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千字文》結緣是因為老師課堂上的一個小故事。故事是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當時的皇帝想讓后代在太平盛世多讀書,但苦于缺少啟蒙書籍,于是命人從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碑文中印下一千個不同的字,交給一個叫周興嗣的人,讓他拼出一篇文章。他一夜之間就拼湊出來了,也就在這一夜他因冥思苦想頭發和胡子都白了,這才有了我們讀的《千字文》。
聽完這個故事,我對周興嗣欽佩之極。假期我就纏著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千字文》,拿到書的我如獲至寶愛不釋手。雖然有很多不認識的字,但通過查資料和詢問長輩,我順利地讀完這本書,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感受。這本書4字為一句,一共250句,整整一千字,并且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且那么有條理有邏輯。想來周興嗣是何等的厲害的人物,居然能在一夜之間完成這千古名篇,因此我對周興嗣更加敬佩了。
如果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千字文》便是我學習路上的一個重要階梯。閱讀《千字文》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的句子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意思是做人要知過必改,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不要放棄;不要去談論別人的不足和短處,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長處就不思進取。
讀完《千字文》,我雖并未完全理解其中深意,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像周興嗣一樣厲害的人,還要做一個博學、有修養、有原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