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破曉的時候最好。漸漸發白的山頂,有點亮了起來,紫色的云彩細微的橫在那里,這是很有意思的。”翻開厚厚的《枕草子》,第一段文字就這樣驚艷地映入眼簾。
《枕草子》的作者叫清少納言,完著于公元1001年。它既不是詩歌,也不是物語,而是一本隨筆集,走到哪兒,記到哪兒,寫到哪兒……
《枕草子》厚厚的一本,五百多頁,有很多注釋,很符合譯者周作人先生的寫作風格。
《枕草子》中的瑣碎小事,大都是曾經被我們粗枝大葉忽略掉的細節,卻是如此美妙。在清少納言的筆下,樹木、河川、瀑布、鳥、蟲,像童話一般有趣起來。
“里是逢坂里,眺望里,寢覺里,人妻里,信賴里,朝風里,夕日里,十市里,伏見里,長居里。妻取里,這是自己的妻給人家所奪去了呢,還是自己強娶了人家的妻子呢,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很有意思的。” 不要認為讀起來很枯燥,其實“都是很有意思的”,有日本人對生活的開朗與熱愛,也有他們起名的可愛和有趣。
《枕草子》真可謂是一條“審美之路”。在讀看似無聊的文字時,從字里行間可以發現新事物;在讀到十分有趣時,自己不禁微微一笑,從中選取一些片段,代進自己的生活中,你會發現,閱讀原來可以變得那么有趣!比如:
“覺得很是可氣惱,我也不開口,只把硯臺底下的紙扯了一角,在里邊寫道:潛在水底的海女的住處,不要說出是在哪里吧,所以請你吃昆布的啊。”
清少納言特別愛用李白、白居易等唐人的詩句來與人交談,描寫事物。其實,不只是她一人,宮廷中許多人像中田、大納言,都喜歡中國的詩歌藝術。
其實,那時整個日本都流行著中國文化。比如:他們也過端午節,有人在江邊祈拜屈原;元旦和我們一樣熱鬧,也有祭禮……
在《枕草子》中,除了最多的“很有意思”,還有一些宮中的趣事。
“又有一回,天皇由衛兵藏人陪從著,在殿上沒有人的時候,獨自站立著,看見火爐里冒起煙來,天皇說道:
‘那是什么煙啊?你且去看了來。’衛兵看了之后,回來說道:
‘海面上搖著櫓的是什么?
出來看的時候,乃是漁夫釣魚歸來了。’
這樣的回答,很有意思。原來是有只蛤蟆跳進火里,所以燒焦了。”
《枕草子》是一本風吹到哪頁,便可從哪里讀起的書,那些美麗的文字,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沉浸在書中的意境中吧,去細細體會文字的表情與顏色;讓我們用心靈的窗戶,去發現、去捕捉世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