往第一個小姑娘臉上潑去,他們相互潑水,玩得多自在啊!
“呀——”“嘩——”“哈哈——”......
咦?什么聲音?
我一看,哇!一個巨大的水池里擠滿了人,個個舀水潑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簾,多美啊!我多么想加入他們的隊伍啊!
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好玩的潑水節是怎么來的嗎?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魔王,兇惡殘酷,無惡不作。他還不怕水不怕火,刀砍不爛,槍刺不入,箭射不著。整天橫行霸道,為非作歹。他有一天搶了一個叫南粽布的姑娘作妻子。有一年六月,魔王為了哄南粽布開心,便和傣族一樣給南粽布慶賀新年。南粽布在宴席上趁魔王喝的酩酊大醉之際,了解到魔王的致命弱點。她便暗暗下決心要把魔王殺掉。
后來,她趁魔王熟睡時,把魔王的一根頭發扯下,沒等魔王醒來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頭掉下來,每一滴血都變成了一團火,并迅速往人間蔓延。她便把魔王的頭抱起來,丟到了一盆清水里。
南粽布渾身血跡地回到人間,人們紛紛向她潑水,血跡終于被洗掉了。
同學們,你們現在聽了這個故事,對潑水節肯定很向往吧!心動不如行動,潑水節就快來了,快去參加傣族潑水節吧!
潑水節小學(5)
【導語】小學作文包括寫人的、記事的、描景的、狀物的;有記述感受的,也有抒寫心緒的;有寫實的,也有寫暢想的,本站幾乎包含了學生作文所見常用的全部取材范圍和寫作角度,足可供我們的學生在練習寫作時參考和借鑒。以下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作文中關于小學生作文大全:小學生關于潑水節的`(精選)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關于潑水節的作文(精選):篇一
一年一度的傣歷新年,也就是潑水節又開始了,對傣族人來說,這個日子相當于漢族的春節,當地人民會放假三天來歡度他們這一年中最隆重的民族節日。
潑水節那天,歌聲陣陣,鑼聲震耳,歡笑聲隨著水花飛舞,處處是“水!水!水!”的歡呼聲,到處是幸福的笑聲和快樂的尖叫聲。整座城成了一片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
原先傣族傳統的潑水,只用樹葉蘸一點清水潑灑在對方身上,以示祝福。但如今年輕人覺得不夠盡興,潑到興高采烈之時,索性將整盆水一起潑出去。青年少年、男人女人、中國人外國人,傣族人、漢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當地人、外地人,幾乎都是傾家而出,全都投入到潑水的人海之中。傣族少男少女當然是潑水的“主力軍”,而美麗的少女,自然成為人們竟相潑水的對象。穿著民族服飾的傣家姑娘,是潑水節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婀娜多姿的傣族姑娘,穿著裙子,輕輕地飛舞著,令整個狂歡的潑水節,也溫柔起來、浪漫起來。
不管認不認識,逢人便潑,盆、桶、瓢……全都用上了,清清的水,帶著美好的祝福,帶著歡快的笑聲,把人澆得渾身濕透,是那樣興奮,那樣快活,一張張彩車,裝點著都市,聰明的企業商家用五花八門的廣告裝飾著彩車,世界變得五彩紛呈,繽紛絢麗。傣族青年也要拜年的,不過拜年的形式和漢族不盡相同,人們成群結隊,一路載歌載舞去拜年,把年長者或尊貴客人用竹竿抬起并拋向空中,如此傾情地歡樂和祝福。
水這生命的源泉,給人間萬物帶來生命,給勤勞的人們帶來吉祥,給美麗的西雙版納帶來美好的明天。
小學生關于潑水節的作文(精選):篇二
潑水節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日子,在那天,老人會用樹枝沾上一點水,把它潑在小孩身上。街上的行人也互相潑水,這代表著美好的祝福的象征。
在潑水節這天,如果被別人用水潑到得,那他這一年做什么都會順利,幸福。被別人越潑得多,他就越幸福。
相傳從前有一個大惡魔,他非常壞,經常把別人的莊稼弄壞,可是他太強大了,村民們無可奈何,逃的逃,走的走。這個大惡魔有十二位妻子,都很聰明、漂亮,其中第十二位妻子最為聰明。惡魔的行為使她們很氣憤,于是,第十二位妻子便想了一個辦法。她有一天吧惡魔哄得好開心,她就乘機問:“大王,村民們怎么三番五次都沒辦法把你殺死呢?”他一高興就說漏了嘴:“誰拔掉我一根頭發,然后將我勒死就可以了。你可不許告訴別人啊!”夜深了,第十二位妻子就按這個方法把惡魔殺了。可是,那頭一落地,就燒起了熊熊大火。把頭一拿起來,火就滅了。沒辦法,她們只好輪流抱住那個血淋淋的頭。村民們看見他們全身血淋淋的,就用水潑她們。于是,便有了“潑水節”。
潑水節帶著祝福和幸運,如果在潑水節那天,你被水潑到了,說不定哪一天你就要走大運囖!
潑水節小學(6)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我們這被潑上水叫“落湯雞”。而他們誰被潑的人多,誰身上就洋溢著幸福,吉祥。
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都換上華麗的服裝,拿著盆走到大街上,街邊的水桶里已經灑滿了水,水里還撒了五顏六色的花瓣。人們歡天喜地地打好水,往身邊的人身上潑。被潑到的人也“回敬”一下。等到潑累了,個個身上的水順著發絲往下滴,衣服濕透了。街上一片喜氣洋洋,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潑水節小學(7)
我們聽了非常高興、興奮。不過,我們在潑水之前還玩了很多的游樂項目,有泡泡工場,波浪飛椅……。不一會溫州樂園里的廣播響了,傣族人民“潑水節”開始了。我們一聽,馬上要求徐導游帶我們去潑水。我們排好隊伍,就跟著徐導去王馬廣場。一到廣場上,真是人山人海啊!人群一批接著一批地涌進來,非常熱鬧。
“潑水節”開始了,主持人給我們每個人都發了一個小盆子,小盆子的顏色非常多,我們每個人都拿在手里,讓我感覺非常好看,再加上太陽的金光,顯得非常耀眼。開始潑水了,我們每個人的小盆子里都盛滿金銀的水,我們將小盆子舉高,許了一個愿接著一個愿。然后,把水灑向天空,我往上一看,這些水花比夜晚的煙花還要美麗。接下來,將一盆盆水,潑向別人,向人們祝福,清清的水,潑呀,灑呀!我和同學們笑啊,跳啊!是多么開心,快樂。不一會兒,我的衣服濕得比下大雨淋的還要濕,說明別人向我的祝福,非常非常的多。
多么開心啊! 多么幸福啊!
潑水節小學(8)
【篇一:快樂的潑水節】今天,我們去世博大酒店參加了第二屆潑水節。
吃完自助餐,我們急急忙忙換好衣服,脫掉鞋子,拿起水槍,“撲通撲通”跳到水池里歡快地和他們一起“打水仗”。盡管外面下了雨,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情緒。
忽然,來了一位叔叔向我借水槍。我見他端著一盆清水,轉過身來,說:“我不借!”他又問:“真的不借?”“不借就不借!”我固執地說。說完,他給我潑了一盆水。旁邊的壯壯哈哈大笑,我揉了揉眼睛,那位叔叔已經在人群中不見蹤影了。
我們跳到另一個水池里,那里的水比較深,也比較溫。這里都是小孩子,我歡快地在里面嬉水。來了幾位大人,我用水槍去射他們,一個大人當場就給我來了一盆水,我睜不開眼睛,差點摔跤。
我們來到了另一個水池,這時,媽媽幫我借來了一個臉盆。小朋友來了,我潑了他們一身的水,他們想反潑我,我用臉盆遮擋,他們潑不到我。整個水池一片喧嘩,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匯成了一曲歡快的交響曲。水仗打累了,我們玩了一個有趣的游戲,別提多開心了。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潑水節。
【篇二:歡樂的潑水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節日,傣族的潑水節就是傣族特有的節日。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兒丟包。
潑水節那天,人們早早的為佛洗了塵,接下來就是相當精彩的潑水活動了。傣族女子本就貌美如花,穿上五彩繽紛的服飾后,更像孔雀一樣美麗。男女老少紛紛趕來,他們拿著各種裝水的器具,盡情的相互潑灑,最終一個個都變成落湯雞。天空中一朵朵象征吉祥、幸福的水花在綻放。人們的頭發被淋濕了,衣服被淋濕了,可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活動中享受到了無窮的快樂。人們在你潑我、我潑你的過程中潑出了感情,潑出了對新年的期盼與向往!激動時,人們還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的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癡,通宵達旦。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真是各有各的民風民俗,在紙上一游傣族風俗,真是讓人開闊眼界啊!
潑水節小學(9)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節日。傣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就是潑水節。
潑水節一般在陽歷4月中旬,也就是傣歷6月,為期三四天。第一天就相當于除夕.在這一天里,人們都去江邊觀看龍舟比賽,長長的龍船兩頭尖尖的翹起,船舷上刻著精美的圖案。比賽勝利者將得到優勝大旗和獎品。人們還為他們端來一碗米酒,灑去一把把糖果,跳起別具一格的"依拉賀"民族舞蹈,為他們加油喝彩。
最后一天是元旦。"元旦"這一天處處人山人海。人們都進行著有趣的活動,比如深受人們歡迎的游戲"放高升"和"丟包"。
中間相隔的空日是最隆重的潑水日。上午10時左右,男女老少拎著水桶來到街上,路邊早備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著片片花瓣,有的甚至還滴入幾滴香水,大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拿個民族,都互相潑水,彼此祝福,以求消滅災病,祈愿風調雨順。
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其目的就是為了伴和著歡聲笑語,達到快樂的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