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話題作文(1)
星期六晚上,因為媽媽生日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到綠地東海岸的旋轉壽司吃晚飯。
晚上我和全家到旋轉壽司餐廳,哇!我贊嘆不已,里面有超多超多的壽司品種, 我迫不及待的點了許多好吃的:蟹柳壽司、青瓜壽司、新香壽司、海草壽司意大利肉醬面、奶茶、牛排……媽媽則叫了過了一會兒,服務員把一盆香噴噴的意大利 肉醬面端了上來,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拿起叉子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吃得嘴角旁都是油,媽媽見了就從包里拿出餐巾紙一邊幫我擦,一邊說道:“你這個小饞貓,吃飯一點樣子都沒有。”我聽了不以為然,繼續消滅著眼前的美食。
一大塊蟹柳壽司端上來了,我看著眼前的刀叉有點不知所措,不知從何下手,就用手抓了起來媽媽對我說:“吃的時候要斯文點,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用刀把蟹柳壽司切開,用叉子吃,像我這樣”。我照著媽媽的動作吃了起來,不像一開始狼吞虎咽,而細嚼慢咽。媽媽見了笑了。
這就是我家的餐桌上的一件事。這次吃飯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在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
餐桌上的話題作文(2)
我的外婆常說到:“人最不可原諒的,是晚上睡覺時還是跟早上一樣無知。這是絕對不容許出現的事情。”所以,外婆定下規矩:“你和姐姐每天都要交流新知識,別忘了!”
時間定在晚餐后,所以每到那時,我和姐姐的心就突突直跳。互相交流新知識的時間到了,頓時,家里連一根繡花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聽得見,因為我母親的目光會停留在一個人的身上。“斌斌。”母親叫著我的小名,“你今天學習了一些什么新知識呢?說來聽聽吧。”“多位數的認識。”我胸有成竹地說。
外婆看著旁邊的母親問:“多位數的認識,你知道嗎?”
母親的回答總會讓氣氛輕松起來:“什么多位數?我連1億后面有幾個0都不知道呢!”當然,這種回答正中外婆下懷。
“好的。”外婆親切地對我說,“你來解釋給我們大家聽聽1億后面到底有幾個0吧!”“好!”我勝券在握地說。然后就得意洋洋地向大家解釋起1億后面到底有幾個0。直到我們一家人全部都搞懂了,然后是姐姐來交流了。
我們現在還是孩子,總想迫不及待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玩各種游戲。可是這種學習方式既能代替游戲,又使我們對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似乎就在做游戲,既能增長知識,又能豐富大腦。
真是一舉兩得的學習方式呀!
餐桌上的話題作文(3)
全家每天在餐桌前歡聚一堂,對于每個家庭來說是最快樂的事情,餐桌上也會有許多有趣的話題,現在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們家餐桌上的故事吧。
在以前,我們家吃飯的時候比較安靜,只是偶爾聊一聊家常,爸媽常問我一些學習情況。有一天,我偶然聽到了故事《三國演義》,我被它給深深的吸引了,于是我就央求爸媽讓我在吃飯時聽《三國演義》的故事,爸媽一開始就是不答應,按老輩的傳統,吃飯時是不能講太多的,我就說:“你們聽聽看,不影響什么的。”
三國演義的故事真的太精彩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被深深地感染了,就連大字不識幾個的爺爺也知道好幾個個經典故事:《火燒赤壁》、《長坂坡》、《空城計》等等,大家時不是時談論著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我們各自都有最喜歡的人物,為他們得勝感到高興,也為他們的失敗感到嘆惜,我們也常會一些事情產生爭議,好不熱鬧。
有一次,我聽得比較入神,媽媽一塊“肉”夾到我碗里,我想也沒想就放入嘴里咬了下去,瞬間一股辛辣味充滿嘴巴,真不好受。爸媽都笑了。我一看,原來是與姜啊!媽媽說:“吃飯的時候還是要專心吃飯,不然不消化吸收,對腸胃不好。”這下我也明白了。
餐桌上的趣味讓我們每一頓飯都充滿了意義,值得我久久咀嚼,久久口味!
餐桌上的話題作文(4)
才踏進家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此時肚子發出饑餓的聲響,越過餐桌,走進廚房,看著爸爸正大展廚藝,擦拭著汗水,為我們全家準備豐盛的晚餐,這種幸福的感覺,無法言喻。
稍待片刻,餐桌上已滿是佳肴,鹵汁的味道極盡挑逗我的味蕾,將它淋在白飯上,放入口中,香醇而不油膩,飯的香甜早已融合在香濃的汁液中。挾起清蒸鱈魚,一咬,鮮美且富有彈性,隨即溶化在我的口里,接著用湯匙挖起蒸蟹,含在嘴巴,牙齒未動,僅剩余香可回味。再嘗爸爸拿手好菜之一──紅油抄手,將餛飩慢 慢細嚼,鮮嫩的肉搭配香Q的皮,再沾上蔥粒及布滿紅油的醬汁,那辣勁有時令人淚水直流,但完美的組合,令人難忘。爸爸煮的每一道菜,每一口都讓我齒頰留 香。
爸爸是一個美食主義者,所以他對食物的要求很高,他做的菜,一定是經過多次嘗試,才會端上餐桌,每當他煮飯時,他總希望不要有雜音,對于食物的烹調,每次都用不同的方式呈現,我很喜歡這種特別的體會。
平時爸爸上班,回家都已晚了,我很難得品嘗到爸爸精湛的廚藝,也很少能與他共進晚餐,所以非常珍惜與爸爸一起在餐桌上用餐的美好時刻,不只是去品味食物,更是品味時光。每當全家用餐,大家的臉上都是喜悅的笑容,滿溢著幸福的滋味,這種感覺,不只因為食物的豐盛。
餐桌上的幸福,食物、氣氛、細細品嘗的心,缺一不可,當這些都交織在一起,幸福,就會隨之而來。
餐桌上的話題作文(5)
餐桌上的禮儀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互尊互愛,讓我們每個人幸福的生活在和諧的社會中。我們高年級小學生更要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禮儀如何,通常都是通過小事情體現出來的。比如八禮中的“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說到吃飯誰不會啊,但是怎么吃卻大有學問。這其中就明確要求我們小學生吃飯時先要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剩飯菜,吃飯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說話。
餐桌上的禮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就拿我自己來說,在餐桌上我也有很多缺點:有時我吃飯就用一只手,另一只手拖在桌子下面,坐的也不正,相當難看,我自己還不知道,每次都是父母對我進行提醒和糾正,但是我就是記不住。還有就是每天吃早飯怕遲到,總會剩下一點燒飯,父母也對我浪費糧食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對這些缺點我開始還不以為然,現在我認真的學習了“八禮四儀”,對我自己的錯誤行為有了深刻的認識,意識到不論是在家里的日常就餐,或者是外出到公共場所用餐,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我們都要講究文明禮儀,不懂得禮儀,其危害性也是巨大的,不但令人恥笑,也會讓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對于各種禮儀,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認真對待,知錯能改,就沒有做不好的,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餐桌上的話題作文(6)
餐桌上的故事作文
飯桌上的“戰爭”
五年級?? 沈朱潔
冬陽照進了廚房的飯桌上——那個擺滿美味食物的地方。
我和弟弟走上飯桌,排骨湯、紅燒魚、烤雞,看得我們直流口水。桌上那一盤烤雞,油亮亮的,醬色的皮膚上散發著陣陣香氣,引得我和弟弟駐目癡望。
不過,我最愛的雞腿藏在哪兒呢?
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著。哈,原來你在這里。小小的雞腿正緊靠著幾塊雞肉,得意地伸著苗條的小腿,窈窕淑女般地,彬彬有禮地跟我打著招呼。我伸出筷子,也想彬彬有禮地去回應她,夾住她,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弟弟搶先一步,夾住了雞腿。明明是我先看到的,竟然被弟弟搶了先,我一定要把它搶回來!
我夾住弟弟的筷子,用內力,把他的筷子一點一點從雞腿上挪開,并立馬將雞腿牢牢控制住。弟弟也不示弱,他又握起筷子,斗志昂揚地朝雞腿沖去,并迅速把筷子插進了雞腿肉里,硬生生地把雞腿從我的筷子底下搶了回去。
弟弟搖著手中的雞腿,吐著舌頭向我炫耀著。豈有此理,原來可以這樣無恥地違反“戰爭”規則!好,我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放下筷子,雙手緊握弟弟的手,使勁地搖著。終于,雞腿在劇烈搖晃的筷子中掉了下來,“啪”的一聲,不偏不倚,落到了盛紅燒魚的盤子中。趁弟弟還沒反應過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操起筷子,直奔盤子中的雞腿。
弟弟終于也反應過來了,可惜終究慢了一步,雞腿已經被我搶進自己的飯碗里了。
弟弟,有本事,你再來搶啊!
飯桌上的故事
六年級唐卓奇
“快來吃飯了,再不過來吃飯菜可都要涼了。”奶奶的吃飯命令如學校鐘樓里的四面鐘一樣,到點就準時響起。
吃飯真不是件讓人痛快的'事!奶奶給我盛了一碗飯,我拿起筷嘗了嘗點魚,哎,魚的骨頭實在太多了;嘗了塊雞肉,唉,雞肉太硬咬不動;吃一口米飯,唉,米飯太爛了!“不吃了,不吃了,還沒有薯片好吃呢。”我大聲宣布著自己對吃飯的不滿。
媽媽放下手中的碗筷,心平氣和地跟我說:“你知道我小時候都吃些什么嗎?”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媽媽看著我,繼續說道:“我小時候,雞肉啊、魚啊可不經常吃,要過年做客人才能吃到一點雞肉。至于魚,就算做客時主人家端了出來,也不能吃。大人說,那是‘看登魚’,只是給客人看的。平時早上要么吃白糖粥,要么吃醬油粥,哪有什么小菜。午飯一碗白米飯加上一碗青菜燒豆腐,或者一碗咸菜就下飯了。逢年過節偶爾買個雞排骨和豆腐干燒一下,在當時已經是蠻不錯的了。晚上就吃中午剩下的那些菜,有時中午沒剩菜,就打一個雞蛋煮碗水蒸蛋,算是全家晚飯的下飯菜了。”
媽媽那時,吃得這么艱苦,我有些驚訝了。
奶奶從廚房走出來,放下手中的抹布,也回憶了起來:“你媽媽小時候能吃飽,已經很好了。我像你這個年紀時,一天到晚總覺得餓。吃的是大鍋飯,不僅米又粗又難吃,而且每個人只能規定吃多少,不能多吃。早上,只能用一個紅薯頂個早餐;中午,領了飯,就在飯上加點自家的梅干菜,再加上一小碗茄子,覺得淡了就再加一點自家的醬;晚上就喝粥,再加一點番薯。那時,能吃飽是小孩最高興的事,更別說是吃到魚吃到肉了。”
在旁邊的太公也閑不住了:“我們小時候,實在太餓就去找點野菜,搭個火堆,燒點野菜湯喝,哪有什么白米飯啊。”
原來,吃飯有那么多不容易的故事。我重新端起碗筷,認真地吃了起來。
掉到桌上的飯粒
六年級? 董卓
那時,我五六歲吧,嘴巴就像一個竹籃,盛不住飯。每次吃飯,掉在桌上的跟吃進肚子的簡直一樣多。用奶奶的話來說,叫“天一半,地一半”。
有一次吃晚飯,奶奶說,今天可要好好用心吃飯了,不要讓飯粒掉出來。我高興地同意了。
我拿起碗筷,小心翼翼地把米飯往嘴巴里送,可是米飯好像個個都長了手腳,一下就“跑”到了桌上,還有的干脆從我嘴巴里一“跳”,直接跳到了地上了,幸好還有一些飯粒手腳比較“笨”,沒能來得及“逃”出我的嘴巴,就被我吃掉了。
唉,吃第一口就失敗了。我看著桌上的米飯,仿佛看見它們在挑釁我:“來呀,你有本事吃我呀,你有本事就把你碗里的我的兄弟們一粒都不漏出來地吃光。”它們可是把我給惹火了:哼,吃就吃,誰怕誰呀!我立刻拿起碗筷,下嘴唇緊緊地貼著飯碗,不停地往嘴里送飯,碗里的飯已經見底了,可我嘴里的飯一直沒多。哎呀,飯粒們太"聰明”了,他們竟然從我的嘴角邊“溜”了出去。
我看了看桌子上的飯粒,覺得他們已經得意忘形了,好像在說:“哈哈哈,我就知道......”突然一雙筷子落下來,利索地把那些飯粒夾了起來。我順著筷子往上一看,原來是奶奶,她張大嘴巴,夾著那些飯粒正往嘴里送呢。“哈哈,”,這回輪到我得意了,“就算我吃不到你,但我奶奶能。”
可是,話剛說完,我就感到奇怪了:“奶奶,飯掉到桌上都臟了,為什么還要吃呢?”奶奶說:“桌子天天都擦,怎么會臟?這些米種出來都不容易呀,就這樣浪費,罪過的。你知不知道,還有很多小孩子連飯都吃不上呢。”
從那以后,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吃完飯后,就把飯桌上掉著的飯粒撿起來吃掉。說也奇怪,漸漸地,我的嘴巴越來越牢了,不管飯粒多狡猾,我都能管住它們。
飯桌上的故事
四年級?? 王詩謠
“開飯咯!開飯咯!”奶奶一手端紅燒魚,一手拿著珍珠丸,滿臉笑容。
“哇!”我連聲喊道,“這么多菜,來了來了,我最愛的宮保雞丁,終于來啦!”我連忙跑到奶奶面前,一手奪走了盤子。“我的最愛啊!哈哈哈哈,快讓我聞聞。”我這樣想,卻口是心非地說道:“奶奶我來幫你吧!”我連忙把它端上餐桌,用雙手把香味扇到我這兒來。
然后我猛一抬頭,給爸爸媽媽一個眼神——我把眼睛睜得跟枚硬幣一樣大,向桌上的各位示意:這是我的菜,你們可不能搶,別怪我太自私,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
我剛低下頭就要開吃了,另一雙筷子出現在了我的雞丁上,我立刻抬起頭,“走開走開,不——許——吃!”我慌慌張張地吼道。“憑什么呀!這道菜大家都愛吃,憑什么就讓你吃啊!”爸爸很生氣地說。
不知不覺,一場父女辯論賽就開始了。
雙方各自站了起來,爸爸先發話了:“你聽說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嗎?我想你一定知道,那如果你知道,你就應該像孔融一樣,讓給大人吃,你到底懂不懂,是不是又要讓我講一遍……”我轉過了頭,用右手捂住了臉,竊竊私語道:“與其說這是一場辯論賽,不如說這是一場故事賽。”我又折轉回來,伸出手掌,緊縮著眉頭,大聲喊道:“停——說夠了沒有,你還說我不知道‘孔融讓梨’,那我問你,你知道‘尊老愛幼’嗎,你有愛幼嗎?有嗎?有嗎?”
辯論結果出來了,最終決定一人一半,當我倆拿起筷子,準備開動時,發現雞丁不在了,而我們瞄向弟弟時,大家一副吃驚樣,眉毛抬到發際線上,眼睛睜得有太陽大,嘴巴好像能吃下一座山。“什么!弟弟居然已經把雞丁吃完了”,我和我爸大聲吼道:
“王——家——棟——”
餐桌上的話題作文(7)
每當我想起餐桌上不該發生的那件事情,我就臉紅。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媽媽正在廚房里做飯。那天媽媽心情特別好,一邊做飯,嘴里一邊哼著歡樂的歌兒。一會兒,媽媽大聲喊著:“開飯嘍,開飯嘍!”我迫不及待的端起飯碗,狼吞虎咽起來。媽媽看我吃的這樣起勁,忙端起鍋又給我添飯。媽媽往我碗里盛了滿滿一勺,眼看飯就要從碗里溢出來。我皺起眉頭,賭氣把碗用力往桌上一放,飯都灑在餐桌上。媽媽見了大發雷霆說:“毛病,愛喝不喝!”我也躲到自己的臥室里把門一關,抱頭痛哭起來。最后姥姥站在門外勸了好長時間,我才肯走出自己的臥室。這時姥爺嚴肅地說:“佳慧呀,你也不小了,要懂得尊老愛幼,媽媽辛辛苦苦的做飯,又關切的給你盛飯,你不但不感激,反倒耍起脾氣來了。再說你也學過李紳的一首詩吧?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呀!”姥爺這生動的一課,讓我恍然大悟。我走到媽媽跟前說:“媽媽對不起,是我錯了!我不該惹您生氣,更不該浪費糧食。請您原諒我好嗎?”這時媽媽的臉上立刻陰轉晴。和藹可親的對我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說著把我摟在懷里。
從此后,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餐桌上的話題作文(8)
餐桌上的故事宋佳慧每當我想起餐桌上不該發生的那件事情,我就臉紅。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媽媽正在廚房里做飯。那天媽媽心情特別好,一邊做飯,嘴里一邊哼著歡樂的歌兒。一會兒,媽媽大聲喊著:“開飯嘍,開飯嘍!”我迫不及待的端起飯碗,狼吞虎咽起來。媽媽看我吃的這樣起勁,忙端起鍋又給我添飯。媽媽往我碗里盛了滿滿一勺,眼看飯就要從碗里溢出來。我皺起眉頭,賭氣把碗用力往桌上一放,飯都灑在餐桌上。媽媽見了大發雷霆說:“毛病,愛喝不喝!”我也躲到自己的臥室里把門一關,抱頭痛哭起來。最后姥姥站在門外勸了好長時間,我才肯走出自己的臥室。這時姥爺嚴肅地說:“佳慧呀,你也不小了,要懂得尊老愛幼,媽媽辛辛苦苦的做飯,又關切的給你盛飯,你不但不感激,反倒耍起脾氣來了。再說你也學過李紳的一首詩吧?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呀!”姥爺這生動的一課,讓我恍然大悟。我走到媽媽跟前說:“媽媽對不起,是我錯了!我不該惹您生氣,更不該浪費糧食。請您原諒我好嗎?”這時媽媽的臉上立刻陰轉晴。和藹可親的對我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說著把我摟在懷里。從此后,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假日指導教師崔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