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的古義和今義:古義是增長,提高的意思。今義是范圍大。
廣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漢字(常用字),讀作guǎng、yǎn或ān。簡體廣以下作廣(yǎn)和繁體廣以下作廣(guǎng)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廣(yǎn)始見于小篆,實際產生時間可能更早。東漢許慎認為此字像建筑在山崖上的房子;清代桂馥認為此字為“庵”的初文。廣(guǎng)始見于西周金文。本義為有頂而無壁的大殿,后引申為大、寬闊。古代文獻中也用作動詞,指擴大。
廣(yǎn)是重要意符,凡是從“廣(yǎn)”的字大都與房屋或場所有關,如廡、庫、店、廟、府、庭等。“廣”讀yǎn或ān時不是簡化字。
釋義:
guǎng:
1、(形)寬闊,與“狹”相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形)宏大。《荀子·修身》:“君子貧窮而志廣。”
3、(動)擴大;增廣。《出師表》:“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4、(動)寬心;安慰。《屈原列傳》:“自以為壽不得長,安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5、(副)廣泛;多余地。《孔雀東南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6、(名)廣州的簡稱。《孔雀東南飛》:“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
guàng:
1、(名)春秋時楚國戰車建制名,兵畫十五輛為一廣。
2、(形)橫。如“廣袤”。
kuàng:
1、(形)通“曠”,空缺、荒廢。
2、(名)通“壙”,墳墓。《孔子家語·困誓》:“自望其廣,則睪如也。”(廣坐)眾人聚會場所。
廣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漢字(常用字),讀作guǎng、yǎn或ān。簡體廣以下作廣(yǎn)和繁體廣以下作廣(guǎng)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廣(yǎn)始見于小篆,實際產生時間可能更早。東漢許慎認為此字像建筑在山崖上的房子;清代桂馥認為此字為“庵”的初文。廣(guǎng)始見于西周金文。本義為有頂而無壁的大殿,后引申為大、寬闊。古代文獻中也用作動詞,指擴大。
廣(yǎn)是重要意符,凡是從“廣(yǎn)”的字大都與房屋或場所有關,如廡、庫、店、廟、府、庭等。“廣”讀yǎn或ān時不是簡化字。
釋義:
guǎng:
1、(形)寬闊,與“狹”相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形)宏大。《荀子·修身》:“君子貧窮而志廣。”
3、(動)擴大;增廣。《出師表》:“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4、(動)寬心;安慰。《屈原列傳》:“自以為壽不得長,安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5、(副)廣泛;多余地。《孔雀東南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6、(名)廣州的簡稱。《孔雀東南飛》:“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
guàng:
1、(名)春秋時楚國戰車建制名,兵畫十五輛為一廣。
2、(形)橫。如“廣袤”。
kuàng:
1、(形)通“曠”,空缺、荒廢。
2、(名)通“壙”,墳墓。《孔子家語·困誓》:“自望其廣,則睪如也。”(廣坐)眾人聚會場所。

愛問教育
2022-01-05 16:0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