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1)
【第1篇】
又一個星期天到了,我一個人呆在家里,玩什么呢?我捧著我最喜歡的洋娃娃。對了,我靈機一動,不如給洋娃娃做一套衣服吧!
心動不如行動,我立刻從衣柜里找出一些零零碎碎的花布,又拿來一把剪刀、一枚細針和一團線。
開始給洋娃娃做衣裳了。我把洋娃娃輕輕地放在床上,對她說:“你等一下,我給你做一條漂亮的花衣裳!”洋娃娃仿佛能聽懂我的話似的,乖乖地躺在了床上。
我先拿剪刀,剪了一塊花布,把花布對折,接著用細針在旁邊縫了一條細線,并把多余的部分剪掉。一條裙子做好了。我還在裙子上縫了幾朵小花,腰上別了一個小口袋。小裙子真可愛。我高高興興地給洋娃娃穿“新裙子”,可是洋娃娃的身子太“肥”了,裙子怎么也穿不進去,最后還把它漲破了。洋娃娃仿佛皺起了眉頭在說:“嘿,小裁縫師,我穿了你設計的衣服,動也動不了了!”
于是,我只好動手再做一件了。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把布料縫寬一些,為了防止再把衣服撐破,我還在裙子的兩邊留了兩個口子。這下我輕而易舉就把“新衣服”給洋娃娃穿上了。洋娃娃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件衣服真漂亮!
【第2篇】
今天下午 ,媽媽答應帶我去做手工,我騎著我的小車子,來到了一個叫“如此精致生活館”的小店里。
在店里有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沙畫,壓花器,小小織布機......大多數都是小朋友們做手工用的,還有各式各樣精致的小花小草什么的,這些小花小草都是用來裝點家的,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致,真不愧叫"如此精致生活館"呀!
我很喜歡它這里擺放的各式各樣的彩泥作品(這可不是我們常玩的橡皮泥,是一種特殊的彩泥,干了之后顏色特別鮮艷,還很輕巧),有可愛的小企鵝,胖乎乎的小迷你豬,還有騎著掃帚的小女巫.....我最喜歡的是那個可愛的小企鵝做手工 ,于是懇求媽媽讓我做一個,媽媽答應了,給我買了材料,告訴我做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只要一粗心一個步驟就會做差。我聽了媽媽的話,開始耐心地做起來,它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復雜,但是我非常有耐心,最后終于完成了我的杰作,我做得漂漂亮亮的,跟活的一樣,很可愛。過了一會兒我又做了束漂亮的小玫瑰花。它們爭奇斗艷,栩栩如生做手工。
我非常喜歡做手工,今天下午我不僅做了漂亮的手工,給我帶來了美的享受,還培養了我的耐心呢!
手工(2)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做一個手工制品。我想了一會兒,決定做一個稻草人。做稻草人必須得準備稻草、布料、舊乒乓球、玉米須和油性筆,等準備好這些工具后,就可以開始制作了。
第一步,我把大約20根稻草搓在一起,對折三次,然后在頭尾綁上橡皮筋,做成稻草人的身體。第二步,我把20根稻草剪短一點,再對折三次,在頭尾綁上橡皮筋,把它插進身體,做成稻草人的手。這個時候,我覺得有難度了,想放棄,但是如果不完成作業,老師就會批評。于是,我繼續做下去,一邊做,一邊想: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做好!第三步,在舊乒乓球的底部弄一個小洞,在乒乓球上畫上表情,用玉米須粘在乒乓球的頂部,然后把乒乓球插在身體的頂部。最后,用布料剪成稻草人的衣服,給稻草人穿上,一個稻草人就做好了。
我拿著新做的稻草人,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覺得還不錯,心里卻在想:不知道其他同學做好了沒?
手工(3)
湖南的米粉,也算是享譽全國了。尤其得益于湖南本土的幾位主持人,經常在節目中蹦跶幾句“德語”——“吃圓的還是吃扁的?”讓大家對湖南的米粉更是印象深刻。
湖南的米粉,以常德米粉最是著名,尤其是燉牛肉往米粉上一淋,更是香氣四溢。猶記得小時候去常德的親戚家過節,常被帶去附近的一家老字號吃圓粉,店里破破爛爛的,但牛肉的香味香飄十里,倒是現在都難以忘懷。
年紀大一點之后,對常德米粉更是多了幾分喜愛。尤其是過年時節,外面的粉店大多關門了,能干的大姐姐、小姐姐像是有神奇魔法一般,每次都能細致的準備諸多調料,加上新鮮的圓粉,用筷子拌上幾下,讓油鹽醬醋的味道色澤充分浸染,配上湖南特有的火紅剁辣椒,看著就胃口大開,一大筷子豪爽的夾起,猛的一吸,任美味Q弾的米粉在舌尖回味,別提多有滋味了!
距離相隔不甚遠,但益陽的米粉,制作工藝和味道,卻和常德的圓粉截然不同。
益陽的米粉,大多是扁扁的形狀,有用機器切的寬度均勻的米粉,也有一大片米皮手工切割而成的。手工米粉大小長度不一,但正如手撕包菜一般,切割面不同,因而更加入味,口感也更好。如果說,常德的圓粉更講究的是Q弾的口感,還有秘制的牛肉碼子,那益陽的米粉則更講究綜合的搭配,因而各家的配料不同,口感相差也比較大。
我以為,不管是圓的米粉還是扁的米粉,主要的成分都是米。因為具體的制作方法不同,口感略有不同。但,哪種米粉,都是新鮮的現做的米粉,最為美味,當然,也一定要講究新鮮的個性化的制作。
一般來說,米粉的美味與否,與“碼子”還是最有關系的。湖南人常吃的有紅燒牛肉、紅燒排骨、辣椒炒肉、紅燒豬腳這幾種“碼子”地域不同,偏愛也有差別。
常德人一般只吃圓粉,無湯或少湯,配上紅燒牛肉或是麻辣牛肉,就是一個字——“爽”而且,一定要風風火火的,趕緊下筷,尤其吃到快見底的時候,一點點的粉,配上一些些的湯,味道愈發濃郁,最有成就感!
益陽人,則更偏愛吃扁扁的寬粉,覺得更入味。口味也更加多元,有辣的如青椒肉絲碼子,也有不辣的如墨魚肉絲湯碼子,適合不同年齡不同口味的需求。當然,除了碼子的多重選擇,湯也可以選擇。
有的人喜歡吃湯粉,就可以配上店家熬制的骨頭湯,尤其是在冬天,吃完熱騰騰的粉,再喝上幾口熱湯,整個身子都暖和了,感覺一天都充滿了干勁。而在夏天,更多的益陽人則喜歡吃干拌粉,現炒的“碼子”放下去,滋味足,又不至于太熱,利利索索,輕輕松松的就可以消滅掉。
扎扎實實一大碗粉,也許在廣東人看來,分量太大,也不顯精致。但,在湖南人的眼中,甭管大人或孩子,這都是再自然不過的早餐標配。
以前,總聽人將湖南菜和四川菜放在一起比較,大多認為,湘菜不夠川菜講究,因而稍顯鄉土。對這樣的評價,我心底是不大贊同的。湖南菜的講究,從吃米粉上就可見一斑,尤其是在與米粉搭配的諸多配料小吃上,一定要講究到底。如辣椒炒藕丁、香辣豆豉、卜豆角干、辣海帶絲、香菜、蒜末等,品種有時多到出乎你的意料。而且,根據個人口味,不僅隨意添加,關鍵是——免費。
幾盆配菜一擺,可見米粉店老板的用心和炒菜水平,當然更顯出湖南人骨子里的一種豪氣來。
以往去貴州,對那邊的米粉,印象也相當好,在外旅游,吃著米粉,心底總涌出一種類似家鄉的親切感。但在配料小吃上,不得不說,湖南米粉還是更勝一籌,搭配出濃濃的家鄉味和生活氣息。
去年秋季,涼爽的秋風,如一把小鉤子,一鉤便鉤出了我們一群湖南妹子的饞蟲,一個個深夜發圖,念念不忘的,便是家鄉的米粉。恁是忍不住了,去附近一家新開的常德米粉店大快朵頤了一番。酒足飯飽后,摸著圓滾滾的小肚子,仍忍不住感嘆一句,還是家里的米粉更夠味啊!
可是,異鄉的我們,到哪里去尋找這樣的地道家鄉味兒呢?
或許,這就是每個湖南人心中的米粉的情結吧!這種情結,不僅是一種對故鄉的記憶,是一種難以忘懷也不想忘懷的習慣,更是一種湖南人骨子里對生活的熱情和期盼!
手工(4)
?剪刀、彩色筆和膠水,排一排。
剪刀大大張開,剪剪剪,剪出胖胖的圓,剪出小小的臉,畫上亮亮的眼睛和笑臉。
天上的太陽也來瞧一瞧,啊!美麗的畫,美麗的圓,我要把你貼一貼,貼在白白的云朵上。
飛呀飛,飛來請大家看一看,這美麗的圖畫。
手工(5)
【第1篇】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制了一項獨特的作業——手工制作。
下午,吃過晚飯,我就準備做手工制作。可是做什么好呢?突然,我靈機一動,心想:“我的玩具盒里不是有許多廢舊的空礦泉水瓶嗎?我可以利用它們做一個筆筒。說干就干,我找來一把剪刀和兩個蝴蝶結,一張貼畫。材料都準備好了,就準備開工了。
我先把礦泉水瓶從中間剪開,只要下半部分,再用剪刀把瓶子的頂端剪出十四個齒孔,接著系上蝴蝶結,最后,貼上漂亮的貼畫。筆筒就做成了。
看著漂亮的筆筒,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第2篇】
今天,我們在快樂魔方課堂上,老師教我們如何做不倒翁。
老師把雞蛋殼發給我們,首先,我們把小米裝在雞蛋殼里,小米放完后,同桌把雞蛋殼上面的口子封起來,然后我們開始做帽子。我們先把正方形的彩紙剪成兩個長方形,再把它卷起來,卷完之后,我和我的同桌跑去問老師:“老師,這個帽子行不行?”老師說:“這個帽子太長了,可以剪短點。”于是,我又把帽子摘下來。我冥思苦想:這個帽子該怎么做呢?接著我把帽子多余的地方剪掉,終于帽子做成了。最后,我們拿來彩筆,我先用藍色水彩筆畫了一個圓溜溜的眼睛,再用粉色的彩筆在眼睛下面畫了一個臉蛋,又用紅色彩筆畫了一個嘴巴。最后我們的不倒翁終成功了 !
這節手工課,我的收獲是:我學會了做不倒翁。我的感受是:做不倒翁的人是很辛苦的。朋友們,你能告訴我你們是怎么做不倒翁的?
【第3篇】
【制作木糠杯】
木糠杯是一種好吃的甜品,姑姑說要教我和姐姐制作木糠杯,我們非常高興。制作木糠杯需要奶油、煉乳、餅干粉等材料。開始做了,姑姑幫我們打發奶油,打奶油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小故障,奶油打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打好,我們都認為不能做了,結果,過了一會兒,奶油就打好了。姑姑用勺子小心翼翼地把奶油舀到裱花袋里,一手抓緊袋口,一手慢慢擠壓,讓奶油流出來,姑姑先把奶油擠在杯子里做底層,再在上面放上餅干粉作為第二層,就這樣,重復一層奶油,一層餅干粉,直到第6層的時候,在上面加了兩塊芒果當點綴,一個木糠杯就做好了。我也開始嘗試著做,我小心翼翼地學著姑姑的方法做,不一會兒,我的木糠杯也做好了,姑姑把我完成的作品放進冰箱,姑姑說:“等過一個小時,就可以吃自己做的木糠杯了。”
做木糠杯真有趣!
【第4篇】
制作金箍棒
學校要舉行創意集市活動,當同學們在為準備什么商品絞盡腦汁的時候,我早就胸有成竹了,要制作金箍棒。去年的創意集市,我也是賣金箍棒,十根金箍棒在三十秒之內就被一搶而空。媽媽笑我沒有創意,但我想,雖然東西一樣,但如果在制作工藝上有所改進,把金箍棒做得更好,也算是技術升級啦。
從端午節假期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著手制作金箍棒了。首先用木鋸把十三根竹子,全部鋸成一米二的長度,雖然木鋸是媽媽新買的,鐵齒很鋒利,但是沒鋸幾根,我就累得滿頭大汗了;再用銼刀把竹子的節銼平,銼的時候要注意手的力道,太輕沒有效果,太重又會把竹子弄壞;然后用紅色和金色的鉑紙把竹子纏繞起來,接著用膠帶固定好;最后用金色的鉑金紙再固定一遍,這就是這次改進的地方,可以讓金箍棒更牢固。
當然這十三根金箍棒不是我一個人完成的,我們全家都一起幫忙,這可是大家勞動的結晶。十三根每根十五元,一共有一百九十五元,對我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我望著綁好的金箍棒盼著明天的創意集市活動快點到來。
【第5篇】
星期天早晨,爸爸在手機上找到了一個折紙飛機的新方法,爸爸說:“吃完中午飯,我教你折紙飛機”。我開心地答應了。
午飯過后,爸爸開始叫我折紙飛機,爸爸說:“第一步:拿一張A4紙。第二步:把A4紙的四個角,選二角對折,折一個三角,對折的地方和第二個角對齊,第三步:折完后,把它們重疊,折成三角形,第四步:再拿一把尺子,把下面多余的部分,分成二等分,折到三角形的最下面,折痕下面用尺子撕掉(可以用手撕)”。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們折完了紙飛機。
我們折的飛機最大的特點是:飛機前后各有二個機翼,共有四個機翼,飛起來很平穩,我和爸爸到小區試飛,我們記了一下時間,可以飛5秒,還不錯。
通過這事,我知道了,只要動手,就有收獲!
【第6篇】
《發光的蝴蝶》
今天,老師叫我們做一個小制作,我們聽了很高興,就連忙拿出紙、筆、剪刀、膠水、還有彩筆。
我做的小制作是發光的蝴蝶。我拿出紙板、紙、筆,還有粉筆。我先拿出紙板剪出一個正方形,在那一張紙按著剪出的正方形再剪一個,然后對折,把蝴蝶畫在紙上、再拿出粉筆涂上顏色用手磨幾下發光的蝴蝶就做成了。把蝴蝶貼在窗上蝴蝶就會發光,真有趣。我非常喜歡我的小制作,你覺得有不有趣啊?要是覺得有趣的話,你就按著我寫的去做一個發光的蝴蝶吧!
手工(6)
我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跳皮筋、做游戲、讀課外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做手工。
記得上學期,數學老師讓我們做自己喜歡做的手工。我做了一把小兔扇子。做之前需要準備兩張白色的硬紙和一盒彩筆。先在其中一張硬紙上畫一只小兔子,再用彩筆給它涂上漂亮的顏色,然后把另一張硬紙卷一卷,卷成一根小棒子,用它做扇子的把兒,最后,把小棒子粘在畫有小兔的硬紙的背面。一把漂亮的小兔扇子就做好了。我把做好的扇子拿給老師看。老師笑著說:這把小兔扇子真好看!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我覺得做手工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只要細心地做,就能做好。我最愛做手工了!
手工(7)
我是一個特別愛好手工制作的人,也喜歡結交心靈手巧的朋友,因為一起做手工的時候會很快樂。但是有的人一直不理解,為什么這么多的人喜歡手工,舉個例子,就像一個手機殼子或者是一個布偶,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買一個特別漂亮的,但是很多人和我一樣喜歡收集購買各種材料然后花費很長時間自己制作。不愛好手工的人,是不會懂得自己動手的快樂的。
有些人的想法很正確,手工制作出來的東西商場上都有銷售,甚至做工工藝都比自己手工制作的小配件精美好看,但是自己制作的物件是自己用心制作的,創意也是自己考慮了很久的,所以在自己看來自己制作出來的東西是最好看的,當然也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絕對沒有一模一樣的。
最重要的是,在做手工的過程中,會從很多方面讓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做手工會豐富自己的想象力,為了制作出最精美的手工,自己要強迫自己有一個特別好的創意。做手工會培養自己的毅力,做手工一般是比較繁瑣的,當自己做了一半不想繼續的時候,想起整個手工的艱辛,和自己制作完成的部分,這些都會激勵著自己繼續完成這個手工。做手工也會帶給自己一種成就感,看到自己的手工藝品,就會受到一種鼓舞,感覺自己其實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讓自己在生活的更多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
我認為做手工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啊。
手工(8)
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晴
今天畫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用彩色的軟條紙做一個海底世界,經過老師的示范以后,同學們展開了自己豐富的想象,有的做的海底世界長滿了海草,有的是許多游來游去的小魚,每個人的海底世界都豐富多彩、別具特色。
我做的畫是在藍色的大海里,有一條可愛的金魚在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大金魚的旁邊還有兩只活潑的小金魚在玩耍,非常有趣。
我們做的手工畫都很好,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二年級:王霄宇
手工(9)
今天的手工課有趣極了!老師讓同學們做自己喜歡的東西。一位女同學帶來了泥巴,正在和同桌一起捏泥娃娃。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個,第二個也馬上就要完成了。這兩個泥娃娃捏得又細致又好,像真的一樣。一位男同學在貼畫,他貼的是一幅風景畫,我想這幅畫貼完后一定很美。還有兩位同學在認真地疊紙飛機,他們疊出的飛機完全不同,不知這兩架飛機中哪一架飛得更高更遠呢?
手工(10)
今天下午第三節是手工課,老師教我們做“交通安全崗上的小交警”。
我首先從圖片上剪下警員的身部和頭部,分別把它繞成一個圓圈,粘在一起;然后把警員的耳朵粘上。接著把頭部對折,找出中心線,剪下帽頂、帽檐和帽邊,再把這三樣東西按照合適的位置粘在一起。最后把帽子套在警員的頭上,就成了一個精致的“交通安全崗上的小交警”了。
臨交作業之前,我又在帽頂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是為什么呢?除了讓老師知道這是我做的手工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長大以后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女交警呀!
手工(11)
本日,本人要太陽表,需要的工具:紙杯,鉸剪,彩筆和紙板。開始制造了。
首先,要把紙杯剪成一條一條的,不要剪斷,再把紙條卷起來,把表的數字寫在紙條上,末了用鉸剪剪出指針的外形,用針把它扎在表中心,涂上顏色就完成了。
看著本人做的太陽表本人滿意的笑了。
手工(12)
今天的手工課上,我要做什么呢?我開動腦筋想了想,要不做一個小西瓜吧,先用紅色的粘土做了一個三角形,作為西瓜的瓜瓤,再用綠色的粘土做了一個西瓜皮粘在西瓜瓤下面,然后用棕色的粘土捏了幾個小點,作為一顆顆的西瓜籽,最后用黑色的粘土和白色的粘土做了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還捏了一張笑容甜美的嘴巴,再把他們一起貼到已成型的西瓜上。
做完了之后,同學們都很想要我的小西瓜,可是我卻舍不得給別人,因為我也覺得它們很可愛。
我把小西瓜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妹妹,爺爺和奶奶欣賞,他們都說做得不錯!我心里喜滋滋的。
我吃完飯,馬上跑到我的臥室,把我的小西瓜放在書柜上,這樣我每次一起床就能看到它啦。
我喜歡我的小西瓜,我一定要把它收好。
手工(13)
今天,我做了一個“蘿卜超人”。它身材矮小,體型很重,頭上長了幾根頭發!
我就來先說材料吧,材料有:黃豆和白蘿卜。首先把眉毛和嘴巴刻好,然后把眼睛的坑挖好再把黃豆放好,就ok了。
我的“蘿卜超人”好看吧!
我喜歡我的“蘿卜超人”!
手工(14)
今天,賴老師教我們做手工——陶泥手工。
賴老師給我們準備了做手工的工具:陶泥、轉盤、水和毛刷。他向我們講述了做手工的注意事項后,我迫不及待地去拿自己的手工工具。啊!我想做一個圓形的筆筒。首先,我用陶泥搓成一個圓圓的底放在轉盤上;然后,我拿了一塊陶泥,用雙手的手掌來回搓成一條條泥條,搓成的泥條猶如一條又細又長的水蛇;接著,我把這些細長的泥條用毛刷涂上水放在筆筒圓底的邊沿,一層一層一圈圈有規則地往上圍起來。哈哈!原來做陶泥手工是這么簡單的呀!我一定做個漂亮的筆筒給老師看看,讓他大飽眼福,好好地表揚表揚我!正當我得意洋洋地想著的時候,突然筆筒中間部分裂開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怎么辦?突然,我靈機一動,箭一般地跑到賴老師跟前,焦急地問他:“賴老師,我筆筒中間部分裂開來,你知道為什么嗎?”賴老師走到我筆筒跟前觀察后,他笑瞇瞇地說:“是因為你放的陶泥不夠多,應該再補多一些陶泥去,這樣筆筒會變得更牢固。”我聽了賴老師的話,恍然大悟。于是,我連忙再補多一層陶泥到裂開的部分。最后,我在筆筒上做了些小裝飾。哈!一個栩栩如生的筆筒就這樣誕生了。我高興得一跳三丈高!
我把筆筒帶回家,媽媽夸我是手工小能手!我聽了,心里喜滋滋的!
四年級:黃瀅
手工(15)
今天,媽媽帶我去鄧老師的畫室做手工,到了畫室我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開始聽老師講課。老師說今天要做相框,老師還教了我們怎做,說完就讓我們自己開始做了。
我先拿了兩張綠色的泡沫板,一張當邊框,另外一張當相框的底板。我先把第一個泡沫板的四個角定好位,再把那四個角的兩邊畫一個點,但是老師說那兩個點離它的那個角只能隔開四厘米,于是我量了四厘米,又畫了一次,畫完了已后,我把這些點用線連起來,我發現連完了以后就會有一個長方形在泡沫板正中間,接著我把中間的長方形剪下來,就成了一個邊框,我還在這個邊框的中間貼上一張塑料薄膜。然后我又把另外一個泡沫板對齊貼在邊框上。接下來我開始做相框后面的支架,用三張短一點的細一點的泡沫板,用透明膠把它們貼成一個大三角形,把這個三角形的.支架用雙面膠貼在相框的背面,這樣我的相框就可以穩穩地立起來了。做完了以后還可以在相框前面加一些花邊,那樣就更好看了。
這次做手工可真好玩呀!在做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小技巧,下次如果還要做手工,我一定會來的。
手工(16)
星期日的上午,我們文學社進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活動,那就是——做團子,這次手工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和意義,讓我來詳細的給你講述一下吧!
早上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向食堂進發,我們走進食堂,自己選擇了合作伙伴,配成幾個小組,老師就按組給我們分發做團子的原料(白米粉、青米粉、咸菜餡、豆沙餡),我們看著這一大堆原料,正躍躍欲試的時候,老師對我們說:同學們,來,到這邊看阿姨給我們做試范,要認真的看,別到時不會做了。
食堂的阿姨熟練的操縱著原料,一會兒搓、一會兒捏、一會兒轉,在阿姨的手中一個小小的白團子就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哦,原來就這么一下子啊!超簡單。”我的腦海里就有好多好多的團子,我還在神游太空時,阿姨就已經試范了三次,三個可愛的小團子已經悄悄的排列的桌子上,老師說:好了,現在是讓你們自己發揮的時刻了。
“哼,這么簡單的事情,對于聰明的我來說,真是易如反掌啊!”我這樣想著。但我這次想錯了,因為做團子這件事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卻十分的難。因為別人都已經做了1~2個了,但我卻一個也沒做好。所以我就努力的靜下心來,回想剛才阿姨的動作,終于,我一個做好了,可是一點也不好看,圓不圓扁不扁的,可沒有辦法了,因為別人做好了三個了,而我……所以,我也又一氣呵成的做三個,可是……哎!
因為我的團子是變形金剛,或者說是怪物吧!都怪我沒認真看阿姨試范。下次我一定要好好的、認認真真地去學習。
從這小小的一件事中讓我懂得了只有認真學、刻苦練、努力做,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手工(17)
今天的天,格外的藍,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全班要去活動中心做手工。
一路上同學們又說又笑,猶如一朵朵縮放出花瓣的花朵似的。不知不覺的,我們就到了活動中心。我們被老師帶去做手工了。我們做的是小鐵凳。我被分到了馬圣華那一組就開始做了。老師給了我們很多鐵制品,讓我們開始做了。我迅速抓起一根鐵條。往三角片的孔上面對,洞對好了,就拿來一個螺絲釘,釘頭朝上,螺旋桿朝里往里面塞。最后上好螺絲帽,開始我們用手擰,擰不動,于是找來了幾把螺絲刀才搞定。我們一環扣一環的做到一半框架時突然發現,三角片與鐵條的三個螺釘裝反了,那塊地主是馬圣華裝的,因為要計時,所以我們也顧不上來批評他了,我和萬晨文沖上去,搶過幾個黃金螺絲釘,拿著一把螺絲刀,就把螺絲給扭松了,螺絲釘立刻離開了鐵條。于是,我把螺絲正裝在了鐵條上,一個鐵條加一個,最后,我們組是第3名。雖然是第3名,但我們并不失望反而更加斗志昂揚。第二節課,我們又能做了一個手工,叫十字繡。俗話說得好:“張飛穿針粗中有細”。我們男生,毫不亞于女生。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回家了,此時天空更藍了,太陽更紅了,我們在夕陽下分了手。
手工(18)
星期五,我們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美術公開課,老師讓我們捏了一次泥巴,我捏的作品是——一個升級版菜品加熱器。
我的升級版菜品加熱器分成三部分,分別是底座、燃燒室和菜鍋。想要完成我的作品,得做好充分的準備:四塊泥巴和一些能劃上花紋的陶藝工具。
首先,取第一塊泥,把泥壓成餅狀,底座就好了。接著再取一塊泥,捏成一個較粗的圓柱形,把中間掏空,旁邊刻上花紋,中間的燃燒室也做好了。然后取第三塊泥,捏成碗狀,放在燃燒室上面,基本部分就做好了。最后取第四塊泥,分成一邊大,一邊小的兩塊。大的那部分壓成餅狀,劃出交叉紋路,作為鍋蓋;小的那部分就搓成一個圓球,粘在鍋蓋上面,這樣,我的升級版菜品加熱器就捏好了。
這個升級版菜品加熱器比現在用的加熱器燃燒的時間長哦!它能持續加熱容易涼的菜品,比如說:鐵板牛筋。說到這兒,大家是不是都餓了呀?好了,今天我的手工陶藝作品就介紹完了,下次我還會給你們帶來更好的手工作品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