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詩詞作文(1)
我與詩詞有個約會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糊口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惟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頓的我與詩詞有個約會作文,歡迎閱讀與珍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頭思故鄉。”媽媽的搖籃曲輕輕地哼唱著這首耳熟能詳的古詩詞,布滿魅力的詩詞體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瑰寶積厚流光、歷久彌新。
糊口在快餐時代的我們都覺得詩詞太過隱晦、難以理解,但蘊藉恰是詩詞的美。短短一首七言絕句蘊含著濃濃的情思,韻味十足,作者的情感表達的那般淋漓盡致,詩詞的魅力體現的暢快淋漓。
家中父親一杯暖茶,一把躺椅,一本詩詞書繾綣迷離,無論窗外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癡醉的.樣子讓我記憶深刻。幼時不懂家父的情思,接觸詩詞后豁然爽朗。
一直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詩詞不僅能豐碩我的精神世界還能帶著我瀏覽祖國大好江山。朗朗上口的《望岳》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的巍峨高聳仿佛就在面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適宜。”蘇軾簡短的幾個字描繪一幅平靜如水的畫面,仿佛看到一位蓑翁垂釣在波濤不驚的湖面上,遠處一艘劃子悠然穿梭在荷花間,水清澈魚得意其樂。
詩詞是情感表達的方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現出絕不屈服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需要時刻銘記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濃濃的母愛,含淚的游子,父母養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
捧一本古詩詞,慢慢品味,歡喜之處淺笑連連,愁苦之時眉頭緊鎖,打動之處淚眼蒙蒙。詩詞牽動著我的情緒,一切都由于詩詞太美!
我與詩詞作文(2)
我與詩詞有個商定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糊口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由人的思惟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體裁。作文的留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與詩詞有個商定作文,歡迎閱讀與珍藏。
清風拂,楊柳青,苦雪烹茶,青梅煮酒;行云起,蟬聲半,酒盞杯涼,煙籠寒月。一杯香茗,一卷書,邀明月,賞花黃。
東坡的明月
煙雨蓑衣,你執一根竹杖,腳踏芒鞋,悠悠地走著,聽著咆哮而過的風打著竹葉的輕響,回顧回頭蕭瑟,無風無雨亦無晴。明月清風,舉杯邀月,轉朱閣,低綺戶,你欲乘風歸去,又怎敵那瓊樓玉宇,愿千里人長久共嬋娟。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是你的磅礴與偉岸;“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是你的豪情與不羈;“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是你的激昂大方與激動慷慨;“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你的寂寞與孤傲。
是你,以大江東去的氣概撲面而來,洗滌了詩中的酸朽和幽怨。你舉杯盞,問青天,邀明月,乘風而歸,終是醉把一尊酹江月。
我與詩詞有個商定,暢游在東坡的`詩詞中,觀千年的明月。
易安的黃花
日暮西亭,你乘一葉小舟,輕搖雙槳,入了藕花的深處,醉意未歇,爭渡啊,爭渡,一灘歐鷺卻被驚起。午后小庭,又是你,坐在秋千上,留下銀鈴般的笑,見有人來,羞怯而逃卻又倚門回顧回頭,把青梅輕嗅。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隨朝廷南逃的你,一顆赤子之心,雖是女子,卻依心系家園。“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思念那不肯過江東的霸王項羽啊,憤慨朝廷的無用。多愁的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人空瘦,素月寄孤舟。
是你,以那不服輸的氣魄,以一股婉約的清流,心系家天下,靈魂是堅毅與剛烈。你相思與閑愁共上心頭,獨登樓,一溪落花漫汀州。
我與詩詞有個商定,傾聽易安的憂愁,嗅飛落的黃花。
寒夜萋萋,梧桐影疏,憑闌仗對西風,與詩詞作個商定,暢游在詩海中。
我與詩詞有個商定。
我與詩詞作文(3)
信步踱進“詩詞苑”,吟著一首首佳詞麗句,我仿佛和“香山居士”一起漫步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錢塘湖邊;和易安居士一起泛舟“誤入藕花深處”;和青蓮居士一起望穿“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和王維一起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北風光;和陶淵明一起“采菊東籬下”……更有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讓我感悟不可輕視的、無比強大的新生命……
清明的時候,“演禮杏花節”開幕了,我們全家來到這個杏花之鄉。站在山頂,山下的風光一覽無余,漫山遍野的杏花嬌艷美麗,像是給山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又似乎透著一絲淡粉,美麗的沒有一點瑕疵。它們形態各異,有的含苞欲放,包著一個甜美的夢;有的張開了一小瓣,活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綻開了燦爛的笑臉,以笑迎春……各種各樣的杏花,白里透粉,粉里透紅,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
杏園里到處彌漫著淡雅的花香,朵朵杏花盡顯風姿,仿佛在相互邀寵。突然,我注意到靠近圍欄的一株杏樹,彎彎曲曲的枝干上一簇一簇的花兒開滿了枝頭,一根長長的枝干,還調皮地伸出了圍欄,仿佛一只美麗無瑕的手,熱情地召喚著游客們。我不由得想起“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詩句。這枝紅杏猶如一股新生的力量,它以絢麗的身姿,綻出無限的風采,釋放出無限的力量!它奮斗了!它努力了!它“出墻來”了!
我們的人生不也是這樣嗎?力量不來自新生,但來自于我們心中無比堅定的信念。失敗了,不氣餒;成功了,不驕傲;跌倒了,爬起來;不幸了,要堅強……只要我們有紅杏那種高尚的奮斗精神,一定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出墻來”!
漫漫人生路,悠悠古詩情。只要我們勇于奮斗,乘風破浪,一定能像春天的紅杏那樣,成功過坎坷,巧渡困難河!
我與詩詞作文(4)
在經歷過唐詩這場流星雨的沖刷后,歷史的天空又出現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既豪放、又婉約的宋詞。
宋詞,不像唐詩那樣工整,也不像元曲那樣直白,更不像明清小說那樣通俗。宋詞就是宋詞,在詞牌中透出一種脈脈的情懷,柔婉的愁緒。在歷史的天空,散發出她獨有的魅力。
宋詞,恰如思鄉情切的旅人的一聲惋嘆。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時光飛逝,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今日歡愉,明日難測的一聲幽嘆;是“兩重心宇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的`無限傷感。“宋詞”是“她”。
宋詞,又如熱血男兒未報國恨的一腔怒火。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渴望;是“但悲不見九州同”的無奈;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赤誠之心。“宋詞”又變成了“他”。
宋詞,恰如久別重逢的離人的一番驚喜。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無限愛意;是羅幕輕下,看燕子飛去時,尺素上彩筆題上的斷腸詩句;是天青色煙雨下的青花瓷;是春天中的素衫女子,淺唱低吟著淡淡離別,淡淡幽傷;是煙雨籠罩下的小橋流水。
宋詞,恰如惜春時嘆時的一片離愁。是李煜無言獨上西樓的迷惘與哀嘆;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緒;是易安居士“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一襲冷清;是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一絲蒼涼;是才傾天下,風流倜儻的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愴。
宋詞,在歷史的天空上,永不停歇地閃耀的自己獨特的、璀璨的光芒。
我與詩詞作文(5)
物轉星移,世事安遷,歷史一去不返,時間在銷蝕著一切,盛唐的遺跡漸漸地消之了,不變的只有華美的詩句。——題記
唐詩是中國文學的一朵奇葩,歷經千年,仍熠熠放光。卷氣浩繁的它成了那個時代的縮影,當它被寫在紙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連接古今,訴說興衰。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仍可以在記憶中偷閑之時,獨處僻靜時,捧一本《唐詩三百首》在清茗的霧氣和書香之中,傾聽那從遠古而來的聲音,讓心也隨同它飛越大川深谷,我們可以看到唐詩在潯陽江頭籬笆女傷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的奢華中掠過,在哀鴻遍野的戰場上空徘徊,在妙絕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詩是歷史的積淀,時代的產物。歷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們的中華文化就缺失了最閃光的一角。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了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鐘聲將索然無味:如果沒有了杜牧“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進酒家”那心力交瘁的猶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韻味了,“我愿如星君如日,夜夜流光相皎潔”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將黯然失色;同樣若沒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清酒就顯得寡然無味。唐詩就是唐化了的中國,凝結了我們中國人所有的情感,讀唐詩恰似與古人的一次情感對話。你可以在一剎那間抽離都市的繁華,在詩句疊起的世界里尋找一種別樣的心境,是魂的樂土。
然而,詩人們的意境我們又真正了解幾分?張繼的寒山寺是他滄桑人生和失意的統一,而今,寒山寺的鐘聲至多寄托人們新年的祝禱,秦淮河在詩人的筆下是繁華掩蓋不住的蒼老,千百年來揮之不去的怨恨,而今,秦淮河卻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織,對于寒山寺,張繼的失意是沒有了,然而,秦淮河的憂郁又有幾分呢?詩是不變的,人卻變了,于是心境就和人一起變了。
其實,在古人的惟美和今人的高速之間,唐詩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境應該是一劑很好的調節劑,這種難得的瑰寶不應只屬于那個蒼老的時代。如果你有閑暇時間而又無意虛擲,為何不放下心來讀幾篇唐詩:在杜甫的月下,李白的山水邊,王維的田園里,你會感到一份寧靜和安詳,你會感到自己的心靈得到了靜化和升華,在物質和精神的兩極間保持寧靜與平衡。
我與詩詞作文(6)
早在我牙牙學語時,爸爸把我抱在懷里,興致勃勃地教我背“鵝、鵝、鵝”。我像個小鸚鵡一樣背的歡實。等到大了些,我可以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對唐詩的興趣愈加濃厚。我常常在房間背了“離離原上草”,又誦“為誰辛苦為誰甜”,想象完“白發三千丈”的模樣,又揣摩“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心情。媽媽說我吟詩的腔調很有“味道”。
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我和爸爸去書店,本來只想買本《唐詩三百首》,然后我看到還有一本書叫《宋詞三百首》,翻開一看,我馬上對爸爸說:“爸爸,這本我也要!”這是我接觸宋詞的開始,雖然它不如古詩對仗工整,押韻和諧,但是我仍然很喜歡“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細膩;喜歡“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纏綿;更喜歡“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情。那是我興趣最濃的階段。
現在我已踏入初中的校門,開始體味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惆悵;開始欣賞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開始懂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離愁,開始感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匆匆。徜徉在詩詞的海洋中讓我平添了一份書生的氣質。
因為與唐詩宋詞的結緣,我見識了幾千年唐風宋韻的風采;因為與唐詩宋詞的結緣,我開始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唐詩宋詞時時刻刻為我編織著我的翅膀,使我“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我相信,這對詩詞雙翼將會載著我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翱翔。
我與詩詞作文(7)
生活在快餐時代的我們都覺得詩詞太過隱晦、難以理解,但含蓄正是詩詞的美。短短一首七言絕句蘊含著濃濃的情思,韻味十足,作者的情感表達的那般淋漓盡致,詩詞的魅力體現的酣暢淋漓。
家中父親一杯暖茶,一把躺椅,一本詩詞書繾綣迷離,無論窗外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癡醉的樣子讓我記憶深刻。幼時不懂家父的情思,接觸詩詞后豁然開朗。
一直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詩詞不僅能豐富我的精神世界還能帶著我瀏覽祖國大好山河。朗朗上口的《望岳》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的巍峨高聳仿佛就在眼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簡短的幾個字描繪一幅平靜如水的畫面,仿佛看到一位蓑翁垂釣在波瀾不驚的湖面上,遠處一艘小船悠然穿梭在荷花間,水清澈魚自得其樂。
詩詞是情感表達的方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現出百折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需要時刻銘記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濃濃的母愛,含淚的游子,父母養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
捧一本古詩詞,慢慢品味,歡喜之處淺笑連連,愁苦之時眉頭緊鎖,感動之處淚眼蒙蒙。詩詞牽動著我的情緒,一切都因為詩詞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