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難得一見的家教類原創書籍,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許多有關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現實生活中,陪孩子寫作業,已成為許多家長的任務。孩子上小學后,整個家庭生活方式都會發生變化。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有了一種叫“作業”的東西,它能帶來此后一連串的變化——作業事關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事關未來的升學,升學又決定了事業前途……書中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松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
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后,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現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讓孩子愛上它。
很多老師都說過這樣的話:這孩子,如果不學習,還是蠻可愛的。換言之,在學習上,這孩子是不可愛的,是讓人頭疼的??墒窃趯W校、在家長眼中,學習卻是最重要的,學生學生,不學習那哪行???于是,這孩子就被貼上了“不可愛”“差生”的標簽。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平時都是那么活潑可愛,聰明機靈,而在“學習”這件事上就變成差生了呢?“你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在學習上不用心,不刻苦。
”這是老師說得最多,而家長們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有的老師一直以來也是這樣認為的,并以此來教育學生和子女,從不以為有什么問題。但尹老師說:“學習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 記住了,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我想,假如我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家長,用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來教育學生,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