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我如約守在電視機前觀看了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5》專題節目。“生命守門人”張西京、“白衣戰士”張宏、“最美快遞員”汪勇、“疫線警花”達娃倉決……都令我無比感動和自豪,但只有一個人,讓我感動自豪的同時,還有一絲愧疚。
那就是社區書記杜云。
簡單地扎著馬尾,穿著方便走動的平底鞋,辦起事兒來風風火火,打電話大嗓門兒,跟每一個來往的群眾都能招呼一聲……這樣的杜云你們熟悉嗎?是啊,這不就是我們身邊的王大姐、李阿姨、張書記、趙小哥嗎?這不就是疫情期間奔波在我們身邊、電話隨叫隨到、整天“纏”著我們做核酸檢測的社區工作者們嗎?不僅如此,這也是被咱們在“封城”無助的時候依靠過的人們,在物資緊缺的時候思念過的人們,在禁止出門時抱怨過的人們,在誤會中謾罵過的人們啊。在全民抗疫的那段非常時間里,不僅故事的主角杜云無數次被急哭、氣哭、委屈哭,還有千萬個“杜云們”因為我們的不理解、不配合而偷偷掉過淚。
對不起,千千萬萬個杜云。你們總是在陽光明媚時“隱身”,在暴風雨中“閃現”,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里,是如同繁星般閃爍的你們,給了我們最親近的庇佑和最溫暖的的守護,給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形的,讀懂了杜云,就讀懂了千萬個平凡的社區工作者,就讀懂了千萬顆平凡的初心、千萬份樸實的擔當。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