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盞清茶,一方木桌。坐下二人,深夜暢談。守著一間書齋,創作千古之佳作。
——題記
輕撫書面,牛皮紙包裹著的細膩觸感,翻上一頁,迎面撲來了陣陣的書香,似那時光沉積的味道。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初讀《聊齋》時便被其精彩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最讓人驚駭的不是狐仙古怪而是深不可測的人心,嬰寧是位美麗可愛的狐仙,他與秀才子服相愛。她心地善良,愛笑,懂得報恩。但與子服的愛情之路卻是困難重重,最后,他們沖破一切阻礙相守一生。這無不批?了,封建家長制下對婚姻自由的遷址,同時也反應了封建時期男女對婚姻自由,對愛情的向往。通過人與狐仙之戀來寄托。
一間書齋,兩杯清茶,蒲松齡的后半生便寄心于此。往來的客人,也憑借著講述奇異怪事而免茶水之錢。暮色降臨,燭影搖曳,窗內老者與客商徹夜長談。談罷,老者便將所聽講所想的一個個精美的故事著成了《聊齋》。世人無不羨慕這樣的生活,無官場的渾濁,無追名利的世俗惡風,唯有清茶筆竿與故事相伴。
十年寒窗苦讀,年輕時的雄心大志希望實現。但一次次的落榜,不免心灰意冷。宣德年間,官場的渾濁,世道的險惡,買賣官職的盛行。便一點點的看透,將那對世間不公與憤懣通過志怪故事來表達。《葉生》中的主人公,葉生寒窗苦讀,屢試不中,后來因遇見貴人,金榜題名。正當他衣錦還鄉之時卻發現早已不在人間。這無不諷刺了世人追名逐利風氣的盛行,清朝科舉考試的腐朽黑暗,令人驚呼。
將書輕輕合上,回想書中的怪異故事,感受百年沉積的經典。
一本《聊齋》帶我領略了封建王朝思想、文化、自由的禁錮。文人志士仕途的不順,對黑暗世道的不滿,因其極高的藝術成就,從而使其在文學史上像一顆明珠般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