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態安好,則幸福常存。
二、境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
三、人的價值,在於奉獻與犧牲。
四、要為善合心,不要為善競爭。
五、只有放下它們,才能輕松自然。
六、生命,并不介意短暫地關閉心門。
七、覺悟真理的人,即擁有真正的生命。
八、風亦不動,樹亦不動,乃汝心動也。
九、讓別人快樂是慈悲,讓自己快樂是智慧。
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十一、小事不做,難成大事。小氣不忍,則壞大事。
十二、愚蠢是一種天生的無奈,是一種后天的懶惰。
十三、培才愛才,才可以傳燈;教人用人,才可以傳宗。
十四、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十五、受社會教育,為一家謀生;受心靈教育,為萬眾化導。
十六、在學識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養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十七、培養興趣,而不養成癖好;學習正直,而不學成古板。
十八、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凈無瑕穢。
十九、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起起落落。
二十、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二十一、如果你有智慧,就不會有煩惱,如果你還有煩惱,那你還是愚者。
二十二、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二十三、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二十四、停下來,笑看風云;坐下來,靜賞花開;沉下來,沉靜如海;定下來,靜觀自在。
二十五、別把他人的善良當軟弱,那是一種大度;別把他人的寬容當懦弱,那是一種慈悲。
二十六、成熟的人,能淡然地面對一切不完美,所以不強求不執著,凡事盡人事,隨緣而安。
二十七、所謂學問,在于治事,事不治,縱學無益;所謂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縱修無成。
二十八、佛典里說,慈,既是予樂。悲,既是拔苦。拔除眾生的痛苦,給眾生以快樂,就是慈悲!
二十九、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做人,不自私是凈化的身心。
三十、以智慧燈來點亮心光,以自性佛來成就內心,以六度法來治療心病,以七圣財來豐富內財。
三十一、忍苦捍勞,繁興大用,雖粗淺中皆為至實,惟貴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踐將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三十二、皈依三寶是平等的精神,因為生佛一如,無高無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三十三、夢想是一個幸福的念想,想著想著就快樂了,它執著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個界標,代表著活力與向上。
三十四、若要身體好,飲食要吃少;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若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