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拖延癥》(1)
我有一個壞毛病——拖延癥,這個毛病一直伴隨著我上六年級。有一天,它釀成了“大禍”。
這個周五的晚上,我寫完爺爺給我布置的作業后,其余的家庭作業一字未動,看了看時間,六點半。心想:還早得很啦,看會兒小說再寫吧。我沉浸在小說的世界里,漸漸地忘了時間,直到媽媽喊我去吃飯時,才猛然想起作業沒寫。我瞟了一眼鬧鐘,嗯,七點半,不急不急,容我慢慢享受美味的晚餐吧。
吃完晚餐,已是八點,我正準備開始動筆,爸爸打開了電視,呀,是我最喜歡看的相聲有新人,我的注意力又轉移到電視節目上了。反正放假兩天,時間長著呢,我索性把筆一扔,坐到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電視了。
到了周六,我上午去上古箏課,暫且逃過了作業的“追殺”。中午十二點時,我和媽媽約定好,下午兩點開始寫作業。
一晃就到了兩點鐘,媽媽提醒我該寫作業了。我的心里老大的不情愿,就慢吞吞地打開書包,慢吞吞地把筆拿出來,慢吞吞地拿出作業本,慢吞吞地坐上了書桌。剛要動筆,躺在地墊上睡覺的貓咪青橙翻了個身,那肉乎乎的小臉和毛茸茸的小爪子讓人忍不住想去摸摸。“摸一會兒就去寫!”我對自己說道。青橙一見我來摸它,就做出各種撒嬌賣萌的姿勢。它一會兒在地上打個滾,一會兒用它肥肥的臉蹭我,一會兒嗓子里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給我唱歌,真是只可愛的小貓!和青橙玩了會兒,我感覺肚子餓了,又去洗手拿零食吃,吃著零食,我覺得無聊,又去拿了本小說看。
“啊———”我打了個哈欠,起身去看時間,五點整了!一下午的時間就這樣被我磨蹭蹭掉了!我心急火燎地趕著作業,到了六點整作業只寫了一小半。我戰戰兢兢地去向媽媽“請罪”:“媽,那個,我,我的作業只寫了一小半。”媽媽并沒有如往常一般大發脾氣,而是心平氣和地對我說:“你看,這一下午的幾個小時,就這么白白浪費了,多可惜,是不是?”我十分羞愧:“是。”“快去寫吧!”媽媽拍拍我的肩膀說道。
我萬分懊惱地回到書桌前補作業,作業補完后,已是九點。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這句詩我很早就讀過,卻一直沒能深切領會它的意思。時間如流水一般,轉瞬即逝,我要做時間的主人,不能讓時間主宰我。
《我的拖延癥》(2)
我們很多人都有“拖延癥”:吃飯慢、上學慢、寫作業慢,做什么都慢……喜歡把一件事拖到最后一刻,那么就讓我來說說我的“拖延癥”吧!
記得那是在上二年級的時候,一天下午放學后,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媽媽突然走過來關掉了電視,說:“別看了,快去寫作業吧。”我心不甘、情不愿地從沙發上站起來,邊起身邊小聲嘀咕:“我正看得起勁呢,時間還早呢……”
我不緊不慢地走向自己的書桌,無可奈何地打開書包,掏出書、作業本和文具盒開始寫作業。剛拿起筆,突然,書桌旁媽媽正在充電的手機來了一條信息提示,我東張西望不見媽媽,心想:媽媽不在,就看一眼,不會耽誤時間的。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了手機,“真巧,是我的好朋友發來的,給她回一個吧,不會耽誤時間的。”就這樣,一來一回,不大一會兒,我們就天南海北地聊得熱火朝天。“你在干什么?”媽媽一把奪過手機,嚴厲地批評了我,我只好乖乖地寫作業。
寫著寫著,忽然感覺腳底下有個東西,拿起來一看,原來是我可愛的小魔方,它在呼喚我:“小主人,歇會兒吧,時間還早呢玩一會兒吧!”我想也是的。不知過了多大一會兒,正當魔方被我破解之時,媽媽猝不及防地進了房間,我立刻收起魔方,裝模作樣地寫起作業。“快點寫!”望著媽媽的笑容,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氣,閃電般地將作業收尾,開始讀起書來。
現在想想真可怕,一寸光陰,一寸金,人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抓緊時間寫完作業還可以看看書,增長自己的見識,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遠離拖延,讓自己變得更加積極,爭取做最好的自己!
《我的拖延癥》(3)
有一天,我妹妹得上了一個拖延癥,她很懶惰,每一天媽媽讓她做什么事情都要拖到最后去,要是有這個拖延癥不治好,長大以后肯定也是這樣子。
我一定要想辦法幫妹妹治好拖延癥,我就帶著妹妹去村里面,幫助婆婆和爹爹,妹妹她不要去,我想了一個辦法騙我妹妹,我說妹妹你要是去啦你一定會很開心的喲,妹妹就跟著我去啦!
我們來到了第一家,是王婆婆家,王婆婆在拖地,我們就去幫忙,幫完忙以后,王婆婆還夸獎我們呢,可是妹妹還是不高興,我就帶著妹妹去第二家,第二家是劉婆婆,劉婆婆在洗碗,我們也跟著去幫忙啦,幫完忙以后,劉婆婆也夸獎我們,但是妹妹還是不高興,我們就去第三家, 第三家是張婆婆,張婆婆在洗衣服呢,我們也跟著去幫忙,幫完忙以后,張婆婆也夸獎我們,但是妹妹還是不高興,就去第四家,第四家是姜婆婆,姜婆婆在曬衣服呢,我們也跟去幫忙,幫完忙以后,妹妹還是不高興,我就告訴妹妹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妹妹說什么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吶,我就告訴妹妹,就是一道光和一個金子,就是金娜比不過光,金子也買不到光啦,所以妹妹你要知道,我帶你到這幾家來幫別人做事,是為了改掉你這個拖延癥,那你能感受到幫別人是那么的開心,妹妹現在懂了道理,媽媽現在那做事,他再也不那么的反常啦,就今天的事今天做,不能今天的事明天做,我的妹妹終于改掉了拖延癥,所以你小朋友們,你們一定不能像我妹妹一樣哦,要改正過來。
《我的拖延癥》(4)
我最大的毛病就是患有拖延癥。只要它一發作,我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它牽著鼻子走。
如果它在上學之前發作,我會在上課前幾分鐘才到校;如果它在寫作業的時候發作,就那么幾道題也能讓我磨上好久;如果它在吃飯時發作,那碗飯我可以吃上一個小時……哎!拖延癥使我很煩惱,但是它似乎是認定我了,這么多年來一直伴隨著我,想甩也甩不掉。
上個星期天,我的拖延癥又開始發作了。我一個人在家,心情大好,全然不顧還沒有寫完的作業。心想:反正一天的時間,長著呢!一會兒再寫也不遲。于是,我由著性子,想看書就看書,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吃零食就吃零食,寶貴的一天就這樣在不停轉動的指針中流逝了。可我的作業還有很多沒有完成。
媽媽回家后自然暴跳如雷。可是興趣班上課的時間已臨近,我們急急忙忙吃完飯就出門了。
回到家后已經是九點多了。桌上一本本還未完成的作業擺在那里,心里頓時像壓上了一塊巨石。趕緊甩開膀子應付作業,奮筆疾書,埋頭苦干。寫完最后一個字時,抬起酸痛的脖子,定睛一看,天哪!十一點了!
結果,第二天上課昏昏欲睡。心里后悔不已,不停地埋怨自己沒能克服拖延癥,才導致這樣的后果。
我咬牙切齒,拖延癥,我一定要甩掉你!
《我的拖延癥》(5)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竟然不知不覺地染上了比“熊貓燒香”威力還大的病毒——“拖延病毒”。它讓我的防御系統徹底崩潰,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我的生活……
一次周末,我被媽媽要求在家中寫作業,對于寫作業,急于想看電視的我毫無興致。這時,拖延癥也發作了。寫作業前十分鐘,我不是去喝一點兒水,就是去上廁所,還不就是呆在沙發上,趁媽媽不注意之時,翻看一會兒故事書。可誰知道,媽媽在無意中回頭一瞥,看到沒有在專心致志寫作業的我,于是坐在離我兩米處的沙發上看報紙。因為拖延癥,我只能默默地寫作業,而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我的拖延癥不僅僅在寫作業時發作,在其他時間也會出現。在吃飯時,我總是家中吃得最慢的那一個,因此在飯前,外公總是要提醒我:“意楠,吃飯快一點!”可是我也想啊。吃飯時,我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手拿著筷子,一手抓著桌布,饒有興致地玩著。每當我如此這般,總會有人提醒,吵得我耳朵都長了老繭。為了讓我可憐的耳朵少受一點苦,在下一次吃飯時,我一定要快一些。
早晨,拖延癥也會“兢兢業業”地工作著。我刷牙時,總會刷一兩下,就照一照鏡子。洗臉時,我會慢悠悠地洗著,專心致志地看著窗外的人群。我會拿一本書,坐在馬桶上有滋有味地讀著,直到門口響起媽媽的咆哮,才放下書,依依不舍地離開。
誰有方法?誰又殺毒軟件?速來救我!讓我脫離這“拖延”苦海!
《我的拖延癥》(6)
“Alex,快點起床,時間不早了,上課快遲到了!”“知道了,讓我再躺一分鐘!”,“Alex,快抓緊時間彈琴,明天要還課!”“知道了,等一分鐘!”,“Alex,快抓緊時間做習題,明天上課要檢查呢!”“來了,還有一分鐘,讓我再看一分鐘書!”……,這是我和媽媽的日常對話,朋友們你們看,我是不是得了嚴重的“拖延癥”?
我似乎有一種惰性,對于眼前的事總是一拖再拖。比如我吧,對于興趣班的作業,總認為還早著,明天再做還來得及。直到快上課了,才匆匆忙忙完成作業,雖說也完成了,可這完成作業的質量與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比起來,可就相距甚遠了!就因為這樣,我的日子似乎就過得十分“忙碌”,有時候明明有時間“花在刀刃上”,可我卻將它用在拖拉上了!
據媽媽推測,我得了“拖延癥”,而且這種病的解藥只有我自己有,只有我自己努力才能治好它!初聽覺得好奇怪,但仔細想想媽媽說的不無道理。只有自己平時不浪費時間、不拖拉,珍惜空閑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改變我拖拉的壞毛病,才能糾正現在糟糕的作息規律,才能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完成各種作業,也不至于在上課前“臨死抱佛腳”,補作業補到手殘了!只有這樣,我才能變得更加優秀,才能有空閑時間做些練習,查漏補缺!
現在的我,快要進入緊張的初中生活了,我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努力改掉自己的“拖延癥”,我要好好利用時間,從而使我的日子不再那么“手忙腳亂”了!
“Alex,快點起床,時間不早了,上課快遲到了!”“知道了,讓我再躺一分鐘!”,“Alex,快抓緊時間彈琴,明天要還課!”“知道了,等一分鐘!”,“Alex,快抓緊時間做習題,明天上課要檢查呢!”“來了,還有一分鐘,讓我再看一分鐘書!”……,這是我和媽媽的日常對話,朋友們你們看,我是不是得了嚴重的“拖延癥”?
我似乎有一種惰性,對于眼前的事總是一拖再拖。比如我吧,對于興趣班的作業,總認為還早著,明天再做還來得及。直到快上課了,才匆匆忙忙完成作業,雖說也完成了,可這完成作業的質量與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比起來,可就相距甚遠了!就因為這樣,我的日子似乎就過得十分“忙碌”,有時候明明有時間“花在刀刃上”,可我卻將它用在拖拉上了!
據媽媽推測,我得了“拖延癥”,而且這種病的解藥只有我自己有,只有我自己努力才能治好它!初聽覺得好奇怪,但仔細想想媽媽說的不無道理。只有自己平時不浪費時間、不拖拉,珍惜空閑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改變我拖拉的壞毛病,才能糾正現在糟糕的作息規律,才能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完成各種作業,也不至于在上課前“臨死抱佛腳”,補作業補到手殘了!只有這樣,我才能變得更加優秀,才能有空閑時間做些練習,查漏補缺!
現在的我,快要進入緊張的初中生活了,我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努力改掉自己的“拖延癥”,我要好好利用時間,從而使我的日子不再那么“手忙腳亂”了!
《我的拖延癥》(7)
“文尊,起床吃飯啦!”剛剛七點鐘,媽媽的嘮叨就開始了。“哦,你們先吃吧,我再睡會兒。”
“七點十分了,快點起床!”催促聲又來了。
“您就發發慈悲,讓我再睡五分鐘吧。”
“七點二十了!”
“好,這就起啦。”我嘴上答應著,人卻沒動。
300秒過去了,400秒過去了,500秒……
“七點二十了吧?”終于起床了,“啊?七點半了?”早讀都已經開始了,完了完了,這下睡過頭了,穿衣、收拾書包,40秒搞定,飛向學校,我飛,我飛,我飛飛飛!身后傳來老媽的聲音:“把早飯吃了再走啊!”都這時候了,還吃啥早飯啊?
開始反攻
一個實驗班的考生,在距離期末考試還有一月的時候,仍患有嚴重的拖延癥,這是件多么悲慘的事!
痛定思痛,我決定實施“番茄學習計劃”:
語文:最后一個單元(30分鐘);
數學:做試卷錯題(30分鐘);
英語:背單詞(30分鐘);
政治:1-2單元由老媽抽背(30分鐘);
歷史:1-2單元(30分鐘);
地理:改正錯題(30分鐘);
生物:一個單元(20分鐘);
剩下的雜七雜八各種整理思路(20分鐘)。
以上所有任務,完成之后上網簽到,晚上十點以前去見周公!
初戰告捷
一個月之后……
“劉帥,總分570,年級第一;張文尊,總分566,年級第二名……”
“我進步了!”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后面讀的是誰我已經聽不清楚了,我那可愛的小心臟怎能受得了這番刺激?那個激動,堪比中舉的范進啊!要不,范進,來,咱擁抱一個!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呀真高興,學習成績講的是辭舊迎新,打倒拖延癥咱是鉚足了勁!”我激動得不知道是說還是唱了,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告別拖延,就是戰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