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頻道從1月28號開始推出《航拍中國》大型紀錄片,至今為止已經播出四集,分別是海南篇,陜西篇,新疆篇,黑龍江篇。第一季總共六集,接下來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看完四集,忍不住興奮激動,我海南風姿絢麗,我陜西歷史厚重,我新疆天高云闊,我黑龍江物產豐富,關掉電腦屏幕竟然不自覺的哼唱起了“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抵制臺游,抵制韓游,抵制日游,從此再也不要去刷標語喊口號了,建議從上到下直接普及這部紀錄片,那絕對立馬凝聚人心,贊美祖國,蔑視周邊。關鍵是這個不讓人反感啊,沒有那些說教,沒有那些激進,我們所有人被激發出來的熱烈激情,都源于我們對腳下這片土地那深沉的愛。就是因為這些美景,就是因為這些物產,惶惶華夏絕對值得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去捍衛。
這個系列紀錄片完全用俯瞰的角度拍,讓人于上空觀滄桑之全貌,宏大完整,所有的山川河流的真面目都赫然眼前,再也不用埋怨只緣身在此山中了。還有它拍的每個省,基本上是把那里的地理人文風俗歷史一起拿來介紹,讓人尤其的漲知識。一起看片子時,很多彈幕都強烈建議讓中小學的地理課上多放這個系列的片子。我也感覺這個建議好,這部片子涵蓋了很多東西,把中國的地理結構以震撼的影像呈現出來,從視覺上絕對能激發他們對我們祖國山水的興趣,還有從此以后學生們都會愛上地理老師的,地理老師會更加拼命的講我們祖國的博大浩瀚,這比什么愛國教育都簡單湊效。
看這部片子里的天藍藍水清清,我也突然想到柴靜之前的《穹頂之下》。難道我們所處的不是一個中國?年前大家都還在關注環境污染,大氣霧霾,怎么過了一個年大家都驚嘆我們中國的干凈美麗了呢?這估計要歸功于主席說的正能量了。一個成熟的社會,有善就必定有惡,有崇高就必定有卑劣,有天高云闊難免也有污水滔滔。關鍵是看我們社會的總體趨勢了,看這些制定政策的出發點了,若都是在向好去的路上,就像我們一直被灌輸的我們是過度階段,美好的東西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劣氣的東西若將是被一點點吹散,我們就不妨等一等,不要苛責,平心靜氣的等上幾年,以觀其變。
大國的崛起,我們要正視現狀,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
就拿電視節目來說,一直播放鮮肉我們就忘了演技實力派是怎么回事?一直播放《三生三世》,我們就忘了我們還有良心正劇《大秦帝國之縱橫》。綜藝節目一直播放《奔跑吧兄弟》,我們就淡薄了我們還有《詩詞大會》《朗讀者》等這樣有底蘊的東西。也如新聞媒體上一直報道離婚劈腿出軌,我們就忘記了我們周圍也有很多“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看了太多那些表達自由人性的電影,我們就忘記了作為一個社會人必須要遵從很多應有的羈絆。所有的東西都是五五分的,不見得好也不見得壞,不好不壞是我們平常的生活和人生。但是那些正能量美好的東西是點亮我們生活的部分,沒有它們,我們的日常是灰色的,也是不精彩的,人生似乎也是無意義的。向往美好,呵護美好就是這個社會必須要弘揚的正能量,無關政治,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遠離不了政治的。
《穹頂之下》的慘烈現狀確實存在,污染食品安全很普遍的在我們的周圍,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我們黃土高原正在逐漸的披上綠色,還有科學家為研究那些覆蓋植被而付出日以繼夜的勞作;我們還有很多貧困人口,留守兒童,可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我們現在的受教育水平比起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前所未有的提高,無論城鄉感覺只要想上學總是有機會上的;我們的社會有浮躁有攀比,還有很多青少年甚至爭著搶著去當網紅,可是我們社會里當然也有很多踏實低調埋頭苦干的年輕人,他們為社會的運作或從事橋梁公路建筑行業,或寫代碼到深夜服務于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一個成熟的社會不是只有好的`沒有壞的,當然也不是只有壞的沒有好的,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不能因為有些特例的不公或污濁現象,我們就去否定這個國家的種種,我們要學著從一粒沙里看見一個世界,從一朵花里看見一座天堂。
這第一季的《航拍中國》只是講了中國的東南西北中的幾個省,我大河南不知會被排到第幾季了,但是我不急也不燥,靜靜地等它拍出我洛陽帝都的全貌。洛陽的歷史厚重度絕不不輸于西安,如今洛陽環境的美好也是其它的古都比不了的。還有我們那一城的牡丹,即將馬上盛開,那滿城飄香的盛景,應該比新疆的杏花溝更要驚心動魄吧!我是愛洛陽的,當然我也是愛中國的。感謝這部《航拍中國》,讓我那久違的愛國熱情又被激發出來,讓我之所以高調的喊著“愛我中華”有個無人辯駁的理由,而且很是坦蕩,也不會擔心有人說我被,祖國的一山一水是映像到我們腦海里的,那浩瀚的歷史燦爛是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的,我由衷的感到中國的博大,我由衷的為作為這片國土上的一個人民而自豪。突然間也想起了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不自禁的想吟起: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