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捧起《悟空傳》,心中不免有些漣漪。如果說,初讀此書時是激動,是難忘。那么再讀此書,則是對傳統(tǒng)西游認識的再次顛覆。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不同的西游。今何在的《悟空傳》呈現(xiàn)的是一個叛逆無常,甚至可以說的是荒誕的西游。在這里,沒有正義凜然的孫悟空,沒有可愛憨厚的豬八戒,也無一心只向佛祖的唐玄奘。有的,是奮力掙脫禁錮的孫悟空,違背天庭的豬八戒,挑戰(zhàn)如來的唐玄奘。所謂的神真的是那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一塵不染的神仙嗎?在看到《悟空傳》中那高高在上,無視世間蒼生,冷血,虛偽,自恃天地間主宰的神。我第一次對神那完美形象有了質(zhì)疑,這樣的神,到底是神還是魔呢?一個人的一生,若無欲無求無情,那么永生又有什么意義呢?而那一個個我們印象中邪惡污穢的妖,奮力爭取自由,與神給他們劃下的那所謂的“命運”斗爭,倒是比神更加有血有肉。
今何在筆下兩個孫悟空,一個是打死唐僧,大殺天庭,狂傲的齊天大圣。另一個五百年后,忘記自我,一心求佛的孫悟空。然而最終,狂傲的大圣被如來打死了,結(jié)局悲慘。金蟬子走遍世間,用千年修為與如來作賭,他要修的是大乘,要世間圓滿。賭注即是有沒有人能擺脫如來的控制。結(jié)果,金蟬子輸了,灰飛煙滅。如來也沒有贏,因為他深知,孫悟空即使死,也沒有遵循他的掌控。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肉體雖死,但精神是永存的。
如來想讓孫悟空否定自己,然而一顆自由的心是無論如何也打不倒的。
流星雖然短暫,但那一瞬間的美麗讓人銘記,人的一生總要有意義,漫長黑暗的生存毫無意義。
在這看似荒誕的文字背后,卻時時透露著一陣蒼涼,那是關(guān)乎一切的存在。就像“人不能活在幻想里,認清現(xiàn)實。”把神比作生活,把妖代入我們。對比現(xiàn)實,我們逐漸無力且疲于反抗生活的安排,臣服于被安排。有些人在經(jīng)歷了越來越多的無奈和冷漠后,都變得麻木,改變了自己,放棄了反抗,失去了初心,也弄丟了自己。
也許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個體,但卻絕不能甘于平凡,接受一切安排,被生活的條條框框盤成了傀儡,那么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深愛過,我奮戰(zhàn)過,我不在乎結(jié)局?!苯鹣s子問何謂大道,悟空問何為正義……這偏離了原著嗎?
這天,擋不住那跳動的心,擋不住那自由的魂。年少總是輕狂高傲,只愿不忘初心,即使被磨平了棱角,卻仍堅守自己,歸來之時仍是少年?!段蚩諅鳌纷屛铱吹搅瞬灰粯拥奈饔?,我受益頗多。怎能忘了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