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作文800字(1)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的一生便是在河流中沉浮的一葉扁舟,時間的波浪推著我們向前,向前。偶爾回頭看看,才驚覺自己走了那么多路,便惆悵地感慨世事變遷讓人失去了很多東西。莫泊桑曾寫道:“后來的歲月給已逝的歲月涂上忘卻的脂粉,仿佛在回憶和痛苦上積聚起厚厚的灰塵。”好像,失去只伴隨著折磨和悲傷。
我閉上雙眼,心里的疑惑仿佛小獸般橫沖直撞。若失去只是失去,為何太白失意,卻得到詩詞與美酒的慰藉,陶潛失官,卻得到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蘇子失去歲月,卻得到山間之明月?我開始有些不懂,不懂為何在相同的事上,孔蔑認為做官只有失去未曾得到,宓子賤卻認為未必失去還有得到。眼前熟識的名字一個個劃過:海倫失明,卻得到更加令人羨慕的人生,貝多芬失聰,卻得到《命運交響曲》。或許失去與得到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自己的看法和態度?
一陣清香是我清醒了不少。抬眼,荷花靜靜立在水中對我微笑。它的高潔讓它失去了如牡丹得到的世人的寵愛,卻得到了魚兒的仰望。縱觀宇宙洪荒,萬物大都如此:梅花失去與他人爭艷的資格,卻收獲了整個冰雪世界;翠竹一開花便走到生命的盡頭,但卻燦爛在隱者的靈魂中;繁星失去與明月相守的機會,卻閃耀在黑暗無際的天空指點方向。失去,又何不曾是得到?
我不再迷惘。
失去不可悲,逝去的歲月本身便是一種珍寶。失去讓我們得到下一個機會,失去讓我們學會珍惜,失去讓我們學會豁達,讓我們看開,讓我們明白造物主之無盡藏,便是伴隨著“失去”而來的“得到”。
失意?不怕!先安枕簟,容我醉時眠,我有輕歌美酒,便得一生豪氣。失眠?不怕!庭下如積水空明,我有竹柏影也,便得一心歡喜。失敗?不怕!收拾舊山河,我有不敗之心,便得一生進取之意!
不要只著眼于你失去的東西,有時候生活就像握在手中的沙,你越在意流失指縫中的沙粒,沙漏得越快。倒不如一手揚了,沙灘上大把的貝殼才能被你收入眼底。誰說失去就只是失去?你得到的寶貴的經驗,你所經歷的悲歡,才是你最該在意的財富。
失非失,得非得,得失一念間。你若失去了大海,請抬頭,你會發現,等待你的,還有整個乾坤。
得失作文800字(2)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初一作文800字:得失,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生優古時候,有老頭兒,住在邊境的城鎮,人們都管他叫塞翁。有一天,塞翁家的馬突然跑到塞外去了。鄰居們都替他感到惋惜,前來安慰他。可是塞翁一點兒也不急,反而高興地說:“丟失了一匹馬沒系,怎么知道這不會一件好事呢?”過了一段,那匹馬跑了回來,并且還帶了一匹匈奴的駿馬。鄰居們知道后,都趕來向他慶賀。可是塞翁并不為此感到高興,他說:“這算不了,白白了一匹好馬,怎知道這不會變成一件壞事呢?”
塞翁的兒子很喜歡騎馬,一天,他騎上那匹駿馬出去游玩,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把腿摔斷了。鄰居們知道不幸的消息后,自然又前來安慰。可是塞翁并不難過,他說:“這,孩子的腿摔斷了,怎知道這不會一件好事呢?”不久,匈奴大舉入侵,邊塞上青壯年都被征去當兵,大人死在戰場上。塞翁的兒子卻傷了腿,去當兵打伏,和父親一起保全了性命。
這是古老的寓言故事,故事告訴我們道理:得與失是的。用哲學家的話來說,事物都有兩面性,一分為二的。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就說塞翁吧,你先是丟掉了一匹馬,丟掉馬應該是壞事,可丟掉的那匹馬又給他帶回了一匹馬,成了兩匹馬,就成了好事。兩匹馬是好事,但那匹烈馬又把他的兒子摔傷了,好事就又變成了壞事。兒子的腿摔傷了,可他不用去參軍打仗了,保全了性命,這又變成了好事。生活中好事與壞事,與失去隨時隨地都在轉換。你的好事就變成壞事,你的壞事也變成好事。
人們在生活之中遇到的事情,隨便就可以給你舉出一大堆來。那是大夏天,和朋友們相約去風景區游玩,早上的時候太陽從東邊升起,車行駛的方向,一面是陰涼的,一面是曬著太陽的。于是,先上車的人,就搶著去坐太陽那邊的坐位。可沒想到車一出城,馬上拐了彎,早早搶到位置,坐在陰涼處的人,就曬到了太陽,并且一曬幾十公里。有一位女工,在工廠干了二十多年,眼看還有幾年,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可就時候工廠倒閉了,她也下崗了。干了這么多年,突然下崗沒事干了,她痛苦,就在她痛苦之后,開始自謀生路,幾年之后,的努力打拼成了大老板。有個孩子學習不好,怎么教也學不進去,他實在學不下去了,家里就讓他一邊學習一邊打球,最后成了優秀運動員,成了世界名將。跟塞翁失馬一樣的例子,一樣的道理。想想例子,很讓人回味。
有句諺語叫做:塞翁失馬,焉之禍福。既然塞翁丟了馬,不知道是禍是福,那你要是丟了馬,是笑哭呢?好好想想塞翁吧!
得失作文800字(3)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別在乎得失作文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些日子,某小區為了慶賀中秋,給居民限量發放月餅,未料到卻引發“大媽”們哄搶,活動被迫叫停。本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慶祝活動,既可以烘托歡樂的節日氣氛,還可以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交流,誰知事與愿違,最后卻造成爭斗中多人受傷的局面,這不禁引人深思。
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這樣一幕鬧劇,究竟誰人受益?小區舉辦的活動被搞砸,事件傳出去,成了新聞,敗壞了名聲。“大媽”們沒有吃到月餅,還受了傷,而其他居民也沒有從活動中享受到福利。這樣來看,“大媽”們貪小便宜的行為只會導致雙輸。從此次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太過計較得失,最后往往適得其反,得不償失,而有時候吃虧也未必是壞事。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沒有什么是一帆風順的,一家企業的創立之初,總是要經受各種各樣的考驗,要考慮勞動力的聘用、工廠的修繕、產品上市之后,對其他產品的.競爭力,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第一份訂單之前,而這前期的費用都是老板自己去掏。換句話說,一個企業的成功,老板需要承擔巨大的壓力,而員工則不需要,這也是老板們付出的“失”。因此,他們才可以在以后充分利用,支配勞動力,助自己完成財富積累,擴大經營范圍,讓企業得以迅猛發展,這不就是在廣“失”之后有了豐厚的“得”么?
失,有時是一種更好的得。謀略鬼才司馬懿,一生不爭名奪利。他最擅長隱忍,曹操多次詐問他的心思,他只是裝傻充愣。“空城計”下放走了諸葛亮,詐病唬曹爽。這樣的人表面上看,整日裝瘋賣傻,失去了很多表現自己的機會,不得他人賞識。可事實上,這樣的人往往具有大智慧。最后,三國盡落入司馬家族手中。
得,有時也會導致失。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焉知非禍。楚懷王覬覦秦國六百里商於之地,被張儀騙的團團轉。楊修為了得到曹操賞識,賣弄機明,揣測曹操心理,結果正中下懷,反倒被其所殺。從現代角度來看,土耳其在北約的支持下擊毀俄羅斯戰機。結果,俄羅斯直接在土耳其邊上安裝導彈。
計較得失的人大多是沒有氣量的人,終將被社會淘汰。不計較得失的人,懂得隱忍,善于包容別人,別人自然也會包容他。所以,我們都要學會放下得失,得而不驕,失亦不餒,即使吃虧,也能從虧中吸取教訓,得到進步。
得失作文800字(4)
得,就完全是獲得嗎?難道就沒有任何一點的失去?
失,就徹底是錯失嗎?難道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收獲?
就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表明的那樣,得到不一定是福,失去也不一定是禍。得失之間相互轉換,相伴而行。獲得的同時必定伴隨著一些東西的失去,失去的同時我們也獲得助人成長的經驗。
生活就是一個充斥著得失的空間,讓人在得失間徘徊。有的人為得大喜,為失大悲,把得失劃分得清清楚楚,整天患得患失,悶悶不樂。有的人卻認為得失皆可樂,得即是失,失就是得。不必將得失與哀樂掛鉤,所以他們活得精彩,活得開懷。世界上沒有絕對,事物就是息息相通的,得失也就會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換,我們何必為未知是得是失的事而忐忑不安呢?
通常,樂觀的人總會認為自己在收獲著,而悲觀的人總是斷定自己在失去。同樣的事,在不同的眼中卻有了不同的詮釋。當我們很口渴,而水杯中只有半杯水時,樂觀的人會說:“還好,還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怎么只有半杯水了?”可見,并不是失去本質變化,而是人的思想影響個人的得失觀。
主觀思想論得失將事物絕對化,就已違背了自然的觀點。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得失相生相依。
一個人如果在獲得名利之時數典忘祖,那他就失去了忠孝信義;一個人如果在錯失良機之后自我反省,那他就獲得了促進自己進步力量。拿破侖曾經說過“最容易打敗的人是已經打過勝仗的人。”打過勝仗的人按理應更容易取得勝利,后來卻成為最容易打敗仗的人。為什么?就是因為他們失去曾經謙遜的心,化得為失。
昭君出塞,她失去了留在國土的幸福,卻換得了兩國之間的和諧安定,繁榮發展;杜甫失去了入朝為官的契機,卻成就一代“詩史”;柳永失去了官場生活的富足,卻成為了杰出的市井文人。他們的失去都換來了豐厚的收獲。
當我們跌倒的時候,我們失去了旅途的舒適,但我們獲得了經驗,降低了再次跌倒的可能性,無異于化失為得;當我們為過去的驕人成績沾沾自喜的時候,我們得到了愉悅,卻失去了謙卑的上進心,走向挫折。
得失,不因時空而分割,不因人事而分隔,它們相行相伴,相互轉告。
得,不僅僅是得,兼有錯失。
失,不單單是失,并有收獲。
得失作文800字(5)
盲人失去了欣賞良辰美景的眼睛,上帝卻給了他洞聽行云流水的敏銳條件;溪流失去了一彎潭水的寧靜,上帝卻讓它收獲了奔騰向上的活力。失之,得之,不必為失去一棵樹木悲傷,因為你可能會得到另一棵樹,甚至是一片森林。
有得有失,失在無意中成就了得的條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田園詩人陶淵明前半生處于官場失意之中,一貶再貶,不肯為之折腰的五斗米,讓他失去了在官海中繼續浮沉的機會,歸去來兮,脫離仕途的他卻意外收獲了心靈的一片凈土。“種豆南山下,帶月荷鋤歸”,“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五柳先生用他清新飄逸的筆致向我們描述著他失去官場后的日子,他用美酒、菊花、南山編制了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桃花源。而他也因出眾的文學才華成為山水田園派鼻祖,影響了王維等大批后人,為歷史所銘記。的確,在世人眼里,陶淵明失去了榮華富貴的機會,但這恰好讓他失去了功利之心,在黑暗的社會中保留住自己的高潔情操,得到了內心的一片凈土,也得到了后世無盡的敬仰與贊美。試想,如果陶淵明始終眷念著官場,他又如何得到自己的心靈歸處,又怎會留名千古呢?
有得有失,失的沉淀往往奠定了得的基礎。如今,家喻戶曉的詞曲作家方文山曾經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愛音樂的小子,為了賺錢,他去電影院放電影,在演員的對白中專心致志地創作著自己的歌曲。他寫過200首歌,卻被唱片公司一起退回來。他說,那時,我感覺失去了所有,仿佛天空也是灰色的。可他并不氣餒,在他的堅持下,公司終于答應只要他一星期創作出300首歌曲,就會錄用一首歌。那段日子,他整天對著五線譜,嘴里含糊不清地咕嚕著歌詞,夜以繼日地創作,好在他有過被退200首歌曲的經驗,終于獲得了公司的認可,從此聲名大振。事后,他說,我要感謝那段瘋狂寫歌退回再寫的日子,正是那段仿佛失去一切的日子讓我沉淀了自己的心態,也讓我獲得了成功的敲門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人生,變幻無常,正確看待得失,才會使生活多姿多彩,了然無悔。
得失作文800字(6)
老子曰:“同于得者,得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失之。”失去春的溫存,你自會有夏的激情,失去秋的金燦,你自會有冬的冰清。人生亦如月圓月缺,盈虧之間自會有風情萬種。我們要擁有的僅是一顆平常之心——得失即人生。
失去是無法避免不可改變的,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面對失去的態度。相信下面這個故事大家都有所耳聞——在一列飛速行駛的列車上,一位老人剛買的一雙新鞋不慎從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圍的乘客無不感到可惜,不料老人卻把另一只也扔了下去。眾人對此感到困惑,老人卻坦然一笑:“鞋無論有多么昂貴,剩下一只也對我沒有什么用處了,但我將另一只扔下去撿到它的人說不定還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舉動卻體現了他清晰的價值觀:與其抱殘己用,不如成全他人。這種豁達面對失去的態度令人敬而生畏。
在現實中,我們遭遇得失的時候往往感到惋惜,甚至覺得崩潰絕望。卻忘記了從另一方面思考——失去其實恰恰是得到的開始。蘇武牧羊,失去了家鄉的溫暖,卻保住了自己高貴的氣節;文天祥入獄,失去了高官俸祿,卻讓一顆愛國之心永存人間;居里夫人失去了青春歲月,卻發現了鐳,登上了科學的高峰;胡歌失去了英俊的容顏,卻憑借精湛的演技在演藝圈大放光彩。人生,就是一邊失去,一邊擁有,失去是為了更好的得到。上帝是公平的,如果門被關上,他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得與失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失去可以是得到的開始,得到也意味著終將失去。正如扎西拉姆在《喃喃》中所寫:“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擁有,只能經歷。一切的得與失,隱與顯,都是風景與風情。”我們不要局限于物質上的得與失,終日惶惶不安患得患失,而更應注重心智的成長,在得與失中,看清現實,尋找前進的方向;認識自己,成就更好的未來。
得失存心知,有舍才有得。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著人生的道理——真正豁達的人懂得舍棄;真正智慧的人懂得放下。正確認識得與失,就會在得到的同時懂得必然的失落,也會明白如何在失落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倘能如斯,還有何事能阻擋你前行的夢呢?
得失作文800字(7)
生活不會總是完美的,有些人盼望著一生平靜,沒有艱難險阻,即使真正實現,那也會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在歷史長河中一閃而過,不留任何蹤跡。沒有得失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生活中往往會丟掉些什么,我們在為此懊惱的同時,可能會在其他方面有所斬獲。正如這句話所說的,“上帝為我們關上一扇門,卻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事實就是如此,因此,我們完全大可不必為失去一些東西而斤斤計較。人生在世,總會難免有不少磕磕碰碰,但同時也會有不少的鮮花在我們的身旁幸運的綻放。人生就是這樣,哪有不摔跤的小孩呢?有得必有失嘛!我們在失去美好的同時,總會在別處尋覓到遺失的美好。
當然,失去一些珍貴美好的東西必然是傷心痛苦的,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一切,正確的看待得失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課。
生活中有得必有失,也要學會放棄。當你所得的時候,你內心有種滿足的快樂感。世界上的事并不是隨著自己意愿而存在和發展的,“心想事成”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我們的理想會因為某些環境因素影響而難以實現,所以,每有失去,不免感到痛苦和委屈。若在一次次的努力又一次次的失敗以后,我們還會更彷徨,更苦悶,總之,我們就失去了人生應有的快樂。所以,要試著放棄,把一切都看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妨把得失說成是一種殘缺的美。正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當家人整日陪在自己身邊,我們無法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的重要意義,直到失去才追悔莫及,同時也懂得了親情的重要,于是更加珍視身邊的人。太陽每日都如圓盤一般掛在天上,發出刺眼的光芒,毫無變化,我們對它早已習慣無法感受其中的美感。然而月亮時圓時缺,這才讓人無比珍惜那十五月圓之夜。
生活不會總是完美的,有些人盼望著一生平靜,沒有艱難險阻,即使真正實現,那也會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在歷史長河中一閃而過,不留任何蹤跡。沒有得失的人生是不完美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斷的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斷的得到一些什么。失去了太陽,我們得到了閃爍的星星;失去了明亮的白天,我們得到夜晚的靜謐。這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