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描寫的600字作文(1)
星期五下午值日,我們組成員干得熱火朝天,有的掃地,有的擦瓷磚,有的倒垃圾……不一會,所有衛生區都打掃得干干凈凈。
我們興高采烈地向班主任匯報“戰果”。老師繞著衛生區的各個角落走了一圈,四下環顧后,笑著向我們招招手,大家疑惑地圍了上去。
老師把我們帶到樓梯口,一只手指向樓梯,對大家說:“請大家從上往下看,干凈嗎?”我們順著老師的指向仔細地看了看,同學們臉上都掛滿了疑惑的表情,有一位同學大膽地說:“很干凈啊!”
于是,老師又帶著大家下樓,來到了樓道拐角處,一只手又指向樓梯,對大家說:“請大家從下往上看,干凈嗎?”
大家打眼一看,腦袋立馬聳拉了下來。原來樓梯的臺階橫面十分干凈,可是所有的階梯立面卻像一個個花臉貓似的!發現了問題,我們立即改正。同學們紛紛用抹布一個一個臺階擦拭了起來……
完工后,班主任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請大家一定要注重細節!”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也許有的同學會對此不屑一顧,但是我卻明白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道理:細節決定成敗。
一個伐木工在工作間歇時,將一個自認為已經熄滅的煙頭隨手一扔,結果引發了一場森林大火!一位阿姨在過馬路時,自以為能夠安全穿越,可是被一輛飛馳的汽車撞上,當場死亡……現實生活中,這些由于細節問題引發的事故新聞不絕于耳!
有些不注重細節產生的錯誤,我們可以改正,可是有些不注重細節引發的慘劇,卻不會給我們任何的改過機會。
讓我們共同體會惠普公司創始人戴維·帕卡德所說的一句名言: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細節描寫的600字作文(2)
細節,使一個人的氣度高尚曠達。
細節,使一個人的思想嚴謹周密。
細節,使一個人的事業走向成功。
人擁有了細節,就像群峰擁有了巖石的平實堅韌而變得高峻壯美。
人擁有了細節,就像森林擁有了樹木的挺拔蒼翠而顯得廣闊蓊郁。
因為有了細節,才有了被評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微笑-《蒙娜麗莎》;因為有了細節,才有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的《史記》;因為有了細節,才有了神舟六號七號的發射;因為有了細節,才有了汶川地震中從鋼筋混泥土中所抬出的堅強生命。
細節影響成功。齊白石的畫很出名,有山石?;ú?。魚蟲,無一不是經過細心觀察而下筆的,因此了解他人和畫的鑒賞家們分辨他的畫真假的一個標準,就是畫上之物與真實的有無不妥之處,可見其畫功夫了得之處在于細節。
細節決定成功。20XX年10月10日,美國“發現者”號還有幾個小時發射升空時,工作人員對它進行了例行檢查,發現一枚別針掉進了“發現者”號主體與它的燃料槽之間。這枚小小的別針,萬一在飛船開空時卡在發動機里或者墜落到發射臺上,都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后果。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美國國家宇航局決定推遲“發現者”號的發射日期。
張朝陽是全國歡迎點擊率的搜狐網的CEO,他在眾多人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企業成功人士,當主持人問到他用什么方法使企業能做強做大時,他說我一直嚴格要求我自己更嚴格要求我的職工,細節是成功的關鍵。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做好一件事都要注重細節,由眾多微不足道的細節便能走向成功。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荀子說過的話。人只有注重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小細節都會是一個小小的成功。而眾多的細節將會組成更大更完美的成功。
細節描寫的600字作文(3)
跳高一開始,周圍同學就多起來了,我們五(4)班祭出“雙陳”組合:陳律和陳瑞磊。陳律是上一屆的跳高冠軍,而陳瑞磊雖然去年沒有參加跳高,但實力不容小覷。
熱身階段,大家都沒什么問題。除了幾個實力不佳的選手外,衛冕冠軍陳律也因緊張出現低級失誤,讓我們加油助威的家長、同學和老師都為他捏了一把汗。
好在比賽正式開始時,陳律迅速找回狀態,和陳瑞磊一起順利拿下一、二局。場邊的加油隊絲毫不緊張,依舊活力四射,在熱情吶喊。但場上的運動健兒顯得有些慌亂,一些跳高弱旅頻頻出現失誤,導致他們在前兩輪便被淘汰出局。
正當我們班信心滿滿地準備迎來第三局時,場邊出現了意外。只見陳瑞磊一臉痛苦地靠在欄桿邊,問其原因,是腳腕扭到了。陳律媽媽不停地安慰他,而我則開始“嘮叨大法”,希望陳瑞磊忘記一切顧慮與痛苦:“你沒事吧?能堅持比賽嗎?要不要去醫務室看看?要不要我和裁判說明情況……”而陳瑞磊似乎找回了自信,強勢地說:“我沒事,快去加油助威吧,我緩一會兒就好?!闭f罷,便回到隊伍中去了。
場面越發“血腥”,當進行到第四輪時,歡喜與淚水交加的比賽場地招來了徐老師。第五局時,大部分同學已被淘汰,但“雙陳組合”依舊完好無損。隨后,難度再次加大,使得“雙陳組合”三次挑戰全部失敗,分獲三、四名,遺憾出局。
此時賽場上只剩下吳宣鋒與蔡克恩向冠軍發起最后的沖擊。雖然吳宣鋒艱難挺過第六局,但第七局,冠軍懸念徹底揭曉:吳宣鋒沒能超越極限,位居次席;蔡克恩將挑戰塵封已久的學校紀錄。
最后,蔡克恩輕松打破學校紀錄,優美的跳高動作讓人不禁生疑:他腳下沒裝彈簧?
“雙陳組合”賽后與我拉勾:明年必奪跳高冠軍!
這一番話讓我深受啟示:真是“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