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醉人(1)
醉,可以是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自由灑脫,可以是廬陵醉翁歐陽修的遺世獨立,或者它也可以是一種情感的沉淀與激蕩。
小時候,家里有臺豆?jié){機,每天早上起來總能喝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豆?jié){。豆?jié){機里的豆?jié){足夠一家三口每天早上的供應了,而且都是按順序發(fā)放。我喝第一杯,奶奶喝第二杯,而媽媽卻總是喝最后一杯。剛開始我不以為意,但到后來我越來越納悶:“為什么媽媽都是喝最后一杯呢?”好奇心驅(qū)使我要一探究竟。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來到了廚房問媽媽:“媽,為什么你總是喝最后一杯豆?jié){?”媽媽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說:“傻孩子,你不懂,最后一杯總是最美味的。”說完媽媽徑直走出了廚房,似乎要隱瞞些什么。我聽完這句話就有些生氣,心里在想:媽媽這個大壞蛋,這么自私,總是把最好的留給自己。我盤算著明早要早點起來,趁媽媽不注意,喝到最后一杯豆?jié){,嘗嘗媽媽口中的美味。
天剛蒙蒙亮,媽媽已經(jīng)起來煮豆?jié){了。我輕輕地翻開被子,為了不弄出聲響,我連拖鞋都沒穿,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就這樣,一個“江洋大盜”橫空出世去偷心儀的“寶藏”。
我輕輕地把門推開,只聽“咔嚓”一聲,我驚出了一身冷汗,還好細微的聲音并沒有引起老媽的注意,差點就暴露了,虛驚一場。我來到客廳,蹲了下來,也許是幸運女神的眷顧,外面的廣播聲為我做了掩護,我哧溜一下鉆到了餐桌底下,離“勝利”只差一步了。望著在太陽下格外耀眼的第三杯豆?jié){,我對它的欲望更加強烈了。趁媽媽轉(zhuǎn)身之際,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到了所謂的“寶藏”。我藏在桌子底下,滿足地看著這第三杯豆?jié){,接下來就是細細品嘗了。我啜了一大口,才發(fā)現(xiàn)不對勁,媽媽所說的“美味”,喝下去全是豆腐渣!“媽媽你騙人,這第三杯豆?jié){根本不好喝!”媽媽聽完這句話,只是笑笑不說話……
直到現(xiàn)在我才知道,其實第一杯豆?jié){是最香醇、最好喝的,而媽媽口中“美味的第三杯”盛的卻是最下面剩余的殘渣。
一杯熱乎乎的豆?jié){,喝在嘴里,暖到心窩。我會永遠記得這杯醉人的豆?jié){。
也醉人(2)
明媚的春光中,幾株粉色的倩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不由得加快腳步。
遠遠望去,一棵棵海棠樹上掛滿了粉色的“小絨球”,就像小兔子毛茸茸的小尾巴。走近細看,粉色的花瓣層層疊疊地簇擁在一起,中間還垂下幾痕細細的花蕊。每一朵花都連接著一根細長的莖,兩三根花莖連著兩三朵海棠花,湊成了粉嘟嘟的“小絨球”,懸掛在樹梢上。
微風拂過,粉色的花瓣徐徐落下,好似一只只輕盈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調(diào)皮地落在行人的肩上,有的勇敢地跳到車頂上飛馳而去,還有的乖巧地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
閉上眼睛,鼻尖卻沒有嗅到濃烈的香味。心頭涌起些許失落,我不禁想起了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一生有三恨,第一恨就是海棠無香。可是為了留住海棠美麗的身影,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現(xiàn)代畫家張大千都用畫筆展現(xiàn)了她的嫵媚多姿。
海棠不僅入畫,還引得詩人們詩興大發(fā)。宋代詩人楊萬里不吝詞藻夸贊她“垂絲別得一風光,誰道全輸蜀海棠”;宋代詞人蘇軾為了一睹她的芳容感慨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殘酒未銷便寫下“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如此婀娜的垂絲海棠,也有她獨特的花語。媽媽說,垂絲海棠又名腸花和思鄉(xiāng)草,象征著游子的離愁別緒。她還有雅號“解語花”,被稱作善解人意的花。
抬頭,那一樹的粉色格外嫵媚,一大簇一大簇,猶如樹媽媽美麗的頭紗。我徘徊樹下,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離去……
也醉人(3)
漫讀詩書也醉人--對句讀后感作者:時差1,對句:不嫌山野難酤酒[yngi]
出句:漫讀詩書也醉人[觀自在]
2,對句:休怨醇酒非知己[我愛我心]
出句:漫讀詩書也醉人[觀自在]我想如果我去對出句,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也"字,表示轉(zhuǎn)折的關聯(lián)詞。有了這點意識,就應該從"流水對"上考慮。漫讀詩書,是多么愜意,多么令人神往的生活!《論語》中有一段記載:"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簞食瓢飲,身居陋巷,清苦極矣!但,是什么能讓顏回式的讀書人繼續(xù)支撐著,甘愿忍受著這樣的生活呢?古時候不比現(xiàn)在,當時的窮書生要讀到一本好書是多么不易!隨園主人袁枚著《黃生借書說》載:"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有了這些印象,我們對"漫讀詩書"的理解就更深了:得之不易,讀之則迫切細心。再更深一層想:詩書為什么醉人呢?在國人心目中,詩書不是知識與真理的化身嗎?此時豁然開朗:讀書人在求索哲理獲得真理的過程中陶醉了。再完整地看一遍出句:漫讀詩書也醉人它不是空洞的,自我安慰的話,它是愛書愛知識的人的豪言壯語!那么對句時適宜刻畫一下讀書人的生活環(huán)境了。對句1:休怨醇酒非知己意境較佳。可惜怨字出律。我們知道,下聯(lián)如果缺少上聯(lián)的輔助刻畫,則"漫讀詩書"的人可以理解為寒士,庸人,才子,富商等等有讀書情趣的人。但從"醇酒"一詞中可以很合理地揣測此人必為風流雅士,他至少在經(jīng)濟上不足慮的'。"休怨醇酒非知己"---不難看出,作者刻畫了一個瀟灑但又帶有些消極色彩的高士形象。這點是成功的。再細加揣摩,我看到了一絲遺憾:上下聯(lián)的反差不大,展示了高逸的生活之余,我捫又還有什么收獲呢?對句2:不嫌山野難酤酒看到此對句時,我不禁拍案。"山野難酤酒"不正是"簞食瓢飲"的另一個側(cè)面么?山野之地,沒有了鬧市的喧囂,看不到車水馬龍,甚至是與世隔絕,自然"難酤酒".而"難酤酒"只是生活上的一個小小不便而已.聯(lián)系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講,在這種地方,住房出行醫(yī)療教育等等都很成問題的.因此,"不嫌"道出了讀書人"富貴于我如浮云"的出世態(tài)度.最后縱觀成聯(lián):不嫌山野難酤酒漫讀詩書也醉人上下溶為一體.七字對句,向我們傳達了一個強烈的信息:物質(zhì)上雖然貧乏,不妨做精神的強者.這是多么有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啊!
(中國大學網(wǎng))
也醉人(4)
書,有著一股獨特的香氣,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香,這股香氣浸潤了你的心田,使人感到無比的幸福。從小,我就喜歡聞這種書香,在淡淡的味道中,我漸漸長大。
讀《安徒生童話》,讓我感受到了童話的想象色彩和魅力,和童話中的人物親切地對話;讀《十萬個為什么》,讓我懂得了許許多多的科學知識和道,理常識;讀《草房子》讓我認識了勇敢的桑桑,善良的秦大奶奶和細馬;讀《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人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還要樂于助人,有一顆愛心;讀《西游記》,讓我認識到了法術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傻得可愛的豬八戒,有愛的沙僧,善良的唐僧;讀《老人與海》讓我知道了要堅持不懈,不要輕易就放棄,就算輸了,只要努力,下次說不定就贏了;讀《魯濱遜漂流記》知道魯濱遜是一個勇者,被帶到那個荒無人煙的海島后,他并沒有氣餒,而是在那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家,生活了下去,有一次在島上病得很嚴重,也沒放棄,最后就好了,而且還遇到個人一起逃離了海島。只在心中有一個信念,就一定會成功的,還一定要懂得堅持,堅持就會勝利……
書,會伴著我們一起成長,它教會我們許多知識,而在生活中,也正需要這些知識。
記得有一次,我媽媽燒了一條紅燒魚給我吃,就匆匆忙忙地趕著去上班了,我邊享受著美食,邊叫著:“好吃!好吃!真好吃!”卻沒想到不幸的事發(fā)生了——魚刺卡在了喉嚨上,我咳了幾下,卻沒咳出來,疼得眼淚直流,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萬般無奈之際,我想到了曾經(jīng)看過書上所寫的,醋這種東西,喝幾口就可以把魚刺輕化掉。剛好家里有,我連忙喝了兩大口,果然,喉嚨一點也不那么難受了,然后再去醫(yī)院檢查,最后化險為夷。你看,書的力量是不是很偉大的?
那種迷人的香味,在孤單無助時陪著我,在沮喪時帶給了我希望,在迷茫時,教會了我成長的道理,使我變得更加睿智……書,它是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是我最大的希望!這種香味,哪能不醉人?
晨曦中,翻開一本好書,幽香裊裊,我在書香中繼續(xù)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