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接觸盜墓筆記,實在是為了給自己緩解心情的,到最后卻是真的喜歡上了這本書。南派三叔曾經說過:“我當初寫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想不到會有這么多人喜歡上它,而他們大多數是因為在心情低谷期看了后喜歡上的。"
我總有些古怪愛好,比如看書喜歡提前去看結局,可是即使提前知道了結局,最后的結局還是讓我,怎么說呢,有一種失落感,就像是最后看到《三個火槍手》的結局一樣,曾經生死與共共同經歷那么多的朋友,最終各自天涯。要說傷感,不是一點點。
就像胖子說的,哪怕他們一起困在墓里,也會是件美事。真的,我也一直這么認為。當然,還有一臉笑呵呵的小花,還有忠誠護主的潘子,三叔,瞎子……
潘子的那段,是最難過的,說不上極其慘烈,但就像一把鈍刀,生生的給你劃到口子,你看著它皮開肉綻,揪心的痛,然后無能為力。“小三爺你大膽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從此后,你搭起那紅繡樓喝一杯,紅紅的高粱酒。”我從不知道,這首歌可以唱的這么灑脫,帶著看淡生死的坦然,跟英雄末路的悲涼。故事看到這里我也只是難過,然而,當吳邪返回到潘子的住處,看到那碗沒吃完的面條,發霉的豆子,這個時候,你才會忽然發現,那個和胖子扯皮,護著吳邪,被人砍傷了仍然眉頭都不皺的潘子,真的留在了張家古樓里,不會回來了。
還有悶油瓶和胖子,一個留在了巴乃,另一個去了長白山,守著青銅巨門。關于他們,我不知道該怎么用語言來表達,我只記得他們之間最感動的話,悶油瓶和吳邪胖子三人大鬧新月飯店之后,悶油瓶面對霍仙姑,只跟吳邪和胖子說了一句:帶我回家。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情,超越了友誼的范疇。我曾經跟身邊的人說過,你無法想象,一部小說里,沒有男女之情,海枯石爛的誓言,卻能讓你手不釋卷。無法割舍的,不僅僅是對故事走向的好奇,還有對故事中人物不舍得感情。
今年,20xx年XX月XX日,是張起靈回家的日子。那天,三叔給了我們一個結局:等一場千年雨歇。那天,無數稻米在長白山上齊喊著"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后會有期”、“我們只是好久不見”、“小哥,歡迎回家”。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永遠忘不了稻米們一起待到零點,一起喊出那句‘張起靈,歡迎回家’,一起刷屏。
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三叔的后記,他說當年大仲馬寫三個火槍手,寫到后面,自己一邊寫一邊流淚,在他的筆下,那些人都活了,三叔最后也說,寫到最后他感覺這些人好像真實存在一樣。這是一種感情,我們跟著故事,隨著鐵三角,隨著主人公歷經磨難,你會感覺,這些人就站在你身邊。樹上春樹說:“小說家就是創造生與死,關于愛情,讓人戰栗和哭泣,以及讓人大小不已的故事,讓人們意識到每個靈魂的唯一性。”此話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