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匆匆,斗轉星移,轉眼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抗美援朝的硝煙,因為一部《長津湖》的電影,再一次清晰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在這段永遠被銘記的戰爭史里,無數英雄用血肉之軀保家衛國,這種精神一次又一次激蕩著我們的心扉。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這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一流、戰功顯赫的敵人第10軍,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激烈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敵人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敵人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愿軍在東西兩線的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該部電影敘事精煉,場面宏大,情節緊湊,通過一些實力演員入木三分的表演,還原了當時慘烈的戰爭場景。看完這部電影,作為審計人,我覺得,如果將審計工作當作戰場,我們應該向這些英雄人物學習些什么呢?
信仰傳承學伍千里。伍千里的家國情懷令人印象深刻,在家,他是頂梁柱,一心為家人著想。在戰場,他更是硬漢形象。敵人喝熱咖啡,我國志愿軍只能啃凍土豆,在基本的溫飽都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可當有人問起,這場長津湖戰役一定要打嗎?得到的答案令人哽咽:如果我們不打這一仗,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審計人應當學習伍千里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始終保持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堅持真理和正義,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忠誠于審計事業。審計人要有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執業情懷,樹立敬畏權力,慎用權力的意識,更好地擔當起審計責任,有效發揮審計在國家治理、反腐倡廉建設中的作用。
新人榜樣學伍萬里。伍萬里本來是在河邊打水漂玩耍的孩子,卻因為二哥探親萌生參軍的念頭。到了部隊什么都不會,連子彈長什么樣子都不知道,天真一覽無遺,但正是這樣一個孩子,卻要殺敵當英雄,真是讓人擔憂。直到二哥和雷公給他講了戰爭的目的和意義,他才摒棄個人英雄主義,融于連隊,在戰場上跟敵人周旋,利用自身手疾眼快的天生優勢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硬是把自己淬煉成一個勇敢的戰士。他不只是有一個優秀的二哥,還有一個耐心教他的師傅“雷公”,雷公告訴他,讓敵人瞧得起才叫硬氣。
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作為審計新人一旦加入審計隊伍,也就意味著工作的辛苦和勞累,但要有伍萬里一樣的精神,不僅要樂于向前輩學習請教,敢闖敢干,又要融入隊伍,關鍵時刻團隊的力量能發揮超乎尋常的作用。審計新人雖然業務能力不足,但只要善于學習,不恥下問,拜師學藝,加上思維敏捷,樂于思考,一定能在新時代審計事業上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