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讀者(1)
雨淅淅瀝瀝的下著,不知何時才會停。我獨自一人依靠在窗邊,眺望著遠方。只見山峰漸漸蒙上了一層白霧好似穿上了一件白紗般。那么的神秘,那么的朦朧。突然好想讀懂它。
在山的另一邊,此時正上演著什么精彩的故事呢?我遐想著。老樹伯伯伸懶腰,盡情的感受著雨水的滋潤,洗去滿身的污垢,多吸取點水分來生長出更多的枝葉為那些稚嫩的小生命遮風擋雨。
深藏在土壤中的竹筍,拼命吸允著這所謂上天賜予的“營養液”,拼命的想要突破這黑暗的牢籠,沖向光明。親眼看看這美麗的世界。終于出來了,仰起頭,任由雨水沖刷掉臉上的稚氣,以清爽的形象示人。
動物們則是紛紛回到自己的巢穴中,躲避著這場雨。卻又期待著雨水過后的那份清新空氣。
在這場雨中,我靜靜地想著大自然中所會發生的景象。閱讀著,感悟著大自然中的每一份情感。自然萬物的大美我能體悟,嶄新的自然世界為我敞開,邀請我成為他們的一員能更清楚的讀懂他們。
我接受了。我愿意閱讀大自然,愿意閱讀自然生物的美麗。做一名屬于大自然唯一的讀者。
做一個讀者(2)
有一本書叫《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們應該都讀過,都圍繞愛來寫的,在讀小學剛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認為這本書看起來應該會很無聊,直到第二次接觸過這本書,我才發現這本書,看起來很有意思。閱讀這本書我懂得了“愛”這個詞的含義,《愛的教育》這本書感受到了,應該要樂于幫助他人,像書中的人物一樣,當同學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我們要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給予他人關愛。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收獲,以前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當別人遇到困難,或是需要幫助時,我都會認為這不是我的事與我無關,而且我也沒那個能力,自從讀了這泵書我才懂得了幫助他人關愛他人,現在幾乎每學期都會進行捐款,我會用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去幫助他人。
一次,遇到了一位需要幫助的同學,因為掉了錢,離家很遠,只能做車回去,就像好多同學借,但是大家都有用,所以沒借給他。這時雖然我不和他同班,也跟他不熟。可我想了想那本書中所講的一切,是我主動的借錢給他,幫助他。
“讀”不管什么,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獲,讀世間萬物,你將感受到更多的東西。讀吧,大家一起“讀”去感受一下吧,去感受一下讀者的幸福!
做一個讀者(3)
世間萬物皆可“讀”:讀一片楓葉,讀一陣鳥鳴,讀一本書,讀一位好友讀讀自己……讀是溝通,讀是品味,讀是感悟,讀是超越!
做一個“讀者”吧,閱讀著,感悟著,收獲著……自然萬物的大美我能體悟,嶄新的精神世界為我敞開,天地間的智慧匯入我之心懷……能做一個讀者,是幸福的!
一個家庭是一則故事,我在這里面讀出父母是家中的一棵大樹,展開茂繁的樹枝,夏天為我們遮擋酷日,冬天為我們遮擋風雨,是我們快樂的成長。
一位老婆婆摔倒了,一位年青人扶老婆婆起來,在這我讀出了,樂于助人是自己開心也是他人開心,凈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受益更多的美德。
下雨,陌生人幫助陌生人使我讀出了,世界再大也是朋友,大家都是一家人,相互幫助這樣生活才能和諧。
一位垃圾桶邊全是垃圾,保衛工人們把垃圾全收到保衛車里,這一幕我讀出了一個美麗的世界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建設出來的,光靠環衛工人是不行的,團結就是力量。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坐纜車,纜車意外事故,母親和孩子落下崖,母親用盡自己的全力把小孩保住了,這一刻我讀出了母愛的偉大,母親是一個最疼你,愛你的人,母親是最愛你的。
沒個人都做讀者,生活的一點一滴都能讀出,悟出一些道理。
做一個讀者(4)
世間萬物皆可“讀”:讀一片楓葉,讀一陣鳥鳴,讀一本書,讀一位好友,讀讀自己……讀書溝通,讀是品味,讀是感悟,讀是超越……唉,你煩不煩啊,那么多“讀”趕快告訴我,你讀什么?別急,別急,聽我慢慢到來。
我讀一位好友。不,我讀一位知音。曾幾何時,我遇見她。這是我第一次交的朋友,也是我唯一最好的朋友,是我一年級到至今,相處最久的朋友,感情最好的朋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轉眼間到了六年級,是小學生活的最好時刻。我鬧著,怕自己與她分離,因此淚流滿面。雖然,他沒有像我一樣,哭著鬧翻了天。但是她比我更傷心,還幾天不見一絲微笑。后來,我從她的行動中,讀出了“海內存知己,天涯如比鄰”的友誼,讓我明白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相信,“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不管怎樣,我們依然是知音。
踏進初中的門檻。我四處尋找她的身影,果然不負我所愿——和我同一所學校。可是我又擔心不同的場所會忘卻以往的舊情。冥冥之中從她的言語中,我讀出了他永遠是我的知音。
隨著八年的時光流逝。我讀出了她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我敬佩的是,她有頑強的意志力。
學習成績雖比不上好同學,但是他那副學習的認真勁、會堅持到底、勇往直前,跨過風雨、不會適可而止……而我則相反,很多東西都做不到,應該向她好好學習。共同進步!
我愿做一個“讀者”閱讀著,感悟著,收獲著……因為做一個讀者是幸福的。
做一個讀者(5)
萬千世界,蕓蕓眾生。再找出一個與他、她或它一樣的事物,恐怕很難吧!確切的說,應該是沒有可能。
落葉,飄落在我的肩上,像一只枯黃的蝴蝶,用手輕輕拈來一看,清晰的紋路像一條條生命線,可更像是無數條人生道路。枝干是做選擇的基礎,分支便是任你選擇的選項,如同數學題中的“A、B、C、D”一樣,或許是單選,或許是雙選。枯黃的葉肉細胞已完全失去了活性,這片葉的生命就此結束。可是,當它落入土中時,仍活在奉獻的精神之中。于是我學起了黛玉葬花,將這片葉埋入土壤之中。細細回想它的樣貌,似曾又多了些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但凡要完全讀懂一片葉也是不容易的,畢竟它是獨一無二的。
玫瑰花瓣,給人浪漫溫馨的感覺。當她還凌立于枝頭之上時,光滑的曲面,鮮艷的層次,小巧的玲瓏,仿佛是最唯美的。當她零落于花壇邊緣時,風陣陣拂過她的肌膚,帶走了水分。她變得干枯了,顏色變為了成熟的暗紅色,就像長的成熟了一樣,散發原來沒有的醇香,這應該是醞釀許久了的。
不管是生還是死,都是那么的高貴優雅,令人贊嘆。但是我們只看到了它們的外貌,卻不了解,看不透,讀不懂它們的內心。它們是否經歷過艱難險阻?一定有。那它們是不是因為經歷過艱難才得以耀眼高尚呢?或許吧!
我終究還是不能讀懂。自然界的生物是多么的神奇美妙,多么的引人注目。這世界足以讓上帝驚嘆不已,足夠讓他驕傲自豪。作為蕓蕓眾生中的之一也只是順應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觀察,去摸索,去閱讀這個世界卑微渺小的一部分罷了。
做個有心的讀者,發現無數的獨一無二,到時候領略到上帝獨具匠心的設置后,便邁入了讀者的初級階段。
做一個讀者(6)
世間萬物皆可“讀”:讀一片楓葉,讀一陣鳥鳴,讀一本書,讀一位好友……。
我要讀的是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我讀到了大自然的重要性和貢獻。
如果沒有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東西,我們就無法生存,如果沒有大自然的樹木我們就不能得到新鮮的空氣和美麗的環境。大自然中的每樣東西都與我們有著密切的聯系。如:花草樹木,動物和大地……。大地給我們帶來了空曠和房子的修造和我們的居住。
大自然的每樣東西都是相互貢獻,相互轉播種子的,像大自然的風吧蒲公英的種子帶到每個角落,使它在新的地方生長。蒼耳也被找到人的小動物給帶到每個地方,每個地方,每個角落,蒼耳它們就會在某個地方生長。
大自然的相互貢獻就像樹葉和樹,樹滋養了樹葉,到秋天的時候,樹葉都飄落了,而它們并沒有成為樹的一個對手,而是樹的幫手,它們不會像塑料那樣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腐爛,它們都無私地奉獻,奉獻給樹,它們變成肥料和養分供給樹吸收,使樹能夠茁壯成長。
在大自然中我不但讀到了大自然的重要性和貢獻,更加讀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讓我們做一個“讀者”吧,閱讀著,感悟著,收獲著。
能做一個讀者,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