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文誠信(1)
上個周六的下午,天氣有些熱。我路過一家書店,便進去看書。因為是老顧客了,店主人向我推薦了幾本好書。我津津有味的看著正帶勁的時候,店主人說要去接一批新書,讓我幫忙看會書店,我爽快地答應了。店主走后,我就讓自己走出書的世界,幫她照看著書店。
過了不久,天色暗下來。不一會兒,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人們大喊“下雨了,下雨了。”暴雨轉眼間傾盆而來,我慌忙把門外的雜志收起來,關上了門。天空接連不斷的電閃雷鳴,使人戰栗。即使在房門口,我依然被雨珠淋濕了頭發。這時候,我想:糟了!這么大的雨,我又沒帶傘,怎么回家呢?一會兒天就黑了,要不然現在就趕緊跑回家吧。但在我心中還有一個小而堅定的聲音對我說:“不行,你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老師不是天天教育我們要講誠信嗎?”于是,這兩種聲音不停地爭斗。這時在我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個故事: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不小心砍倒了他父親種的櫻桃樹,他父親很生氣,發誓要狠狠懲罰肇事者。但當華盛頓主動向父親承認錯誤,他父親不僅沒有懲罰他,還夸獎他是個誠實的孩子。想到這,耳邊那個誠信的聲音獲勝了。于是我也放棄了回家的念頭,在書店里耐心的等待店主回來。這時候,雨也不像剛才那樣瘋狂了,有節奏的下了起來,仿佛也在鼓勵我誠實守信呢!
終于,書店主人回來了。她見到我,驚奇的目光中,透出欣慰。“我以為你早跑回家了。”她感激地對我說,“謝謝你,幫我把門外的書收進來,你真是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聽到阿姨的夸獎,我害羞的低著頭,心里美滋滋的。
雨也漸漸停了下來。經歷風雨后,天邊出現了彩虹,像一座七彩橋架在空中。以后只要我來到這家書店,阿姨總會熱心的向我介紹信道的好書。
學校的誠信教育猶如春風化雨般的在一個個學生心中播種下誠信的種子。只要我們細心的呵護它,它就會伴著陽光和雨露悄悄地發芽,長大,也許不知不覺中會長成參天大樹。
教育作文誠信(2)
關于誠信教育的作文【1】
俗語中曾經提及過:人的嘴巴所表達出來的都是最迷人的字眼,傾吐的是最真摯的情感。
最大程度的誠實是最好的處世之道。
日本的誠信教育幾乎可以貫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經常教育孩子“不許撒謊”,到學校里濡染的是“誠實”二字,到公司里“誠信”幾乎是普遍的經營理念。
誠,不欺心;誠;不欺人。
經濟市場中,時常有一些不法的販子,靠斷斤缺量來謀取自己的利益,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欺騙了自己最真誠的心。
也因此,這些人的做法最終得不到消費者的肯定,生意也少了,這是失信于人的代價。
誠信從娃娃抓起。
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真誠的氛圍,是學校的任務之一。
“嚴謹、誠實、守信”這些字眼都是經常被提到的。
他們認為在孩時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辨別能力是最重要的時期。
教師常解釋道:誠實就是對所有人都要以誠相代,有品位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誠實,因為誠實,所以要一諾千金,以堅強意識實現諾言。
可見,學校教育非常重視從娃娃時抓起誠信教育。
常言道: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中國文學史上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某鎮的一條村里,凡有勇之士都在準備著防狼工作,有一頑皮少年知道了,為了尋開心,他兩度大叫“狼來了”,引起全村雞犬不寧。
然而,當他再做鬧劇的那晚,狼真的來了,盡管他再聲嘶力竭,村里人也不以為然。
最后,他死在了他的一句“善意的謊言”之下。
誠信的道理言不盡,誠信的事例處處皆是。
我們應當用平常心去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創造一個共享誠的世界,則感情會因誠而充實,生活會因信而美滿。
關于誠信教育的作文【2】
朋友,你知道喬治。
華盛頓是何許人也嗎?他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總統。
而他之所以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他從小接受的“誠信教育”。
而《一千棵櫻桃樹》也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它的大概內容是:華盛頓小時侯幫他爸爸砍雜樹,不小心砍倒到了一棵小櫻桃樹,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如實向父親承認了錯誤,決心接受懲罰。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父親不但沒有責怪他,跟沒有懲罰他,反而還對他的誠實行為大加贊賞。
也正是因為父親對他從小的正確引導,才使得華盛頓掌握住了自己此后人生的方向盤。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他們最早在我們的心田里播撒下了誠信的種子,給我們講“狼來了”的故事,教育我們不要說謊,誠實做人。
盡管父母不能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他們只能攙扶著我們走過人生的一小段路,而剩下的路也得靠我們自己一邊摸索一邊前行了,但只要我們好好利用父母留給我們的許多寶貴的經驗、教訓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章節--學會誠信待人。
那么,我們就能上演個加美好的人生大戲。
這足可凸現出誠信對一個人的一生的影響有多大!
誠信誠信,誠實和信任是它的主心骨。
但無奈的是,當今社會中的“誠信”是越來越缺乏,越來越脆弱了。
國家的發展帶動了社會的進步,在大肆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快速發展的同時,人與人之間隔著的“心墻”卻是越來越厚了,你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你,在人情事故著張無形大網的籠罩下,人們只得無奈地選擇沉默、居中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網內,生怕掉入一個被別人事先設置好的坑兒,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傷心事。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文章中滿是無奈、氣憤、抨擊和宣泄。
作者吃了一頓不過幾塊錢的早點,買想到在付錢時發現自己被偷了!她向店主解釋,卻引起了店主的疑心。
任她押手機、押車子、押證件,一怒之下,甚至要將親生女兒給押在店中,但遭老板反問:“這小孩兒不像是你的,倒像是拐來的”作者實在是有口難辯,而這個死心眼的老板又是無論如何不肯相信她。
無奈之下,她只好再打電話回家,讓家人從很遠的家中趕過來送幾塊錢的早點錢,而她卻因為這個“意外事件”,耽誤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可笑吧?可這的的確確是事實啊!掀開浮華,我們必須承認,在物質發展的同時,精神上的某些方面還是沒有跟上這快節奏的腳步。
盡管這是社會存在已久并且愈演愈烈的現象,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點點,試著相信別人多一點點,那不就能制止它的瘋狂發展了嗎?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每個人都以次為基本的道德準則,重新建立起一個充滿誠信的、互幫互助的社會大家庭,讓中華這條巨龍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關于誠信教育的作文【3】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有信與義。”是呀!世界上哪一位誠實守信的人,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世界上哪一個守信、講道義的國家不會繁榮昌盛呢?所以,我們從小就要知道陪伴自己快樂成長的兩個字:誠信!做好這一點,就為你的人生道路的通暢加上了十分。
“曾子殺豬”大家都很熟悉吧:曾子妻子要趕集,孩子也鬧著要去,她逗著孩子說,回來殺豬吃。
孩子不鬧了。
妻子回來后,見曾子殺豬,連忙阻止他。
可曾子卻以誠信來教育她。
最終,曾子還是把豬殺了。
曾子是誠信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這個故事之所以千年聞名,是因為它昭示著:不要欺騙他人。
欺騙他人就是欺騙自己——因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同樣,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膽大的和一個技術高的人,他們是朋友。
有一天,兩人在閑談,突然,膽大人的鼻尖上有一片灰塵,另一個人掄起斧子,將灰塵用斧“劈”了下來。
后來,膽大者因病去世。
有人問技術者:“你怎么不在露一手呀?”他說:“因為沒有人相信我。”
這些故事同樣讓人們懂得誠信,但現代人無人理會,并且還大批生產劣質商品銷售。
這些不良現象,經銷商們還以假充好,以電視廣告來快速宣傳。
這就是現代社會的人們!無恥的人們!更是危害社會、不懂得誠信的人們!這遠比朋友間失信的危害要大得多!
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更寬廣的是天,比海和天都更寬廣的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所以我們要從現在起做一名懂得誠信的人,因為:
誠信是金!
教育作文誠信(3)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么做?”的問題。“我應該怎么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么做事?二是我應該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圣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并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并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