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國家大劇院看了《復興之路》,平時喜歡文藝演出的我,對昨晚的演出有些失望,可能是由于期望值太高了,竟然覺得索然無味,提前離場太不禮貌,堅持看完。
復興之路沒能激起觀眾的激情,從情節設計,歌詞演唱,都比較平淡。大合唱、喊口號、歌謠等水平提不起來,讓人厭煩。集體舞團體舞的造型過多,覺得沒有靠近主題。現在是學習化社會,大家都在提高,政治性和藝術欣賞水平都不低,要想打動觀眾,要下功夫,了解歷史,要有政治高度,藝術水平,缺一不可。
我看過電影《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幾乎所有的情景畫面我都記得,《松花江上》、《五彩云霞》、《工友農友》、《毛主席的光輝》--歌詞生動、旋律優美,演員唱的動情,已經被人們傳誦為經典。那里也有團體操,(舞蹈,最后組成向日葵造型)因設計的符合劇情,也沒有頻繁出現,更能打動觀眾。無論是整個演出的設計者,還是演員,都不是在一般的演出,而是在訴說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