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了(1)
公園里,小紅和媽媽正在散步,忽然,小紅看見隔壁王阿姨的孩子-王倩正在摘花,生氣地對她說:“你干嗎摘花?花惹你了?”她不高興地看了我一眼,說:“我摘花關你什么事!”我生氣地對她說:“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那世界上的花都要去見閻王了!”
她這時才恍然大悟,連忙把花丟掉,再也不摘花了。
夸孩子了(2)
今天,我在家里玩的高興極了,我看見媽媽正在干活,于是我就幫媽媽干這干那,然后,又幫叔叔阿姨做事,我干完了,已經是滿頭大汗。
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夸孩子了(3)
公園里,小紅和媽媽正在散步,忽然,小紅看見隔壁王阿姨的孩子-王倩正在摘花,生氣地對她說:“你干嗎摘花?花惹你了?”她不高興地看了我一眼,說:“我摘花關你什么事!”我生氣地對她說:“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那世界上的花都要去見閻王了!”她這時才恍然大悟,連忙把花丟掉,再也不摘花了。
夸孩子了(4)
今天,我在家里玩的高興極了,我看見媽媽正在干活,于是我就幫媽媽干這干那,然后,又幫叔叔阿姨做事,我干完了,已經是滿頭大汗。
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夸孩子了(5)
媽媽夸我能干。每天的三頓飯,都由我來管理。吃飯前由我分勺子、筷子和碗,而吃飯后,就由我來擦桌子、洗碗。每當我寫完作業,我都會幫媽媽拖地、掃地。媽媽經常摸著我的頭,說:“你真是一個能干的好孩子!”
媽媽夸我聰明。每次考試我都會興奮地跑出學校的大門,擁進媽媽的懷里,自豪的說:“媽媽,我考了滿分,A+。”有時候,我有一道題不是很明白,媽媽給我“點”了一下,我的小腦瓜 就立刻轉動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把這道題正確地做了出來。媽媽說:“你真棒,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小女孩!”頓時,我的心中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那花朵的蜜,可是填寫最甜的蜜,帶我一起飛到湛藍的天空。我像一只美麗的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媽媽夸我孝順。早晨,我會自己先起床,(我經常比媽媽起得早。)幫媽媽整理幾件衣服,放在媽媽的床頭邊。中午,勞累的媽媽回來了,她的臉上好似被雨點沖刷過。我趕緊跑過來,為她換鞋子,為她擦汗,為她端一杯熱乎乎的水,讓媽媽緩解這一上午的疲勞。晚上,我在門口等待著已經辛苦了一天的媽媽,心想:媽媽已經辛苦一天,肯定特別疲勞,晚上還要輔導我的功課......媽媽回來了,我急忙跟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然后幫媽媽換鞋、端水......晚上,要睡覺了,我給媽媽捶捶背。媽媽說:“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夸孩子了(6)
快期末考試的時候,媽媽一直在幫我復習語文和數學,是為了讓我期末考試時能考出好成績。到了期末考試,我非常緊張,可是媽媽卻對我說:“孩子不用怕,媽媽相信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可以用你那聰明的腦袋來思考,相信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考試那天,上午是考語文,下午才考數學,開始我還以為這次語文會很難考,當試卷發下來,我一看原來并不難。我認真做了完了第一面后,做到二三面后我就開發我的小腦袋,把所有的題都做完了。你們知道最后一題是什么嗎?讓我告訴你們吧,最后一題是“看圖寫話”。
我聰明的小腦袋一轉,把所有的作文格子全部寫完了,后來老師說:“還剩下五分鐘,作文寫完的請舉手!”班上的同學,都舉起了小手,老師又說:“放下,還剩一分鐘。”最后全班都做完了,大家把考試卷都交上去。
成績出來了,媽媽回來一看就說:“兒子你太棒了,這次考試考得真好,93分,真聰明!”
這就是一個愛學習的我,聰明的我!
夸孩子了(7)
千萬不要夸孩子漂亮或者帥氣,想知道為什么嗎?
有一位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的人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
周末,她到當地的一位教授家中做客。
一進門,她就看到了教授5歲的小女兒。小女孩滿頭金發,漂亮的藍眼睛讓人覺得 特別清新。她不禁在心里稱贊小女孩長得漂亮。
當她把從中國帶去的禮物送給小女孩的時候,小女孩微笑著向她道謝。這時,她禁不住夸獎道:“你長得這么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這種夸獎是中國父母最喜歡的,但是,那位北歐教授卻并不領情。在小女孩離開后,教授的臉色一下子就陰沉下來,并對中國訪問學者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訪問學者非常驚奇,說:“我只是夸獎了你女兒,并沒有傷害她呀?”但是,教授堅決地搖了搖頭,說:“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夸獎她。但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于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關系。但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你的夸獎就會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這就給她造成了誤區。”
“其實,你可以夸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教授聳聳肩說,“請你為你剛才的夸獎道歉。”
中國的訪問學者只好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兒道了歉,同時贊揚了她的微笑和禮貌。
這件事讓這位訪問學者明白了一個道理:賞識孩子的時候,應該賞識孩子的努力和禮貌,而不應該賞識孩子的聰明與漂亮。因為聰明與漂亮是先天的優勢,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但努力則不然,它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可貴品質。
所以,父母表揚孩子時,別忘了三大原則:
1、夸具體不夸全部
“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里,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嘆和贊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于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贊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夸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應該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聰明
“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采取回避,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后,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
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果2/3的被夸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3、夸事實不夸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夸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贊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贊美。他們會怎么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贊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夸孩子了(8)
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很好奇,為什么要取一個這么長的'題目呢?別著急,慢慢看下去,你就會知道。
很多人都知道,我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跳繩,但每天跳完繩回家,我的手里都會多一樣東西:我家訂閱的《都是快報》,有時候還會有幾封信,這個習慣,在好久好就以前我就已經養成了,正是因為一次媽媽的夸獎。
那時,我們家經常忘記拿報紙,搞得很不方便,出了什么大新聞都不清楚。
有一次,我在跳繩時突發奇想:如果我每天跳繩上樓前都順路拿報紙,不就很方便了嗎?于是,我那天就拿了報紙回家,我在媽媽面前“刷”的一聲亮出報紙,把媽媽嚇了一大跳!愣了十秒鐘后,媽媽狠狠地玩命表揚我真是一個又聰明又懂事的好孩子,說得我啊,心中像吃了蜂蜜冰淇淋一樣清涼甜蜜,還有幸福。
這就是我媽媽夸獎我的一件小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