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學問(1)
街角一瞥,映入眼簾的景象,或許是平日可見的小動物,或許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花小草。這些東西,雖然看似與珍貴的鉆石、珍珠無比,但你如果仔細的、深入的去觀察身邊的事物,也許會有前所未有的新發現。
在璀璨晨曦的照耀下,漫步在農村山路中,用那濕亮的眼眸細微的觀察路旁的事物,會發現,看到的,不再是以前的平凡,而是與眾不同的瑰麗。
炎炎夏日午后,我一如往常在田野間散步,沒想到竟發現了從沒見過的生疏臉孔。他看起來非常文雅,全身盡是寶石藍色的裝扮,衣服有著鮮血紅的點綴,頭戴著一頂皇冠。之前我竟然都忽略了這位特別的“客人”。
最近每天,這位特別的“客人”總會熱情的向我們打招呼、問好。原本羞怯、害怕的我,也把心中那顆充滿著警戒心的大石頭放下,我不僅開放了許多,胸口也不再有著悶感。我鼓起勇氣,也向他揮了揮手,露出燦爛的笑容。
他總是在雞舍里徘徊,聽著“他”高歌一曲,我呆若木鵝的矗立著,心里便揮之不去。
你猜對了嗎?這位特別的“客人”其實就是鼎鼎有名的“藍腹鷴”。凡事只要多多留心、觀察,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留心學問(2)
今天早上醒來,我穿好衣服,見媽媽還在睡覺。我沒有叫醒她,餓著肚子等媽媽起來做飯。這時,我腦子里閃現一個念頭:我已經十二歲了,也該學做飯了。于是我來到廚房,看看有什么東西可做的。發現有些雞蛋和番茄。想起爸爸媽媽這幾天工作很忙,已經上火了,于是我決定燒番茄炒蛋。
我連忙撿起那幾個番茄,把它們拿到水龍頭旁邊,一個一個洗了起來。洗完后,我把番茄放到切菜板上,掄起菜刀切了下去。這一環節真是困難重重,我每一次切下去,總是差一點兒切指頭,僥幸成功。可又因為切得太重,番茄汁都濺了出來,弄得我身上一片紅。總算是搞定了切番茄的困難,現在要打雞蛋了。我暗暗自喜道:嘻嘻,打雞蛋這么容易,我肯定能輕松搞定,簡直是小菜一碟!我從抽屜里取出2個圓溜溜的雞蛋,又從消毒柜里拿出一個碗和一雙筷子。我輕輕地用雞蛋敲了敲桌子,可不料敲得太輕了,蛋殼跟本打不開!我氣急敗壞,用力地一敲,呀,太用力了!雞蛋里面的蛋黃和蛋清緩緩流了出來,可憐的小雞蛋落地身亡了。“別急,慢慢來,再試一次,嗯。”我自言自語道。埋葬了已經犧牲了的小雞蛋,我又從冰箱里拿出一個。嗚嗚嗚,這次還是沒能成功,雞蛋皮掉進了碗里,我的手上也滿是蛋清。還是不行,嗯,再試一個,這次一定得成功!“砰砰砰!” “咔咔咔!”“嘩!”耶!成功了!我終于學會打雞蛋了!哦,對了,還要攪拌!這可千萬得小心啊,別把好不容易打好的雞蛋攪出去。
唔,可以下鍋哦!我打開煤氣灶,待水燒干,澆上了一些油。過了一會兒,我就把雞蛋倒進鍋里,炒熟后盛在一個碗里,接著我把西紅柿倒進鍋里,在鍋里左右翻動了一會兒,再又把雞蛋放回鍋里,放了鹽和味精,攪勻后,倒進盤子里,一盤香噴噴的西紅柿炒雞蛋就做好了。
媽媽起來看到桌子上的飯菜,驚奇地問:“這是誰做的?”“我做的!”我自豪地說。“真的嗎?我的孩子長大了,會做飯了!”我聽著媽媽的夸獎心里美滋滋的。
這頓飯是我平時看媽媽做飯時一點一滴學會的,看來真是啊!以后在學習、生活中我還要認真觀察、處處留心,學會更多的知識。
留心學問(3)
清朗的早晨,我走在美麗的院子里散步,突然發現了一張不大不小的蜘蛛網。好奇心驅使著我,捉來一只小蟲子粘在了上面,這時從細小的墻縫里爬出了一只蜘蛛,它圍繞著蟲子轉了一圈,吐出細細的絲,把小蟲子裏住,也沒有吃,就又躲到了那個細小的墻縫里了,我站在那等了好久,也不見蜘蛛再出來吃小蟲子。于是,我就覺得很奇怪:蜘蛛有了美食,也不吃,這是為什么呢?
第二天,我又來到那張蜘蛛網旁,驚奇的發現,小蟲子的肉,己經被吃掉了,只剩下小蟲子的皮了,我的心中又有了疑問:為什么蜘蛛只吃小蟲子的肉,不吃小蟲子的皮呢?皮脆脆的,對于蜘蛛來說,不應該是磨牙的好工具嗎?
回到家,我查閱了大量的關于蜘蛛的資料,終于在《十萬個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原來,蜘蛛在吐絲的同時,也會在獵物的身體里射入一種液體,這種液體可以讓獵物的蛋白質變成液體,這樣,蜘蛛就可以安心的吮吸了!而皮沒有仼何營養,所以,蜘蛛是不吃小蟲子的皮!
大自然有許許多多的奧秘在等著我們,讓我們一起去探所和發現吧!
留心學問(4)
我們家養了一只小烏龜,它只有手掌那樣大小,穿著堅硬的綠色的鎧甲,皮膚十分粗糙,上面全是綠色的鱗片,它的頭的兩側各有一塊橙色的斑點,兩個小眼睛滴溜溜地轉著,仿佛時時刻刻都在注意著四周有沒有危險,它堅硬的殼涼涼的,用手一摸,它就會縮到殼里。
人們都說烏龜是冷血動物,冬天是要冬眠的,可是我們家的烏龜冬天不但不冬眠還生龍活虎的在盆里爬來爬去,看上去非常興奮,而且它好像無時無刻不想著從盆里爬出來,闖闖外面的世界玩一玩,有一次我以為在冬天它是不會吃食的,我就拿一塊肉逗它玩,沒想到他一下子伸出頭來,把肉搶走了把我嚇了一大跳,這些情況和書上所說的情況截然不同,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我,于是我打開了我的好幫手電腦,尋找問題的答案,原來烏龜是變溫動物,當溫度低于15攝氏度時烏龜就要冬眠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烏龜是因為天氣太冷了才冬眠的,而生活在家里的烏龜因為冬天家里有暖氣很暖和,所以它在冬天一樣快快樂樂的生活著,玩耍著, 當溫度達到25攝氏度時他就開始進食,我們家冬天的溫度達到了25攝氏度,正是烏龜進食的好溫度,所以它“搶”走了我手里的肉。
烏龜的生活習性真有趣!
通過我日常生活中的觀察,我發現了烏龜冬眠與溫度有著密切的關系,知道了一個小小的奧秘,我為自己的發現感到自豪。
留心學問(5)
有一天早上,我來到草坪上玩耍。我發現了一個驚訝的問題,有許多的螞蟻搬著許多食物號線要搬家一樣。
我仔細觀察起來,我發現他們到達了一個高高的樹洞里,這讓我產生了疑問,于是我上網,看書發現了原因啊!原來;證被水完全淹沒的螞蟻窩內的螞蟻是否會被水全部淹死,還可以通過水淹實驗加以驗證,試驗表明:受到水淹4個小時,沒有看出對窩內螞蟻的生命產生影響。既然被水淹的螞蟻窩內的螞蟻不會被水淹死,則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螞蟻就沒有必要進化出在即將下雨前選擇搬家的本能。生物進化的選擇往往是最科學的選擇,為了防止螞蟻窩被水淹,更科學的選擇應該是在開始建螞蟻窩時就將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而不是一次次地采取“勞民傷財”的搬家行動。難道螞蟻在建窩時沒有服從生物進化的選擇?由此看來,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采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比如,由于蟻群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由于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等等。至于螞蟻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為了防止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由于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于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系了起來。
原來是這樣啊!大自然可真奇妙啊!
四年級:孟旭陽
留心學問(6)
有一天早上,我來到草坪上玩耍。我發現了一個驚訝的問題,有許多的螞蟻搬著許多食物號線要搬家一樣。
我仔細觀察起來,我發現他們到達了一個高高的樹洞里,這讓我產生了疑問,于是我上網,看書發現了原因啊!原來;證被水完全淹沒的螞蟻窩內的螞蟻是否會被水全部淹死,還可以通過水淹實驗加以驗證,試驗表明:受到水淹4個小時,沒有看出對窩內螞蟻的生命產生影響。既然被水淹的螞蟻窩內的螞蟻不會被水淹死,則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螞蟻就沒有必要進化出在即將下雨前選擇搬家的本能。生物進化的選擇往往是最科學的選擇,為了防止螞蟻窩被水淹,更科學的選擇應該是在開始建螞蟻窩時就將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而不是一次次地采取勞民傷財的搬家行動。難道螞蟻在建窩時沒有服從生物進化的選擇?由此看來,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采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比如,由于蟻群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由于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等等。至于螞蟻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為了防止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由于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于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系了起來。
原來是這樣啊!大自然可真奇妙啊!
留心學問(7)
晚上,我又在電視上看到了關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去弄明白為什么會發生地震?
在電視上,我看到地震發生時,大地拼命的顫動、扭曲。我有思不得其解:為什么發生地震時大地在左右兩邊上下跳動呢?有時我還拿出一些東西進行試驗,但總是弄不明白。
于是,我詢問了許多高年級的學生,但他們都只有一個共同的答案:我對這方面的不清楚。他們的回答使我更加好奇,這到底是為什么?為了找到答案,我翻閱了很多書籍,終于在網上和《十萬個為什么》上找到了答案。原來地震在古代被看做是神在發怒。今天我們知道發生地震主要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地殼運動時,巖層受到強烈的擠壓、牽拉和扭曲,這個力量大大超過了巖層本身所能承受的力,巖層便發生斷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就造成了地震。
這個發現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留心處處皆學問,看似平常的大自然,其實有許多奧秘需要我們去探究。
我為自己的發現感到自豪。
留心學問(8)
今天,我和表妹羅超一起在田野里觀察各種植物,發現油菜的莖是圓柱形的,樹干是圓柱形的,竹子的外形也是圓柱形的,而蠶豆的莖竟然是方柱形的……為什么許多植物的莖或枝干都是圓柱形的呢?這里面有什么科學道理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回家后向媽媽請教。媽媽指導我們用三張同樣的卡紙分別做了一個圓柱體、一個上下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和一個任意的長方體。緊接著,我們就做起實驗來。圓柱上放了12本《少年特種兵》的書和一本厚厚的《現代漢語詞典》,居然還紋絲不動;上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頂端放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和5本《少年特種兵》的書之后,放第6本時就倒了;任意長方體更不爭氣,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就把它壓垮了。從比較中我知道了圓柱的承受力最大,怪不得許多植物的莖或枝干都是圓柱形的。
“其實,圓柱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應用。你看看我們住的房子……”媽媽的一席話又打開了我們的思維。是呀,房子前兩根圓形的立柱、又粗又圓的橋墩、自來水管道、吸管等,都是運用了圓柱承受力最大的原理,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哪!
留心學問(9)
生活中我們只意識到了語文的重要性,其實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只要你留心生活,你就會發現數學與你的生活是形影不離的。在前幾天,我就用數學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難題。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中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你們兩個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拿一根和它一樣長的竹竿,再量出這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這么長的竹竿啊?”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你的身高和影子的比例,再量出這棵大樹影子的長度,就能算出這顆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我在媽媽的包里找到了一卷皮尺。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0.52米,它們的比例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呵呵,數學真有用!
知識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同學們,努力學習吧!讓我們用自己所學的數學來創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留心學問(10)
清晨,我在墻角下發現了一張蜘蛛網,強烈的好奇心使我捉了一只小蟲放在了蜘蛛網上。我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時,從墻角的縫隙中爬出了一只蜘蛛。它在小蟲子的身上裹上一層白色的絲線,然后就返回了縫隙中。這使我很是疑惑:蜘蛛為什么回去了,它怎么不把蟲子吃掉呢?我又繼續觀察了起來,可等了好久,蜘蛛還是沒有出來。
第二天,我又去了那里,我發現蜘蛛已經把小蟲子吃掉了,蜘蛛網上只留下了一個軀殼。我很納悶:蜘蛛怎么不吃殼呢?為了找答案,我查資料,上網上搜索。果然找到了答案。原來,蜘蛛在捕捉到獵物后,先將獵物用絲纏繞起來,再吐出一種消化液注入到獵物體內,這種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質組成的內部組織,等到昆蟲奄奄一息時,就會變成了汁液。蜘蛛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吮吸汁液了。因為蟲子的外殼不是由蛋白質構成的,所以蟲子的外殼被完整的保留在了蜘蛛網上。
這是一次很小的發現,卻使我知道了蜘蛛捕食的秘密。也使我明白了,處處留心皆學問。看似平靜的大自然中仍有許多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留心學問(11)
正所謂“生活處處皆學問,細節之處見真章”,生活就像一個大課堂,我們的留心與思考會讓我們學到不少東西。
那一天我剛下課,屋外的天氣卻變得十分惡劣。大風呼呼地吹著,夾雜著堅硬的冰雹,令人望而生畏。無奈的我既為了能寫完作業,也是防止天氣再度惡化,只能在冰雹停了后踏上回家的大路。走了一會兒,我來到了公園旁的一片小樹林,但昔日的大樹在經歷了大風地猛吹后,都全部被連根拔起,橫七豎八地倒在了土地之上,地面上留下了一個個大坑。然而,在這片樹之中,還有一棵小樹仍在矗立著,幾塊冰砸了下來,小樹斷了幾根樹枝,僅剩的幾片葉子也掉了,但小樹就是屹立不倒,穩穩地立在土中。接著,大風“呼呼”的吹過來,可憐的小樹被吹的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樹干,奄奄一息。又過了一會兒,連最后的樹干也被連根拔起,塵土飛揚。
待風頭過去了以后,我繼續前進。我又到了一片綠化區。綠化區的場景和土地截然不同。綠化區里全是綠油油的小草,而這些小草也全部完整無缺。接著又是一陣大風,只見那些小草“低下頭”,緊貼著地面,風從小草上吹過,沒有傷到小草半分。我恍然大悟,原來小草適當地低頭,躲過了風,所以才依舊生機勃勃,而小樹卻一直挺立著,寧折不彎,最后被連根拔起。
雖然這只是大風中非常普通的現象,但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面對強大的敵人時,不要光頑強抵抗,與其和敵人硬碰硬兩敗俱傷甚至丟掉性命,不妨先避其鋒芒,待其風頭過去了,再反擊也不遲,所以做出適當的屈服并不是放棄,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
果然,在生活這個大課堂里,全部都是學問,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提出疑問,認真思考,就能接受生活的指導,了解許多人生道理。
留心學問(12)
生活處處有學問,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啟示。
記得在學校的路邊有一株默默無聞的小草,它并沒有其它小草的生機勃勃。但它卻鼓勵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起初,在不經意的一個雨天,我發現了它,它只有幾片泛黃的葉子。保安見校門口沒有通水管,便把小草拔了,隨手扔在了強角落里。我一開始只認為它很可憐,自己的生命被人摧毀。幾天后,我發現它竟然長出了新苗,在先前黃巴巴的葉片中間長出兩片嫩綠的葉片。可沒過多久,它的生命又遭到了摧殘,一個男孩興高采烈地在校園里踢足球。突然,足球橫空飛來,打中了小草,葉片折斷,草莖彎曲,毫無疑問,這小草又將經受生死的考驗。然而,小草似乎沒有哀嘆,也沒有抱怨,不就便又在微風中挺直了腰肢……
就是這么一株命小草,生來便長在石縫里,注定要飽受命運的折磨,老天似乎跟它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但它時刻抱著一顆自強不息的心,懷揣著持之以恒的精神,讓生命綻放出屬于它自己的光彩。
鐵樹也會開花。在常人聽來不過是一種玩笑罷了,但是并不荒謬,它傳承的不就是一種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嗎?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也是如此……半途而廢的話也永遠求不到真知。
留心學問(13)
世界上不是沒有知識,而是我們少了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周六上午,我在自家墻角上發現了一只蜘蛛。我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問題:“不妨看一看,蜘蛛是怎么捕食的?”我飛速下樓,不一會就在小區的草地上捉到了一只很小的甲殼蟲,快速返回后,把它輕輕地放在了蜘蛛網中間。蜘蛛發現獵物后,很快從嘴里吐出白色的絲,一點一點地圍著小甲蟲繞了起來,不多時小甲蟲就被包裹得不得動彈,然后蜘蛛將腹部靠近小甲蟲的身體,好像在往里面注射著什么,接著大搖大擺地爬開了。我腦中不禁又冒出一個大問號:“為什么蜘蛛不直接把小甲蟲吃了?”不過由于已到了輔導課的`時間,我只好帶著問題出了門。
中午回家后,我發現小甲蟲只剩了空殼,在疑惑中,我很快去翻書查資料,終于在《十萬個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原來蜘蛛將消化液注入獵物體內,消化液可以分解獵物的蛋白質成為液體,然后蜘蛛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吮吸了。因為殼不含有蛋白質,消化液也就無能為力了,所以小甲蟲就只剩下了空殼。
處處留心皆學問,看似平常的事物,也充滿了學問。浩瀚的世界中有著無窮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只要你有一顆愿意發現的心。
留心學問(14)
有一次,我寫了一篇作文叫《觀察杜鵑花》,語文課上老師表揚我是一個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的學生。這要感謝一個人和一本書——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
剛一打開這本書,我就被這個從未見過的“世界”驚呆了,我看見了僅僅只有四五毫米的蚋在地下蟬的“家”里旁若無人的“偷吃”蟬“寶寶”,而蟬媽媽卻視而不見。我還看見了像高明的外科醫生一樣的`螢火蟲。它利用麻醉劑把龐然大物——蝸牛麻暈,再像吸果凍一樣把它吸干。真令我不可思議!蚋和螢火蟲都是那么的小,法布爾是怎么發現這一切的呢?我帶著這個疑問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世上不缺少美和知識,缺少的是發現美和知識的眼睛。”
于是,我帶著一雙發現的眼睛去觀察身邊的每件事物,它們真的不再平凡了,變得更加神奇了。
留心學問(15)
前幾天,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猜是什么?告訴你吧,那就是小金魚沒有眼瞼。
星期天的早上,我很早就起床了。像平常一樣,來到了金魚缸旁,看看我那寶貝小金魚。這五只小金魚可漂亮了,每條就像“水中公主”一樣,穿著華麗的衣服,有黃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在魚缸里游來游去,自在極了。我欣賞著它們優美的“泳姿”,忽然注意到了小金魚那圓圓的眼睛,發現小金魚在水下無論待多久,都不用眨眼睛。
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水不會流到它們的眼睛里嗎?我好奇極了!于是我認真觀察了一下魚的眼睛,發現它的眼睛上有一層薄薄的東西,難道是這些東西罩住了金魚的眼睛,不讓水流進去?我目不轉睛地觀察者金魚,驚訝極了。怎么回事呢?金魚竟然在水中一直不眨眼睛。我飛快地跑過去問爸爸,爸爸笑了笑,說:“前不久,爸爸不是給你專門在網上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么》嗎?也許里面有答案。”于是,我就帶著這個疑問,我在《十萬個為什么》上面找到了答案。原來,魚在水中不眨眼的秘密就是:大多數魚都沒有眼瞼。
因為眼瞼的主要作用就是使眼球保持濕潤,而且水下沒有風沙,基本沒什么異物可以進入眼球,既使有其它異物到達眼睛附近,因為是處于水中,所以也不容易進入眼睛里面。可以說小魚所處的生活環境使它們長出特殊的眼睛。看了這段資料,我恍然大悟。
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看似平平凡凡的大自然,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只要自已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就一定能夠揭開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留心學問(16)
后來,蜘蛛爬出洞外,吐出白絲,將螞蚱纏繞起來,然后再打道回府。我百思不解,繼續觀察蜘蛛,第二天,我驚奇地發現,蜘蛛把螞蚱里面的東西都吸干凈了,殼卻完好無損地留在網上。通過翻閱資料書,終于在《十萬個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原來,蜘蛛捕到獵物后,先將獵物用絲纏繞起來,再吐出一種消化液,注入獵物體內,這種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質組成的昆蟲的內部組織,等昆蟲一命嗚呼后,就會變成汁液。蜘蛛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吮吸了。因為昆蟲的外殼不是蛋白質組成的,所以螞蚱的外殼被完整地留在了網上。
通過這次意外發現,我知道了蜘蛛吃食的奧秘,雖然這次是很小的發現,但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留心處處皆學問,看似平平凡凡的大自然,實際上有無窮的奧秘在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