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小學(1)
陽春三月,訪延陵故邑。xx月xx日中午,春光明媚,我們江南晚報的小記者前往延陵故邑申港,體驗、感受著當小記者的快樂。
第一站長江珍稀魚類科普館。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科普館建設面積3000平方米,總投資1500多萬元,設有鰣魚、刀魚、河豚等100多個長江流域珍稀魚類標本館。在科普館,有許多魚類:有體形小小的餐,有又小又透明的銀魚,有黑白相間、鰭上有花斑的胭脂魚……其中最最吸引大家眼球的可要數長江鰣魚了,它不是真的,但是卻又一米多。
第二站季子祠。這里不僅有季子墓、季子祠的有關歷史文字記載,更有季子文化的根和魂。隨著解說員的講解,我們了解到:江陰申港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公子季札三讓王位避耕的地方,素有“延陵故邑”之稱,文化底蘊深厚,2500多年來,申港兒女秉承了祖先德行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在回校的路上,春風徐來,令人神情氣爽。季子精神將代代相傳,哺育著江陰兒女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新聞報道小學(2)
7月12日下午14:30分在平湖供電局,只見三位老師帶著小銀杏小記者們進行實踐采訪。小記者們個個躍躍欲試地左看看右瞧瞧。接待員帶小記者來到了第一站,調度室。調度室有兩塊銀幕,小記者們好奇地涌到了銀幕前,只見,走出了一個講解員叔叔,小記者們不約而同地向叔叔走去。一位小記者搶先地問起了問題;“叔叔,什么叫做變電站啊?”叔叔卻面帶笑容地為小記者們講解起來……隨著這一炮打響,小記者們開始此起彼伏、七嘴八舌地開始問講解員叔叔問題。當然,講解員叔叔也就耐心地小記者講解起來。第二站,小記者來到了24小時服務熱線室,剛一進門,就看見工作人員的電話響個不停。小記者們還發現這個工作室里還有二張床,這讓小記者們感到很疑惑。于是小記者們就乘工作人員休息的時間走了上去打算問個明白。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因為夏天正是用電的高峰期,每個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量要達到24小時, 怪不得還有床呢!
第三站,小記者們來到了會議室,工作人員為他們講解了如何用電并發給小記者們資料手冊……
其實,供電局的工作人員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很艱苦的,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所以,我想借助這次機會對它們深情的說一聲“謝謝!”
新聞報道小學(3)
陽光明媚,春風習習,在這樣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日子里,我們行知小學,要去春游啦!五年級的同學,要去玉皇山附近的絲綢博物館、八卦寶田參觀游覽。
絲綢博物館,是介紹有關中國絲綢的發展、興衰以及展覽歷代各種絲綢作品,制作絲綢的工具還有絲綢的制作過程的展覽館。在館里,我們的同學開了眼界,既看到了絲綢的復雜制作過程,也看到了蠶的出生,成長和死亡,在講解員阿姨的解說下,我們明白了絲綢的出現,發展,技術從粗糙,變到細膩,知道了有關蠶的傳說,參觀了古人們穿的絲綢,錦羅綢緞絹,每一個都讓我們不禁驚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細心。
八卦寶田的美麗景色也讓同學們飽盡了眼福,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紫瑩瑩而又散發著清香的薰衣草,同學們都拿起相機,或者和花兒們合影,或者給花兒們單獨照相,一張張照片,代表了我們對它們深深的喜愛。即說這個八卦寶田從上往下看是一個八卦圖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除了花田,還有農田,一顆顆綠油油的菜,排著整齊的隊列,在農田里,等待秋天的來到。
這次活動,既讓我們有了很多新的知識,也讓我們玩得很快樂,真是一次令人高興的春游啊!
新聞報道小學(4)
“我宣布悠悠球大賽現在開始!”隨著張老師話音,五(七班)悠悠球大賽開始,經過一節課時間的激烈比拼,李林獲得冠軍。
最先上場的是小侯,只見他右手緊握悠悠球,站在大家面前,低著頭把線一圈一圈地纏繞起來,抿了一下嘴,“呼”的一聲,悠悠球離開了他的手,飛了出去。在離地面一分米的地方不停地旋轉著,像一只小鳥在“天空”中“翱翔”。她用左手的食指一挑,悠悠球又往上升了一點,就這樣不停地上上下下,那條線像一條軌道,悠悠球則是一列火車,在鐵軌上跑來跑去。過了一會,小侯左手的中指替換了食指,接著,他又把大拇指迅速的套在了線上,形成了一個“八”字型。然后手一轉,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了線,輕輕松松地抬了一下,線立刻成了一座“巴黎鐵塔”的樣子,幾秒過后,他手一縮,“鐵塔”被他拆直了,這個動作太快了,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漏了一個小細節。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小侯用手提了一下線,悠悠球不再“翱翔”了,而是十分聽話地回到了他的掌心中。
小周和小李都陸續上臺來了。小周先把悠悠球往上一拋,悠悠球穩穩地“坐”在了線上,然后他又是一拋,悠悠球彈了上去。他不停地重復著,臺下噓聲一片。
小李則是是把線繞成了一個“五角星”,悠悠球在這個五角星里“閑逛”。突然,他的手一放,五角星變成了直線,小李看著球在半空中時,用力一提,悠悠球“回家”了。
在掌聲中,李林獲得了冠軍,可其他選手并不服氣,盼望下一次的比賽快些到來。
新聞報道小學(5)
同學們,你們的老家有新聞嗎?我老家可是有的哦。想來聽聽嗎?那就接著讀下去吧。
一號新聞:一次,姥姥家的豬圈里的一只豬跑了出來。我還不知道,我聽到豬叫,趕忙跑出屋子。一看,嚇得我一下子渾身只起“雞皮疙瘩”。“豬跑出來了。”我大聲喊道。聞訊趕來的三舅和大哥(我有六個哥哥和兩個姐姐)想把豬的`尾巴拽住。還好,豬跑得不快。大哥和三舅迅速抓住了豬的尾巴。一起奮力地拉著。一會,豬是被拽走了,我卻差點被豬給嚇暈了。
二號新聞:我和哥哥們打羽毛球。這時,爸爸媽媽走過來,要和我們一起打。我們爽快的答應了。在我和二哥小瑞打時,球飛得太高了,我看到了前面的小山坡。樹上竟有著,竟有著――雞我喊了起來“雞飛到樹上了。”爸爸不信,我往樹上一指,爸爸立刻心服口服。媽媽解釋道:“是的,三哥家養的雞都在樹上下蛋。”
三號新聞:這回來個“前果后因”吧。我“失蹤”了。我在姥姥屋里和姥姥說話。我出去后并沒有去二舅屋里,而是去小山坡上看日落。媽媽去姥姥屋里叫我。我不在。媽媽就到處找我。她在院子里到處找我,就是沒找到。她大喊我的名字,我只應了一聲“我在看日落”。就繼續看我的日落了。最終,還是姥姥在山坡上找到了我。
新聞報道小學(6)
我校一年一度的拔河比賽,五年級的爭奪最激烈,經過所有選手的奮力拼搏,五(四)班獲得第一名。就在當天早上,五年級十個班分組比賽,最后由五(四)班和五(一)班進行最后的決賽。
下午決賽的時間到了,大家的心情就無比激動,同學們摩拳擦掌,五(四)班的“三胖組合”是主力隊員:第一個是穩如泰山的楊文翰,第二個是“肉坦克”茍寅錦,第三個就是人稱“殺氣大王”的劉林風。五(一)班也毫不示弱,把幾個大將派了出來。
哨聲一響,比賽開始了,雙方隊員拿起大粗麻繩開始用力拉了,五(四)班排在最后的楊文瀚,他像一座山一樣,穩住了重心。五(一)班用出了排山倒海的力量,將剛穩住的紅旗拉了過云,五(四)班位于中間的茍寅錦,猶如金剛轉世,力士下凡,協助大家統一力量,一舉用力,干凈利落地將紅旗奪了過來。第一場,五(四)班險勝。
第二場開始了,兩隊士氣旺盛,像兩只傲氣十足、霸氣外露的雄獅。五(四)班啦啦隊激動不已,高興得跳了起來,嘴里還掛著幾句:“加油!五(四)班必勝!”可是一班的啦啦隊更是大聲,嘴里喊著:“一班戰神!一班必勝!”
紅旗在中間地帶移來移去,一會靠向左邊,一會兒靠向右邊,漸漸地,五(一)班的體力撐不住,他們每個人都已經筋疲力盡。五(四)班抓住機會,拼盡了全力,徹底拉了過來。在啦啦隊的歡呼聲中,五(四)班勝利了,他們成為了冠軍。
新聞報道小學(7)
20XX年8月24日,今天是廣州亞運校園通訊員選拔賽復賽前集訓的第二天。早上9:00小記者們準時來到教室,安靜有序地等候老師的到來。9:30,小記者總編馮主任和張主任來到教室進行分班 :以滿四年級以上(包括初中)分成一班;滿三年級一下另分一班,結果兩偌大教室的座位還是幾乎坐滿。
這兩個班的學員分別來自越秀、海珠、荔灣、白云、花都、番禺、從化、增城。天河區的學員由于人數眾多,今天已經分在天河區進行集訓。經過分班、整頓后,使學員們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舒心地學習,保證了總共六天集訓有秩序、合理的優越條件,大大提高學習訓練的質量。
新聞報道小學(8)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我這位新城電視臺記者穿街走巷拍攝了一些新聞片斷。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
視點:“五一”黃金周,許多人趕潮流,選擇出國旅游。有的去韓國與韓星大長金相會,有的去日本看富士山。一些愛懷舊的人,有的選擇去北京登長城,據說,他們要當好漢。有的去孫中山市看孫中山故居,有的到珠海去看漁女風情。游人當然開心,最開心的恐怕是那些旅游公司,因為他們的荷包張鼓鼓的。
目擊:“五一’’黃金周,不少父母會給子女買新的、漂亮的衣服,因為夏季到了,給子女買一些夏季衣服也是理所當然的。所謂人靠衣妝,佛靠金妝嘛!所以,這幾天城里買夏季童裝的商店生意十分火爆。那些商家又掙到盤滿缽滿了。
紀錄:“五一”黃金周,不管酒店、賓館,還是大排擋,都座無虛席。大多數人約請三五知己或親朋戚友大吃一頓,來一個不醉無歸。那些外國朋友也不例外,所有的特色美食都被他們點上桌子,他們說,要到中國吃個滿漢全席。
各位觀眾,各位朋友,節目時間就要結束。如果大家有任何趣聞怪事,歡迎撥打我們的報料熱線:xxxxxxxx。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