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火車上打發時間看了中國版《十二公民》,今天國際公法老師讓看《東京審判》從國際法的角度寫觀后感。我學業不精,和舍友討論了也沒想出幾點現在還沒去寫。但看完了其他亂七八糟的感受還是有的。
《十二公民》做了一個普法的作用。作為決定別人命運的人,確要做到錙銖必較。作為有自由量裁權的檢察官要確實起到一個案件的過濾網的做用。我個人十分喜歡這個從板上釘釘到一點一點找出人證物證的漏洞的故事,在這個邏輯的推理中,我已給把何冰飾演的八號先生跳對到《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了!雖然中國版的前提設定很瞎,但是和俄版的比起來,好歹我看得懂~愿諒我是個沒文化的學渣。
首先,我以為《東京審判》是個記錄片或是外國拍的逼格很高的片子。然后真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有曾志偉,朱孝天~
我很能明白電影用近一半的篇幅在表現審判期間芳子的一家情況,就像高考作文強調以小見大一樣。但是我更想看到更多證據,更多為之奮斗的中國人外國友人的場面。比如,梅汝璬, 溥儀,倪征日奧以及那些普通證人的行為。
雖然不喜歡對日本民眾大篇幅的展現,但是其還昰讓我真感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對日本人的影響。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事,站在我的立場,軍國主義涂害之深有些人到死都認為沒有錯真是讓人恐懼!片中精神非常偏激的極端,雄一(我坐在電腦前都想扇他幾下把他打清醒),他對重逢后的肖南說,你們政府說什么你都信…第一反映我沒有馬上把這句話原封不動還回給雄一,反而我的腦回路有點長。
一、我認真得思索了我們政府有沒有虛假宣傳。仔細的想了一圈之后,我相信那是外國友人甚至日本人留下的寶貴照片、視頻、文字資料……雖然《十二公民》里對只要不是百分之百的事都希望我們可以相信有錯誤的可能,可是放到南京大屠殺等這些事上,我相信這么多資料證據,即使里面有一點點不真實的也不能否認大多數,不能否認日軍侵華的罪行!按統計學,數量越多信息就越真實。
二、那個時候的日本極端分子對中國的仇恨來源于日本政府的隱瞞,可是前幾年中日關系又緊張時,國內新聞有報道說日本歷史教科書對大屠殺的不承認、隱瞞,美化侵華戰爭。那么現在的日本人能像宮崎駿的又有多少呢?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的仇恨度會降低(這是好事~)。但是從我們上一代來講,讓他們看到日本人也認識不到自己曾犯下的滔天罪行,這是令人心痛的甚至氣憤的。
對于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奮斗的人,無疑是書生的勝利!聽一個老師說某個法院的院訓:以法律之名守護正義!另一名老師說以前還會教學生鉆法律的空子,現在只希望你們踏踏實實的學習。我更想以后可以成為檢察官就是覺得檢察官是完全站在正義的一面,可以省去很多內心取舍,做一個拉風的人!當然現實都很骨感,但是人一定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