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聚暗的那刻,熒幕上激昂的前序,撩開了這場西柏坡之戰的`薄紗。雖然我們離那兵荒馬亂已六十年有余了,談論老革命的光輝歷史似乎也不能有身臨其境的徹頭徹尾的深刻,但是此次學校組織的觀看紅色的電影卻讓我們經歷了思想上的洗禮心靈上銘刻。那些忠言警句依舊留在腦海,在未來的路上時刻指導著我,要繼續保持不驕不躁謙虛謹慎的心態,去開創生活去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電影《走出西柏坡》刻畫的是七屆二中全會前后革命戰場上的情景。走進西柏坡,我們看到當時河北天津烽火連天的血腥場面,那是農村轉向城市時戰士們與敵人頑強的對峙抗衡,那是我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面臨抉擇考驗的辛勞過程。共產黨就是在一場又一場殘酷的戰爭中奮力拼搏奪取勝利的果實,走近歷史,我們不僅感受到了當時革命前輩們的昂揚斗志,戰略智慧,更多的是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我們從中學到血的教訓,領略了頗多處事道理,對黨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
電影里印象最深的是臨危不亂關愛百姓忠于愛情的耿濤同志,他與毛主席關系甚好,正值農村轉向城市的階段他被派于接管城市管理工作,可是當時的資本家奸商勾結,百姓苦不堪言。為了保證人民的保暖,他開了先例拿政府的錢給資本家經營工廠。他公私分明,好友馬寶山被糖衣炮彈打到他依據軍紀處分毫不留情,但他有情有義,在馬大哥戴功立罪后替他求情。他和戀人小蘭的愛情值得我們欽佩,即使分開兩地多年見面那瞬間依舊萌動開懷熱淚盈眶,為了人民的利益他置生命于不顧,救人民于危難之中。為人民“焦頭爛額,夜不能寐”,可見中國共產黨能有今日輝煌當年該有多少個耿濤的鮮血鋪成啊!他正直爽朗機智穩重,不失為棟梁之才。
再說說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馬寶山,同樣是為國抗戰,他是前線的英雄卻總是粗心大意,當然他的堅韌也是可歌可泣的,與敵人廝殺時不留余力拼死留守陣地,可惜這位意志堅強之夫卻被糖衣炮彈給擊中失去判斷力,急于求成而失去紀律,差點釀成大錯。這也是毛主席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警戒之辭來源,不能被敵人所蠱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必須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黨是有紀律有組織的黨,任何人犯錯都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處分,這在影片中也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