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題材(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沐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大年初一我們踏上了回故鄉的旅途。
杭州城中大紅燈籠高高掛,四處張燈結彩,西湖邊人群熙熙攘攘,飯店里的香腸醬鴨,終不及故鄉來得有年味。門前的兩個燈籠是奶奶親手編的、糊的,年年都是嶄新的兩個;門前的一副對聯是請原來村里初中老師寫的,毛筆字蒼勁有力,透著勃勃生機;走親訪友,相互問候,溫情脈脈;最喜歡的是奶奶炒的青菜,又甜又糯。不知道今年還在不在了?看著車窗外的景物漸漸熟悉,近了、近了。近鄉情更怯吶。
推開半掩的門,一股暖意撲面而來,絲絲菜香鉆入鼻尖,還是那熟悉的味道。奶奶忙招呼我們坐下,把我拉到跟前,說:“看看是不是走長高了?”奶奶拉著我的手好好地打量著我,我也看著奶奶,鬢如霜,背似弓。還沒來得及和奶奶好好嘮嗑幾句,姑姑叫我們吃飯了。一家人圍坐在桌前,杯中都斟上了酒或飲料,一道道家常小菜,其樂融融,開開心心,這是春節該有的樣子。
下午雨后初霽,和姑姑們一起去拜年。舅公門口等著我們,一見我們來就咧開了嘴。桌上已經擺好了我們愛吃的點心和糖果。一番寒暄問候后,大人們喝茶談天,我們小孩子呢就三五成群,上躥下跳,好不快活。手牽著手,在小溪邊散步,各自說著學校里發生的趣事,比如誰誰干了事,被老師罵了,某某某因為干嘛被表揚了。我們又到公園里去蕩秋千,陽光灑在身上暖意融融,笑容蕩漾在嘴角甜甜蜜蜜。和哥哥姐姐相處的時光總是那么快樂。回到舅公家中,已是夕陽西下,聚散苦匆匆,舅公不舍地把我們送到車上,臨行前不忘給我塞上一個紅包,勉勵我玩好好學習。揮手自茲去,再見了舅公。
在故鄉的幾天時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走親訪友,或在家迎接客人,可謂是熱熱鬧鬧,歡歡樂樂。可也漸漸發現有些長輩變得滄桑了,變得更老了。奶奶的手腳不像以前那么利索了,也吃不下兩大碗米飯了。不改的是那長輩對我們這些晚輩的關愛。
辭舊迎新賀新春,春節在落下了帷幕。這星星點點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春節題材(2)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聲叫醒了我。“過年了!”我高興地大叫著,“嗖”的一聲跑出家門,來到大街上,這時候天色已黑,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
爸爸把鞭炮全部拿了出來,我也高興的幫忙。有的鞭炮長長的,爸爸把它放在樹上饒了幾圈,真像一面墻。有的鞭炮短短的、矮矮的,像小士兵。還有鞭炮上面有很多小孔,真像一臺大炮,待命發射。
我小心翼翼的拿火機去點鞭炮;有的鞭炮“絲、絲、絲”一聲長鳴,“休、休、嘣”的一聲像蛇一樣飛向天空,然后在天空中猛烈爆炸。有的“絲、絲、絲”“休、休、休”像超人一個一個飛向天空,“嘣嘣嘣……”爆炸聲震耳欲聾。有的“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好像小孩子在鬧脾氣,又像大人喝醉酒說夢話,有的飛上天空竟然打開了一個降落傘,傘慢吞吞的落下來。
爸爸點鞭炮回來故意不慌不忙,看來他很熟練了。我的朋友的手一直在發抖,試了好幾次也沒點上,其他朋友都說他“膽小鬼”。而我點火時,十分鎮靜,點好火馬上跑掉,生怕炸到自己。
第二天,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年”是一種怪物,人們放鞭炮來嚇跑“年”,每個紅紙不僅僅是嚇跑“年”,而且還表示紅紅火火。
春節題材(3)
“過年嘍!過年嘍!”“吃好的嘍!穿新的嘍!”大年初一,我們全家齊聚在老太家給老太拜年。老太樂得合不攏嘴。
吃過飯后,大家一邊吃著零食,一邊閑談。我閑著沒事干,就拉著老太問東問西。老太也不厭其煩得回答我的疑惑,滿足我的好奇心。當我問到:“老太,您小時候過年也像今天這樣么?”老太一聽,臉上立即收起了笑臉,馬上回道“哎,哪有這樣啊?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種日子!”她接著說:“以前家里條件不好,姊妹又多,平時吃不飽穿不暖,別說吃大魚大肉了。”我問:“那衣服呢?過年總該有件新的吧?”老太說:“一年到頭都沒有什么衣服穿,過年就是拿幾塊破布做一件棉襖穿穿。鞋子穿的都是用草編的草鞋。”我又問:“褲子呢?”她說:“褲子也是自己做的,以前沒錢買布,用的都是家里的白布在泥漿里搓一搓染上顏色,再拿回家里洗一洗,布就有了顏色了。然后再做褲子。”我接著又問老太:“那你們過年有沒有壓歲錢呢?”她說:“不給,就給一些瓜子和玉米,就算給也是只有幾分錢。”
哎,老太以前的生活真苦,我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春節題材(4)
三十晚上,家里的人們都穿得光彩照人,喜氣洋洋,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外地的兒女都回來陪自己的父母過年,一起吃團圓飯,分享過去一年里的喜悅,老人們覺得這一刻是最幸福的,全家人歡聚一堂,也許這簡簡單單的節日,在老人心里這個時候心里比蜜還甜。聚在一起看春晚。
還有要收紅包,爺爺給我拿來一個紅包,我對爺爺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爺爺笑了笑說:“你這丫頭,拿著吧,以后學習進步,身體健康,為我們家爭光。”我點點頭,說:那爺爺和奶奶以后也要福壽安康,長命百歲。“爺爺對我說:”你們能回來陪我們這兩個老人過年,已經是我們的滿足了。“我心想:也許老人覺得最開心的事就是跟我們在一起吧。爺爺說:“長大后要賺錢給爸爸媽媽花,去了深圳以后要聽爸爸媽媽的話。”我說:不,等我長大賺錢要給爺爺奶奶花。“之間爺爺的臉頰上仿佛有兩顆淚水。
初一早上,大人們要殺雞,殺雞是必不可少的,吃雞意味著健康。小孩子也不閑著,蹦蹦跳跳的,穿著新衣,手里拿著炮,有個小孩拿著一個炮,跟我說:”姐姐,能不能幫我放啊?“我說:”嗯嗯。“小孩說:”姐姐,我怎么覺得你很陌生啊?“我說:”我剛從深圳回來,你小時候我還和你玩過呢!“小孩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還大聲說:”姐姐好厲害,膽子好大啊,一起放炮嘍。“我心想:小孩就是這么天真無邪的吧,有人陪他玩他就高興了。
接下來,海南過年必要的拜公,你也許不知道拜公是什么,這是一種在農村過年一定要的,把雞和肉,魚,和把米飯捏的圓圓的像一個雪球擺在桌子上。然后爺爺帶我去拜公,在公前拜三拜,心中還要想著今年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希望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工作順利,自己學習進步,認識我的人都笑口常開,不認識我的人幸福開心每一天。
還有著名的盅盤舞。這是鄉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每人都期待的,還會有送燈。這些也許你們城市人永遠都沒看見過得。沒看過的人真是很可惜。還有京劇,海南劇,有人打排球,拔河等許多的好節目。
歡迎大家來海南過新年,有很多的好節目等著你,來這可以一飽眼福。還有熱情好客的主人們等著你們。希望你們的到來,海南的春節最難忘也玩。我可以帶你去我美麗的家鄉看看哦!
春節題材(5)
天空中飄下的雪,一點一點的蓋住了屋頂,綠樹。下雪啦,過年了,我在心里驚呼。
隨著年味越來越重,我和母親也回到家鄉。那時暮色已悄悄來臨,但遠遠的,還是看見那個熟悉的,單薄的身影,瞧見我們的車燈,拼命揮手。那便是我的姥姥。一_坐在沙發上,姥姥端來一盆熱水,為我們接洗風塵。熱水的溫度從腳尖傳至心窩。
一覺睡到日上三竿,伸個懶腰。看見一條寬敞的公路蜿蜒地繞著竹林子,陽光透過葉子星星點點的灑落在這條路上。我想起小時候,曾經滿身泥土在這條路上跑來跑去,塵土飛揚。嘴角勾起一絲笑意。這條路終于修到這里了呢。我順著公路慢慢往上走,卻發現竹林稀疏了,不能像小時候那樣捉迷藏了,心中一陣郁悶。回頭一望,一座煙蓬映入眼簾。它從山林中拔地而起,既有氣勢,又顯得憨厚。想當初這里還是一個小土坡呢。我一時興起爬上梯子坐著,看著久別的家鄉。
在我們那里,有做糖片子的風俗,早在過年之前,就準備好了。那天,我正在看電視,卻被抓去做糖片子。本是不愿意的,但看見一鍋閃閃發亮的液體糖,我就悄悄地走過去,迅速用手蘸了一點,放入嘴中。恩,真甜。頓時對做糖來了興趣。大人們熬完糖之后,端出一盆白花花的東西,一粒一粒,圓滾滾的,但是很小。這不是昨天炒的嗎?我想到昨天幫忙炒的像芝麻一樣的。知道自己也出過一份力,才動手做起糖片子。“嘩!”一盆“小芝麻”倒入糖中,用力和,知道兩者成為一體。然后把它們放入小盆中擠壓,再切成片。我吃了一個,發現極塞牙,母親笑了:“要等它們冷掉。”
一起準備就緒,春節在鞭炮聲中悄然來到。一大早我和姥爺就開始貼對聯。可是沒有見到膠,只好找鄰里接了,隔壁張爺爺是一個和善的人,不僅爽快借給了我們,而且念及姥爺腰不好,幫我們貼。可最后姥爺還是親自在我房門貼了“四季平安”。這是姥爺每年要做的。這是個字把溫暖傳至心窩。
“啪啪啪!”鞭炮響了。我捂著耳朵,跑進屋子:“過年了,過年了。”
春節題材(6)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而其中就屬春節最盛大,給我的印象也最深。
這一天,我常常會很早就起床,盡管昨晚看晚會十二點多才睡覺,但早上還會挺有精神,是太興奮了吧。然后穿新衣,要壓歲錢,吃餃子,一切程序完成后我要去奶奶家,奶奶屋里總是很熱鬧,因為有許多人會來拜年,躺在熱乎乎的炕上,嗑著瓜子,好愜意。
春節必然要放鞭炮,當然,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手里自然會有一些小炮仗,有擦的,有摔的,有點的。我是不敢玩的,我怕它們在我手里就爆炸。我的那位表弟特調皮,在院子里到處扔炮仗,嚇得我都不敢出屋門,怕中了他的埋伏。
我雖怕炮仗,但那種拿在手中的煙花我是不怕的。晚上,點一根揮起來特漂亮,還有飛向天空的煙火也很漂亮,五顏六色,千姿百態,我想在春節能與之相媲美的就是家門前掛著的燈花了。人們把它們擺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一通電閃呀閃的,把節日的喜慶又增添了一倍。
春節最不能少的一步就是包餃子,薄薄的皮兒厚厚的餡兒,那味兒,美!尤其是芹菜瘦肉餡的!現在越發感慨人類的智慧,可以創造出如此美味的食物。
每次包餃子,我都會主動要求搟餃子皮,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餃子皮以圓和薄為棒,并且要薄得勻稱,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一手搓搟面杖,一手轉餃子皮。我還是經驗不夠,花了很長時間,硬是搟出了一片長方形餃子皮。餃子皮很重要,可包餃子時的動作也關系著餃子的俊與丑。包餃子時,捏住兩邊的皮往中間斗,所以餃子餡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我也只是聽媽媽這么說,我要真做起來,只會幫倒忙。看來,要學好一門手藝可真不容易。
我不知道別處的春節習俗是怎樣,可家鄉的習俗就如此,簡單卻也蘊含了祖祖輩輩代代濃縮的精華,尤其是改革開放_年來,家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春節也變得更讓人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