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5歲生日那天,媽媽送了我一本書,叫《愛德華的奇妙之旅》。那時候,還沒認多少字的我只對書的插圖感興趣。書的封面上畫著一只小白兔,它正走向一棟大房子,那個房子有著潔白的墻、木頭做的門、瓷做的樓梯、大大的窗……這讓我覺得這應該是一棟大別墅。書里面一幅又一幅精彩的圖畫,深深吸引著我。
8歲時,我在整理書柜時又發現了這本書。從那時開始,我才真正對其接觸。我不再只是欣賞書中的圖畫,而是開始對書里的文字起了興趣。才明白,書中寫的是一只不懂得愛的小兔子,它叫愛德華,為一個小女孩所擁有。可是后來,有一天,它被丟失了,開始了一段異乎尋常的旅程——從海洋深處到漁網、從垃圾堆到流浪漢營地的柴火邊、從一個生病孩子的床邊到一條街道上……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中,愛德華失去愛,學會愛而又重新得到愛。此時我才發現,書里的文字比圖畫更有吸引力。 德華向著“別墅”走去。那留下的背影,好似包含了他曾經歷過的種種悲傷。
我慢慢地長大,喜歡閱讀的我在10歲時,再一次捧起了這本厚厚的書。10歲與8歲和5歲時的'感悟都不同。我明白了這本書不僅只是手里捧著看圖畫那么簡單,也不僅僅只是追尋故事的情節。書中的文字,原來能讓我開心地笑,能讓我感動到哭。愛德華的渴望溢滿了整本書,從自命不凡到絕望,再到最后的重新敞開心扉,它的每一次歷險都讓我的內心隨之跌宕起伏。那幅有著“大別墅”的圖上,愛種種。
事的最后,愛德華終究還是回到了小女孩的身邊,在“愛”的懷抱中生活著。是啊,生命中如果你不打算愛與被愛,那么整個生命之旅都是毫無意義的。我想,在我5歲生日那天,媽媽送我這本書,一定也是想要讓我在屬于我的生命之旅中懂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