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傳說》,感受頗深,真的,我覺得這真的是皮克斯的巔峰之作,三年磨一“箭”,這把箭,射進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皮克斯用一位10世紀蘇格蘭高地的另類公主完美的詮釋了從魯莽到勇敢的心路歷程,詮釋了母女之間那份最真摯的愛……
10世紀的蘇格蘭高地,還沒有被英格蘭占領,充斥著一片蠻荒的氣息,可就是這片蠻荒,卻把觀眾帶入了一個神奇的旅程。整篇文章以呢喃精靈為線索,采用母愛和勇敢的雙中心思想,講述了一位魯莽的公主從憑借外力改變命運到發現愛的真諦的歷程,這種歷程,雖然夢幻,但是來的真實,也只有蘇格蘭這片魔幻大陸,才能夠如此夢幻。
下面總結一些我自己看電影發現的華美的情節,亦或是一些伏筆,我不得不佩服皮克斯的工作人員們,伏筆埋得太過自然,讓人很難發覺:
國王和弓
這為梅莉達日后與她父親相似魯莽的'性格埋下了伏筆,她的父親把弓放在桌子上,梅莉達也把弓放在桌子上。另外還有艾里諾說國王不信魔法也為之后梅莉達對國王說艾里諾變成熊的時候國王的不相信并且追殺熊引出后續情節埋下伏筆。
艾里諾的故事
王后的一個故事就埋下了兩個伏筆,其一是為梅莉達在第二次被呢喃精靈引路時發現的古老王國做鋪墊;其二是為她所在王國的四個部落的紛爭,以及梅莉達在故事中段所做的演說做鋪墊。
劃破掛毯
為故事后續發展,發現古老王國里如同掛毯一樣的碎石及巫婆所說的話埋下伏筆。
巫婆的話
巫婆在故事先后所說的兩句話分別埋下了兩個伏筆:一是先前有一個王子也做過同樣的事,為那頭黑熊魔度做鋪墊。二是巫婆所說的:彌合被虛榮蒙蔽的裂痕,這句話很重要,不但間接為古老王國的大王子做鋪墊,還為最后的母女冰釋埋下伏筆。
變成熊的艾里諾放下冠冕
這就是剛才我所說的小懸念,這是整個故事中埋得最深的伏筆,因為巫婆說想要破除魔法就要彌合被虛榮蒙蔽的裂痕,而那個冠冕,就代指虛榮,在她親自下水抓魚時,他放下了冠冕,和女兒共同在河中嬉戲,這意味著,只有放下虛榮,才能夠發現真愛,而虛榮的裂痕,從這一刻開始,修復了。
故事發生在蘇格蘭,自然少不了風笛,皮克斯真的很尊重史實,沒有在公元10世紀就讓《優雅》提前誕生。而那些古老的樂曲也自然而然的把觀眾帶入了1000年前的蘇格蘭。
另外,故事匯總的插曲運用得當,讓觀眾很好的理解電影中人物的心情,讓我們如同進入劇中一般。
以上提到的幾點,以及我沒體會到的很多點,共同造就了這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亮點在于公主沒有王子。我卻不敢茍同,它的亮點在于脫離了男女真愛,而是從另一個角度打破了我們的思維定式,讓我們感受到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