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月已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這夜烘托出一片平靜與祥和。蘇軾解開衣服剛想躺下睡覺,卻看到月光從窗欞照進來。這月色,那么的皎潔,如妙齡少女,又是靜水一般。
忽然想到月下走動走動,便套上衣服向承天寺走去。一路上,思紂著,想到了與自己同病相憐的張懷民,走進承天寺,看見懷民屋里還亮著燈,上前敲了敲房門,咚咚咚!伴隨著一聲請進,蘇式踏進了懷民房中。懷民看到蘇軾后微笑示意,收拾了收拾,與蘇軾一同在院子里散步。
他倆一起在院里走著,不經意間抬頭看到繁星滿天的夜空,蘇軾便感嘆道:人生如夢啊,不要在為名利而悲傷了!懷民定定地看著月亮,說道:是啊。兄弟倆找來酒杯,一同在月光下喝酒,月光下的庭院格外清靜,如一汪清水,澄清透明。令他們不禁產生一種錯覺,是這樣在這里還是立于水中?低下頭,那清水中似乎還生長著輕盈的水草和簇擁著的水藻,與荇菜交錯分布,充滿了情趣。蘇軾一時間覺得仿佛步入了夢境,但一切卻顯得既真實又清晰,他又抬頭望望四周才明白,原來只不過是松柏和竹枝在月光下的投影罷了!
沐浴在月光里的一切好似被洗滌過一般,纖塵不染,再看那月亮,還是那樣高懸于空,遙遠而寧靜,與世無爭。這樣的景色并不罕見,夜夜有月,處處有竹柏,只是像蘇軾和張懷民這樣閑適的,恐怕是不多吧!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