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劇場兩出戲,一出暗戀,一出桃花源,一悲一喜,一靜一動,悲傷安靜與詼諧夸張,看似毫無關系,卻一語道破了感情的兩種走向——一失一得的不同結局。
現代悲劇《暗戀》里,江濱柳與初戀情人云之凡,在最為濃情蜜意之時由于戰亂而互相錯過,幾十年里來尋找未果,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偶然得知云之凡早已來臺,而登報尋人啟事。
古代喜劇《桃花源》中,老陶因妻子春花與袁老板私通,備受屈辱,借故外出打漁,卻偶入桃花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被治愈后又想帶妻子春花一起來桃花仙境,故返家,而春花與袁老板的生活已是另外一番光景。
江濱柳在錯過云之凡后念念不忘,幾乎窮盡一生的追尋,在幾十年的歲月里時常靜靜的泡一杯茶懷念那個山茶花一般的女子,就連結發妻子與孩子都不敢上前打擾,可見思念之深沉之忘我,甚至于之冷漠。也許應了那句話,越深情的人也越薄情。在耄耋之年,終于得見日思夜想之人,也不過是寒暄幾句人生境遇與境況。未見時思念濃烈,相見時卻平淡疏離。寥寥數語中有錯過的遺憾和未堅持等待的懊悔,然而我卻無比慶幸,分離讓他們留住了彼此心中最美好的模樣和時光,他們的記憶永遠定格在情感濃烈之時,而未經瑣碎生活的磨滅,云之凡永遠是江濱柳的白月光紅玫瑰,而沒有變成米飯粒蚊子血,從這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喜劇的結尾,悲與喜永遠都是一體兩面,哪里有單純的悲劇和喜劇呢?
而另一出戲里,含情脈脈甜蜜對視的春花與袁老板在經歷了諸多心機之后得償所愿的在一起了,然而過上的并不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歲月靜好的生活,袁老板并不可靠有擔當,而是濫賭成性,借酒消愁,春花也并不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而在瑣碎生活中披頭散發歇斯底里,還是當時那個美貌風情的春花嗎?《桃花源》也許就是《暗戀》的結局。而如果他們恪于人倫,發乎情,止于禮,他們不會是另一個江濱柳和云之凡嗎?平淡的生活啊,就是這樣的無情,它讓有些人日久生情,也讓有些人越走越遠,忘記了當初為什么而在一起。
當我們迫切的渴望某樣東西的時候,它遙不可及,撓的你心癢癢,得不到的最美好,擁有的卻不懂珍惜,人性使然吧。
寫到這里想起了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寫的《失樂園》,一個有婦之夫和有夫之婦偶然相識,狂熱相愛,但他們經歷過婚姻,知道再濃烈的感情再熾熱的愛都會因瑣碎生活和朝夕相對而變得平淡乏味,而他們在深愛的那一刻無比堅信愛對方,他們想要讓這份愛永恒,所以他們選擇了讓愛定格在最熱烈的時刻,所以他們纏繞相擁自殺。搖頭嘆息,人生實苦,我還是平淡的活著好了。
也許就是這樣吧,求而不得是遺憾,難以忘懷;求而得之是瑣碎,不勝厭煩。
誰又能道得清說得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