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 此書是關于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辟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術,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夜里讀書 讀陸羽的茶經 及見光州 又有茶事 茶葉 原來只是樹葉而已 不知為何人們覺此不錯 大抵有了火 有了水 有了口感的追求 醇香 清冽 醒神 茶列入中國士人喜歡的東西 陸羽人已不在 傳說他曾經是個孤兒 每思其作文 細微而要求頗多 畢竟是專家范 我也只能學學陶潛 不求甚解 我本生于光州 轄區今光山 固始 今人說是毛尖 也是取葉芽處 丘陵處 多此嘉木 茶圣說野樹最好 又說定為清晨采摘 泉水最上 如此 我定吃不到那優美而醇香的茶湯 只是那時仿佛看到陸羽一人漫游山泉 自得其樂 茶經是否可以和廣陵散說一嗎 不知中國是一個千年文明古國
禮儀之邦,崇尚禮節。中國有句民諺:無茶不成禮,中國茶文明傳達的是純,雅,禮和茶道的精神理念,傳播的是人與自然的交融,啟發人們走向更高的生活境界。 茶藝人士說,喝茶的環境對于喝茶的人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這就在于喝者的心情。 喝綠茶可以消暑,冬喝紅茶可以祛寒;大口喝茶可以解渴,小口品茶可以知味。人未改,茶是茶,不同的時節,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喝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因而對于真正的品味者來說喝茶自有喝茶的樂趣在。飲茶,既可以養生又可以治病,茶葉中既有營養的樂趣在。飲茶,既可以養生又能治病,茶葉中既有營養成分又有藥理作用。如果能根據自我體質,選用適宜茶療方,對增進健康,增進體質定會有宜。 “冷水泡茶慢慢濃”這是一句值得人們細細品味的喝茶人的妙語。喝茶人總想說出茶的滋味,卻不知道茶的滋味,就在喝茶的過程中,喝茶時,要從中體會“所喝的是什么味道”及其敷衍著生活的滋味,將一份“如何品味”的心思塞在心里,恐怕就全把真正的滋味放過。 平淡的水溶入幾片茶葉,就成為茶;似水流年,平常的生活,若是有了一顆自覺他的心,就會充滿歡喜,這像宋人杜少山的詩句所寫“寒夜客來茶當酒,竹枋湯沸火正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