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勝員工手則》,這本書融入了東西方的文化和管理理念,始終貫穿著誠信、敬業、勤勞、愛心的主線,提倡、激勵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及至推進社會主義進程的價值觀。以至于安徽人民出版社的汪鵬生社長都認為透過這本書,使他跨入了現代化成熟管理者的隊伍。
“德勝公司始終不認為職工是企業的主人,企業和職工之間永遠是一種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是一種健康禮貌的勞資關系。”過去,我們常說職工是企業的主人,用以凝聚職工的向心力,剛看到“德勝”的這種說法,我覺得好奇,甚至覺得離了譜。他這樣說,在情感上首先給職工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既然我不是企業的主人,企業的盛衰與我無關,我只管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資,這怎能提高職工的用心性呢?這就是一般中國人的觀念,不敢承認現實和正視現實。“在做戰略的時候,必須要注意人靈魂深處的東西,就是人格的平等,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并不影響二者的和平相處和相互需要,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排斥雇傭和被雇傭關系,雇傭和被雇傭關系也不排斥人格上的平等。這是我們中國企業最容易搞錯的地方。”這一敘述給我們理清了思路,我們每位員工都要調整好自我的心態,我們不是老板,都是自愿受雇于云松賓館,雖然分工不一樣,但“職業均平等,敬業比高低”。我們都有義務和職責為雇主盡心盡力地服務,否則,我們就隨時要理解被解雇的現實。
“德勝”的管理是現代禮貌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化的管理。說他是現代禮貌的管理,是因為他能把大多數是農民工的近千人建筑隊伍的素質提高到讓蘇州喜來登大酒店管理層感到驚詫,被同濟大學的學生稱為“農民的臉龐、白領的氣質”。被世界五百強之一的公司定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讓許多客人到了我們公司就變得很有禮貌,有些人感到很拘謹,走到我們公司里戰戰兢兢的,拘謹的有兩種:兩邊全是刀槍,還有一種是修養造成的拘謹。我們給客人的是修養造成的拘謹”。設置百部開放式的公用電話,無人監管,員工使用后自覺繳費,這不就靠員工的品德和修養?這不正是現代禮貌管理的具體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