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是在選擇和放棄之間,搖擺不定,《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一位小男孩,名叫查理,他教會了我,選擇做一個美好的人,就一定能收獲美好的人生。
查理家境貧窮,一家七口擠在一套小破房里,貧窮并沒有限制他強烈的好奇心,查理用牙膏蓋子做了一座巧克力工廠,表達對巧克力設計者威廉·旺卡先生的敬佩。從可以看出樂觀的查理有著寶貴的品質:那就是就是能自己為自己制造無窮的快樂。在我們的生活中面對貧窮,有的人選擇樂觀面對,有的人選擇悲傷抱怨,也有的人選擇了自甘墮落。而查理就選擇了樂觀面對,結果他收獲到了全家人的愛。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學習。
查理和四個小伙伴幸運獲得了參加巧克力工廠的金獎券,他開心極了。威廉·旺卡先生首先帶他們來到了巧克力瀑布車間,小伙伴小胖子因克制不住自己貪吃的欲望而掉進了巧克力河,被取消了資格;然后,旺卡先生帶著剩下的小朋友來到了發明車間,紫羅蘭也因克制不住自己好勝的欲望而被取消了資格;接著他們來到了堅果車間,維露卡克制不住自己的公主病被取消了資格;最后他們來到電視車間,游戲迷克制不住自己的莽撞而也被取消了資格。只有查理選擇了遵守規則,經受了種種考驗,完成了全程參觀。
遵守規則的人總是會得到生活的贊賞的。最后查理獲得了大獎,受到了威利·旺卡先生的熱情款待,旺卡邀請他繼承巧克力工廠到巧克力工廠和自己一起住。但是因為旺卡說不能帶家人,查理堅決地拒絕了巧克力工廠這個大獎,他說:“我更愿意陪伴在家人身邊。”
旺卡先生被他感動了,也像他一樣去陪伴家人,同時旺卡先生把巧克力工廠交給了查理。于是查理一家人幸福住進了巧克力工廠。
選擇美好就一定會收獲美好的。這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給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