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舉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則曰:有此一口氣在,皆可為之。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4、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謾守藥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陰剝盡丹成熟,跳出樊籠壽萬年。
6、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7、入無窮之門,以游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
8、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0、置猿檻中,則與豚同,非不巧捷也,無所肆其能也。
11、養神惜氣以持盈,喜墜陽兮怒損陰。兩目內明馴虎尾,朦朦雙耳聽黃庭。
1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14、修道者,當未了道,必先正己,既已了道,又須正人。
1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16、美之所在,雖污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高隆,世不能貴。
17、蓬島還須結伴游,一身難上碧巖頭,若將枯寂為修煉,弱水盈盈少便舟。
18、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19、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只有正視差距,才能奮起直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22、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23、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24、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5、日清閑一日仙,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26、養生之士,先寶其精,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神旺則身健而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