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如夢
冬日的午后,坐在窗前,熱騰騰的清茶,氤氳了視線,我隨手捧起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偉人筆下平凡而又真切的年少輕狂,似乎我也回到了那個如夢如幻的童年……
《朝花夕拾》,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家喻戶曉,散文集寫到魯迅先生年少時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現當時的世態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他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家人師友的真摯感情。敘述親切感人,又有機的揉進了大量的描寫、抒情和議論,文筆優美清新,別有一番滋味。《狗貓鼠》《范愛農》《藤野先生》等十篇散文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國初期的生活畫面。這種深沉雋永的文筆令人眼前一亮,浮想聯翩。
做為中國人民的脊梁,魯迅用他的筆震醒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靈魂。雖然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可是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里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的童年似乎是無憂無慮的,向往自然,崇尚自由,仿佛一股清泉,在萬惡的舊社會洗滌著一切污穢。
暢游在這樸實真摯的話語中,我仿佛看見了我兒時的身影。我也是那樣的天真,沒有俗世之憂,沒有情愛之愁,似一條徜徉在大海中的魚兒。我的童年,就是一座五顏六色的彩紙,任思想的火花去撞擊,去噴射,畫出來就是一幅最動人畫,寫出來就是一些最秀麗的字。
還記得,我也有個“百草園”——奶奶家的菜園。不知幾個歲月,我們在春風中播種,在夏雨中嬉戲,在秋葉中散步,在冬雪中玩耍。小小的菜園,凝聚著一家人的汗水與歡樂。每到春秋收獲時,韭菜吐芽,菠菜努嘴,黃瓜秧分葉,豆角苗破土,畦畦朝氣勃勃;絲瓜黃瓜垂掛,青菜青蔥挺立,棵棵飽滿可人。我喜歡在林間狂奔,我喜歡對著藍天大叫,我享受在自然中穿梭的快感,甚至渾身是泥的我毫不在意的與姐妹打水仗、過家家,天邊似乎也回響著我們銅鈴般的笑聲,傳得很遠 ,很遠……
合上《朝花夕拾》,我愜意地躺在暖陽下,我知道我的童年時離我越來越遠了,這本書又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是啊,如夢的童年,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珍藏,誰又何嘗不是呢?
茶香裊裊,芳香四溢,我的心更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