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雖努力有加,但終因這樣那樣的原因,付出沒有得到回報,于是乎便牢騷滿天飛,怨天尤人似乎是世道那么不公皆對其人。對照自己又何嘗不是?職稱進不上、工資漲不了、提干門檻高等等哪一件事沒發過牢騷?
今讀曾國藩家書--致諸弟勸宜力除牢騷篇恍然大悟。其文曰:
吾常見有朋不中牢騷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辜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自然隨之。溫弟所處,乃讀書人中最順之境,乃動則怨尤滿腹,百不如意,是我之所不解。以后務宜力除此病,以吳檀臺、凌荻舟為眼前之大戒。凡遇牢騷欲發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取之。不惟乎心謙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且養此和氣,可以消遣病患……
年逾四十,以至不惑之年,當看透世事紛亂之爭,才參透牢騷之害,但猶未為晚,當以此為戒,自省吾心,自省吾身,并加強自身修養致力于工作生活中,力爭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