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開始,作者以一個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的旁觀者的角度,聆聽了福貴老人悲慘坎坷的一生。并坦言再也沒遇到一個像福貴這樣令他難忘的人了,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也許是困苦的生活損壞了他們的記憶,面對往事他們通常顯得木訥,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過去。從福貴父母的死,妻子家珍的死,兒子有慶、女兒鳳霞的死,女婿二喜、外孫苦根的死,沒有什么比時間更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就可以改變一切。福貴說,像他那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上,他認識的人一個個死去,可他還活著。活著才知道能夠活著的艱難,活著才知道只有活著才有意義,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因為賭博,敗光了家產,從闊少爺到佃戶,一夜之間的身份改變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在他的生命中,幾個名字撐起了他的一生。
家珍,一個善良而堅韌的女人!富裕的生活沒有讓她變得慵懶世俗,反而愈加襯托出她的高貴。富裕的時候她并不高傲,轉折時她并不驚慌,懷著8個月的身孕在牌場上哀求福貴戒賭回家,從大小姐到一名困苦的農婦;失去有慶的悲痛,鳳霞走時的鎮靜,加上那讓她難堪的軟骨病,對于她,活著是一種沉重!
有慶,一個可憐而樂觀的孩子!在城里出生半年就被母親帶回了茅草屋,也就那么短暫的生命卻經歷了幾次的生死磨難。最真切的感受是他對羊的喜愛,赤腳走幾十里從來不喊累,那么小的孩子每天就這樣上學、割草、喂羊從不怠慢,最痛心的是他的夭折,一個這么可愛懂事的孩子卻被一位想要討好縣長的狠心醫生活活地抽血至死。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太過殘酷的世界。對于他,活著是一種折磨!
鳳霞,一個失聰而純凈的孩子!一場疾病奪取了她的言語,卻奪不去她那顆天使般的心。優越的童年的背后是無窮的災難,而一個柔弱的女子卻支撐著一個破碎家庭的重擔。最讓我感動的是她對于父母的理解和對弟弟的愛護;最讓我心酸的是她為了一段地瓜和別人爭奪,僅僅為了給家人一點干糧;最讓我痛心的是由于不能說話而遭受的欺凌;最讓我惋惜的是幸福向她招手時,她卻在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后悄然離去!對于她,活著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二喜和苦根,一對在書中短暫走過的父子,卻也只是在福貴悲慘的生活中增添幾分苦澀,對于他們,活著是一種幸運。
一個個走過的人,讓經受了坎坷的福貴,最后近乎了麻木,對于他,活著只是等待著死亡的自然到來,于是,那頭夕陽下的老牛就和他默默相伴而行。
我想,對于福貴來說,沒有什么美麗人生,活著才是他全部的力量,也是他唯一的希望。堅忍地活著,頑強地活著,茍延殘喘地活著。我也默默地忍受過孤獨,我也一個人承受過失意,我也獨自地等在黑暗中,在傷心欲絕的時候,我也彷徨過,痛苦過,掙扎過,也感受過生活的無常。但是卻不曾放棄,不曾對生活失去信心。因為我知道,人生下來便帶有一種力量,不是與命運抗爭,而是與命運為友。人是世界上最脆弱又是最頑強的生物。如果我們不能將人生過得完美,我們可以將人生過得完整。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與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失意與痛苦,從來就不是消沉的理由,它們只是人生路上一塊小小的石子,或許會硌腳,或許會絆倒,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向前走去。它們或許不能讓人生變得更加美麗,但是這才是人生的意義。
形形色色的人生,小則為了家庭,為了事業,大則為了社會,為了國家。每個人活著都有一個目標,都有一股推動自己進步的力量。為什么而活著,怎樣活著,是平庸的活著,還是有意義的活著,生活中,太多人因為人生中的一個小目標一兩次失敗而灰心喪氣,他們失意,他們墮落,他們失去自信,有的甚至失去活著的勇氣,皆因沒有真正領悟活著的意義,就現代社會而言,活著雖沒有福貴那樣艱難,但是想要活的有意義卻并不那么輕松。人生需要奮斗,需要不停的翻山越嶺去尋找下一個出路,人生需要堅強,需要不停的自我療傷去面對下一個荊圖,人生需要堅持,需要在一次次的摧殘后站起來繼續前行。活著,不僅僅是活著,而是有意義的活著。
無論山河如何變遷,時代以何種速度繼續更替,生存對于人的價值卻始終如一。我們生來就為活著,為了活著而打拼,為了活著而承受生活各方面的有形與無形的壓力,我堅信,只要不放棄,未來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