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我不禁在心中反問自己,在平日里生活中,我到底是扮演著溫柔慈愛地經常說著“精彩極了”的媽媽的角色,還是扮演著用嚴肅冷冷地語氣說著“糟糕透了”的爸爸的角色呢?應該是兩者都有,但后者多一些吧。
記得張沐曦有一次跟我說:“媽,你每次都喜歡在我正高興時給我潑冷水。”是啊,在她正津津有味地讀著喜歡的故事書的時候,我就會打斷她,讓她趕快去完成作業、背單詞或是練習鋼琴,以便能晚上早一點睡覺;在她正洋洋得意地給我看她剛完成的一篇作文時,我總是給她挑出一些我認為的不足讓她修改;在她參加鋼琴比賽沒有正常發揮后,就問她為什么那么緊張,沒有發揮好……
有時候看著孩子失望甚至流著淚的背景,我的心中也不免難受并自責起來,是不是應該多鼓勵孩子、多夸贊孩子,讓孩子增加一些自信。可又一想,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是要經歷一些挫折、失望,鍛煉一顆堅強的心也是必須的。
回想自己在教育孩子這一路的學習中,從一開始的簡單粗暴,到現在多傾聽、指出錯誤不足、多鼓勵,自己也在不斷的學習。在現今這個紛繁復雜、節奏忙碌的社會生活,我相信咱們班的爸爸、媽媽們在陪伴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也都扮演著像文中那經常說“精彩極了”的媽媽或是說“糟糕透了”的爸爸這樣的雙重角色,我想我們的孩子也會像書中的作者一樣最后會明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去。
那么我們就用這雙重的愛來呵護孩子、陪伴孩子,靜待孩子如花朵般綻放,或是靜等孩子長成參天大樹,亦或是牽著讓我們慢下來,陪我們看風景的蝸牛—我們的孩子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