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團(tuán)》?這是要去打仗還是?剛從書店拿到這本書,我十分疑惑。封面上畫著五個高中生樣子的男孩就更令我猜不透了。可當(dāng)我讀他的第一章,我就知道了。就愛不釋手的讀起來了。
這本書主要講了輔民中學(xué)高中的一群男生為了打擊社會上的流氓痞子和奸商壞蛋,組織了一個叫“第三軍團(tuán)”的團(tuán)伙,而且每一次都警告一個壞蛋,并且還留一張卡片。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首詩是這樣的:七尺男兒不為民愧對父母枉為人世間自有正氣在路見不平有須眉。這是他們宣誓,一定要這樣做,“第三軍團(tuán)”中是由:駱強(qiáng)、劉天人、陸文虎、常振家、魯湘舟五英勇的少年人組成的。他們懲惡揚(yáng)善,使壞人恨之入骨,聞風(fēng)喪膽;而好人則揚(yáng)眉吐氣,拍手稱快。校長顧永泰不明真相,為了追查“第三軍團(tuán)”指派新分配來的大學(xué)畢業(yè)生華曉扮成學(xué)生打入他們中間……
讀了這些故事,我知道了在那個時候富有正義感的人很少,中國很混亂人們個個也對社會上的種種做法視而不見,而幾個高中生卻熱血沸騰,他們雖然還沒有懂得世間的是是非非,但在社會上卻是功不可沒。作者在寫的時候或許就想象成自己是當(dāng)中的一位人物,在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讀完這本書,我還想到了另一個連“第三軍團(tuán)”都萬分尊敬的可老師。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叫王彧的`插班生,他的名字從小到大被叫錯了很多遍,他自己都習(xí)以為常了!可是,可老師準(zhǔn)確無誤地說:“王彧!”“到。”王彧一下子用最大的聲音說到。可老師還把“彧”字寫在黑板上,“這個字讀‘彧’,與玉字同音,是有文才的意思。祝你作文考第一名!”于是王彧逢人就說:“可老師,有水平!”所以我們也要成為一個像可老師這樣的人有學(xué)問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應(yīng)該多多接觸社會,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奉獻(xiàn)給祖國,從點(diǎn)滴做起,做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