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意思是形容自己處于困境,但是不能消沉。出自上甘嶺戰役,志愿軍戰士就是在極度缺水的條件下,還堅持自己的信念,熱愛祖國,為祖國為人民奮斗。上甘嶺戰役,美軍方面稱之為三角山戰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著名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的意義不在軍事上而是在政治上。上甘嶺是五圣山的前沿陣地,是它的大門,而五圣山的確是不可放棄的戰略要地,但五圣山要比上甘嶺高一倍多,在五圣山和上甘嶺之間還有好幾座山,即使我方丟失了上甘嶺,問題也不是太大。
上甘嶺戰役背景:
1952年10月初,種種跡象表明,志愿軍已經越來越明顯地掌握了地面作戰的主動權,駐韓國的聯合國軍司令詹姆斯·奧爾沃德·范弗里特對此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關注。在10月6日寫給上司遠東美軍司令馬克·韋恩·克拉克的信中,敦促盡快通過一項在美國第9軍前線發動一切有限目標的進攻計劃。
他說:“為了扭轉局勢,我們必須首先采取小規模的進攻行動,使敵人陷于被動的防守地位,目前我們都是為應付敵人的進攻而采取防守行動,致使我們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來所有戰斗中人員慘重的傷亡。”
上甘嶺戰役”的意義不在軍事上而是在政治上。上甘嶺是五圣山的前沿陣地,是它的大門,而五圣山的確是不可放棄的戰略要地,但五圣山要比上甘嶺高一倍多,在五圣山和上甘嶺之間還有好幾座山,即使我方丟失了上甘嶺,問題也不是太大。
上甘嶺戰役背景:
1952年10月初,種種跡象表明,志愿軍已經越來越明顯地掌握了地面作戰的主動權,駐韓國的聯合國軍司令詹姆斯·奧爾沃德·范弗里特對此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關注。在10月6日寫給上司遠東美軍司令馬克·韋恩·克拉克的信中,敦促盡快通過一項在美國第9軍前線發動一切有限目標的進攻計劃。
他說:“為了扭轉局勢,我們必須首先采取小規模的進攻行動,使敵人陷于被動的防守地位,目前我們都是為應付敵人的進攻而采取防守行動,致使我們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來所有戰斗中人員慘重的傷亡。”

愛問教育
2021-12-20 13:42:21
